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耕植热土赤子情——记张家口谷子专家赵治海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15日14:16 人民网

  2005年春天,在张家口市召开农村工作会议上,10名长期潜心农业科技研究、矢志献身农业科技事业的农业科技标兵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隆重表彰和奖励。赵治海便是其中之一。当他披红戴花兴致勃勃走上主席台时,市委书记刘永瑞亲自为他颁奖。

  二十三年来,他把心交给了家乡,交给了农民;他把心交给了谷子研究,交给了衷爱的事业,他把心交给了塞北这片贫瘠而又割舍不下的故土……从官厅湖畔到桑干河岸,从青

丝披散到白发萧疏,他交出了一个知识分子的青春年华和满腔赤诚。

  “谷子是抗旱、耐瘠作物,原产于我国,是世界栽培历史最悠久的作物之一,也是我国最古老的栽培植物之一。我国是世界上谷子种植面积最大的国家,主要分布在西部干旱地区和贫瘠山区。在水资源日趋匮乏的未来,谷子将是这些贫困地区保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支柱作物,谷子的高产对这些地区农民脱贫致富至关重要……”

  “国家需要、家乡期待、农民渴求……”,一切与谷子联系的字眼都能紧紧牵住赵治海的心,“金钱、荣誉、地位……”,一切与谷子无关的东西都引不起他太多的兴趣……

  “绝不能放弃,一定要坚持,谷子不能没有杂种优势,没有杂种优势谷子产量就不能大幅度提高。”没有成功的经验借鉴,顶着人们不惑的眼神,倚赖着稚嫩的肩膀和坚如磐石的毅力,他义无返顾地踏上了谷子杂种优势利用研究这条“不归路”

  1982年秋天,地处宣化县沙岭子镇的坝下农科所迎来了一位其貌不扬的小伙子,听说是河北农业大学的高材生,在大四实习时,他利用旧的大棚架建起谷子试验棚,每天呆在试验棚里12个小时,做了一个前人都没有做过的实验--谷子光(温)反应试验,应证了谷子在8小时诱导幼穗分化效果最好,受到了省农科院指导老师的高度评价,凭着他的学习成绩和小小名气,本来可以在省会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可是在毕业典礼上他第一个提出用自己的知识为家乡做点事的请求。

  就是大学时的这个试验,让赵治海和谷子终身结下了不解之缘,为家乡做点事的愿望,成就了他由来已久的梦想。“只有把自己的理想和党的事业紧密联系起来,做事才有目标,干事才有动力,成事才有意义。”1987年11月,他如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同时,1997、1998年两度,赵治海被市委和市直机关工委评为“张家口市优秀共产党员”。

  国家需要,家乡期盼,抱负所系;远大的志向,执著的追求,奋斗的艰辛,成功的喜悦……

  1982年,张家口市种植谷子面积近二百万亩,亩产不足140公斤,一些山区、半山区以种谷为生的农民挣扎在贫困线上,急需高产新品种问世,而在当时全国谷子的研究形势却不容乐观。谷子研究最难的是谷子杂种优势利用研究,也就是谷子不育系的培育及解决繁殖方法和高产杂交种的选育。我国从60年代末就专门组织攻关组进行了这项研究,从中央到地方有20多个省市、30多个单位参加,都没有成功的结果,多数单位放弃了这项工作,全国的谷子杂交优势利用研究陷入困境。

  “前人受挫的原因是没有按照谷子物种的特性,而是套用水稻、高粱的模式去研究,必然不成。”1982年,刚走出大学校门的赵治海凭着一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对我国20多年来的谷子研究提出了质疑。

  “那么多专家、学者搞了那么多年,都没有成功,你刚出校门,再加上一个市级农科所的条件,你可不能因为一时冲动,浪费了大好年华……”有的同志劝他说。

  没有成功的经验,顶着人们不惑的眼神,要探索出一条新路,赵治海掂量得出自己身上的担子有多重。“成功是应该的,不成功是不应该的。”从此,他把自己交给了书本和试验。

  “谷子杂种优势利用不只是走质核互作三系配套一条途径,谷子光(温)敏不育也是一条杂优利用的途径,其它作物也有研究成功的报道。”思路有了,工作出现了转机,可谷子光(温)敏不育是从来没有的不育材料,虽然这种不育材料在各种作物上相继发现,但大多数是偶然发现的,很珍贵,无规律可循。到哪里去找,能否找到,是个未知数。究竟有没有规律?他认为,任何事物都有规律可循,谷子也不例外,只是我们没有掌握。掌握规律难,发现规律、认识规律更难。

  “只要他在单位,谷子研究室的灯在12点以前就没灭过,有时是通宵达旦;他要是不在单位,肯定就在试验田里窝着,在农户家、瓜棚里,他一住就是半个月……”对此,同在一个单位的妻子杨少青最有体会。1983年5月1日,是一个铭刻在夫妻二人心上的日子,因为这一天他们将携手共渡人生风雨,双方老人欣喜地给他们忙活着婚礼,新娘满怀着憧憬与希望等待着自己的夫婿,可是,此时的赵治海为了把握好播种最佳时期,还在赤城县忙碌着谷子制种试验。直到5月3日,领导派人找到了他,他才意识到自己给父母、妻子一个多么大的失望。接下来,妻子怀孕,他在试验,孩子生病,他在试验……“一次两次指望不上还能说过去,三次四次还有担待,八次十次次次指望不上,我也就习惯了。”赵治海带给妻子的总是失望,可带给谷子的总是希望。――

  为了得到谷子光(温)敏不育材料,他需要观察几十万株谷穗,20亩的试验田要走两三遍,这一走就得20多天;此外,他又设计了不同地理来源谷子杂交产生谷子光(温)敏不育的想法,如果将不同地理来源谷子杂交组合与原产地的光温条件进行比较,找起规律就容易多了,他把上千个组合的材料信息一一写在一张张小纸条上,桌子摆不下,就摆在床上,经过反复认真的比对,终于发现不同地区谷子抽穗期的变化是谷子出现不育的关键因素。

  整整5年,经过无数次的试验,失败、失败、再失败,最终结果出来了:以不同地理来源的谷子杂交,从其后代中可以分离选育出新的光(温)敏不育材料,为创造光温敏不育提供了一条切实可行的经验。“那是我这么多年来最激动的一次,那一夜,我没有合眼,可就仅仅一夜……”仅仅一个晚上的激动就涵盖了他5年来所有的酸甜苦辣,第二天,不顾妻子的劝阻,他又倔强地住到了试验田……

  要成功就得付出,付出总有回报,奋斗总有收获。

  1994年,谷子光(温)敏型雄性不育系“821”选育研制成功,是我国谷子研究上的重大突破,填补了谷子光敏不育系研究的空白,在谷子杂种优势研究上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1997年,谷子光(温)敏核不育育性转换机理研究,经原河北省科委组织专家鉴定,本项研究阐明了谷子光(温)敏不育与谷子生产有关的重要的遗传与生理现象和规律,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意义和较高的学术价值,为实践中更大范围应用光(温)敏雄性不育开展植物杂种优势利用开启了方便之门,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2000年,河北省审定了“张杂谷1号”谷子杂交种,是世界上第一个审定的谷子杂交种,填补了杂交谷子的世界空白,2004年通过了国审,比一般常规种增产30%以上,最高亩产突破600公斤。

  2001年,创造谷子光(温)敏不育技术与规律,河北省科技厅组织专家进行鉴定。本项研究为创造谷子光(温)敏不育提供了具体的技术与方法,既适合于谷子,也可被其它作物所借鉴,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2004年,谷子抗除草剂杂交种“张杂谷2号”选育,通过了河北省科技厅组织专家鉴定。本项研究不仅解决了谷子高产问题,也解决了长期以来谷子人工除草这一世界性难题,处于国际领先水平……而这些科研成果的背后,是可观的经济效益。

  据统计,到2004年,累计推广“张杂谷1号”等杂交种51万亩,共增产谷子5100万公斤,增加社会经济效益5100万元;累计推广优质谷子常规品种2500万亩,增产优质谷子5.25亿公斤,增加社会经济效益5.25亿元,仅此两项共为农民增加社会经济效益5.56亿元。在张家口市累计推广600多万亩,累计为农民创造社会经济效益1.5亿元……2005年,他研究的谷子杂交种已走出国门,在朝鲜开始试种。

  这只是一组简单的数字,却承载着赵治海20多年来所付出的汗水与深情。

  “早睡一次觉,生命就像缩短了一样,我总觉得时间不够用。”为了谷子研究,为了给农民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他牺牲了所有节假日休息时间,就连自己的三位亲人相继去世他都不在身边。他经常说:“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就应该这样做。”

  为了争取更多的研究时间,赵治海像候鸟一样每年冬天都要从寒冷的张家口迁徙到温暖的海南岛。从1984年到现在,他每年冬季都是在海南渡过。多少个元旦、春节,他没有回过一次家。

  每逢佳节倍思亲。半夜里,一缕月光绊着凉风穿过窗户,照在他的脸上,在这没法合眼的当儿,姥姥、奶奶、父亲、妻子、女儿的影像便朦胧地浮现在他的眼前……

  他7岁丧母,可他和弟弟没有挨过一次饿,没有受过一次冻,姥姥、奶奶对他们的呵护,让他们不像没娘的孩子,可两位老人去世时硬是坚持不让家人通知他,因为她们明白,即使是通知了,他也不会回去,因为试验进展到了关键时刻。

  父亲是地地道道的农民,用那点从土里“刨”来的钱供他们上学。他和弟弟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都上了大学,有了工作,可父亲老了,体弱的父亲不想给孩子们添“麻烦”,一直不愿和他们一起生活,父亲是喊着他的名字去世的,按照当地风俗,长子要给父亲摔烧纸盆,可这最后的孝心是妻子替他尽的。

  妻子已经和他相依相伴了23年,家里的事从来没有拖累过他,就因为他忙,妻子做子宫肌瘤手术时,没去大医院,就近医院做的手术,结果留下了后遗症……

  女儿已上大学了,从小到大,每次对女儿的承诺,他都失言……每每说起父亲,其女儿总是说:“老爸是一个只会工作、不会生活的人。”

  泪水无声地洒落,他不去擦,“亲人们,我欠你们的太多了,可越是这样我越得前行,我是为了更多的人。”

  第二天,他又顶着冷风踏着晨露,出现在谷田里,手里捧着谷穗仔细地端详,就好像看到了自己的亲人一样。

  “有时候,你和他说话,你一句话还没有说完他就答应你三次,这意味着什么呢,他根本就没有听,又在琢磨着他的谷子……”,赵治海的“痴迷”,妻子体会颇深。用赵治海的话说,1982年至1994年,是他科研道路上的艰难时期,他就像一头黑暗中的迷鹿,靠着一股倔劲儿闯到了路口。可是,他才走出了第一步,要走下去,他的心里再也装不下除了谷子外的任何事情。

  相反,不管走到哪里,妻子都放心不下他,因为,“每天下班,你不叫他他就不知道该吃饭了,晚上加班,你什么时候不给他打电话,他就不会回家睡觉。”2001年,他又开展了谷子繁制种技术研究,这一研究如果成功了,谷子不育系繁种产量就会增加,生产杂交种的成本就会相对降低,为生产农民买的起的杂交种奠定基础。“这段时间他比以往任何时候都着迷,有时候半夜起来就开始翻阅资料,也不知道他在写什么,说什么……”。妻子觉得他的压力太重,曾经鼓动他去打台球,他不去,“我怕上瘾,一上瘾就什么也干不成了”。这种方法不行,妻子坚决要求他每天洗碗,就是为了用劳动来转移他的注意力,暂时缓解一下他紧蹦着的脑神经,可是他还是没有做到。2003年,谷子不育系繁种产量由15公斤/亩提高到50公斤/亩,制种产量由35-40公斤/亩提高到100-150公斤/亩,一举打破了多年来制约谷子杂交种发展的瓶颈效应,完成了30多年来谷子科研人员和农民对谷子杂交种的期盼和希冀。

  “结婚23年了,他几乎没有休息过一个星期天,他和我逛街的次数加起来还不到5次,求他逛一次街,我都觉得对不起他,他实在是太忙了。”妻子无奈的语言中透着心疼,而赵治海觉得,“早睡一次觉,生命就像缩短了一样”,更不要提别的了。

  “他心里永远装着工作和别人,唯独没有自己。”这是每一个熟识赵治海并敬佩他的缘故,种谷农民记得他的好,“他和我们一样样的”;同事、助手记得他的好,“生活上他关心我们,工作上他帮助我们”。他时常要求自己:“共产党员就要干啥像啥、干啥成啥!”

  赵治海是个好人,这是熟识他的人对他的一致评价。

  “老赵没一点架子,来了不是下地干活,就是挨家指导。到了谷子授粉的关键时期,我们一打电话,他准来。有两次了,因为没有顺路的班车,又舍不得打车的费用,来回100公里的路程,他都是骑摩托车过来,给农民指导完,就急匆匆地赶回去了。”怀来新保安镇西元子村村主任刘长海这些话是有事实依据的:2000年4月,正是春意盎然的季节,赵治海怀捶着满腔热情来到西元子村,这是他的故乡,他知道这里的农民生活很苦,他明白这里的土质很适合种谷子,他决心用科技让这里的村民致富。他一来,就到地里和当地农民交谈,“听说村里来了个谷子专家,要在咱村搞谷子制种试验?”地头人们都在议论,当村主任指着蹲在地里的赵治海告诉大家那就是专家时,村民的反映是“和我们一样样的,就是多了一副眼镜”“人家是专家,试验搞不成再换地方,我们可跟着赔不起,再说了,他会经常来指导咱们吗?”面对大家满含疑虑的眼神,赵治海的嘴里只奔出一句话:“我不会害大家的。”

  接下来,就应证了村主任的话,到了谷子授粉期,农民没到地里,他先到了,干活的认真劲儿让农民们打心眼里心服口服,第一年村里只有10多亩制种田,第二年就增加到了70多亩,每亩地比种玉米时增收600多元,“人家图什么呀,搞研究哪里都能搞。”是呀,搞研究哪里都能搞,同样的一句话却有了不同的味道。农民们感谢老赵,一定要请他吃顿饭,就在村里唯一的一家削面馆里,10多个人花了80元钱,10户人家的代表都争着要出老赵那一份。这以后,村民们见了村主任就和他说,老赵来时一定留下他,可不能让他饿着肚子回去,可四年多了,赵治海只是让那一碗削面了了村民们的心愿。

  阎仓是蔚县桃花镇的农民,也是跟赵治海到海南的工人之一,从1984年到现在他们已经相处了20多年。“他是专家,是领导,可他把我一个农民,当朋友,当兄长。”刚到海南三亚农场时,他们的住处只有两张床,一张稍大的,一张小的,小的1米宽,不到2米长,而且木板也不平。“你年纪大,个也比我高,你睡大床。”让床事件让老阎现在说起来还是唏嘘不已。海南地里的虫子特别多,一到晚上它们便活动起来,危害谷苗。为此,赵治海每天晚上都要照着手电去地里撒药。“他大多时候是趁着我们熟睡时,悄悄地背起东西就走了。要是我们发现了,他也不让去,他总说,药量太重,容易中毒,我年轻,不怕。”“冬天,海南也是干旱缺水,得挑水浇谷子,可他总是自己挑,不让我替,理由还是我比他大。”“时间长了,我们偶尔改善一下伙食,所谓的改善无非是买一斤肉吃,他总是掏钱,他说我们没有他挣得多,可他的父亲生病,孩子还小,也需要钱呀。”

  一桩一件总关情,和赵治海相处的点点滴滴都深深地刻在了阎仓这个普普通通的农民、普普通通的雇工心里。

  第一次带同事许寅生去新疆,他坐火车回来,却让小许坐飞机,“我已经坐过飞机了,让年轻人也坐一次……”

  在海南时,有一次为了帮助玉米研究室搞测配种子,他顶着大风,一天没顾上吃饭,硬是坚持给2亩6000多株玉米,一株一株地授好粉,“给人家帮忙,更得认真……”

  “在谷子研究室里,他岁数最大,可什么都亲自干,不管是理论知识,还是实践经验,只要你问他就会毫不保留地告诉你……”。目前,只有四人的研究室里,除了他这个研究员,其余三人都是副研究员。“干活时是农民,思考时是科研人员,关键时是共产党员。”2003年,他不顾当时非典肆虐,冒着生命危险专门到中国农科院取回试验种子,一刻也没有放下手头的工作,继续搞谷子杂交育种试验。

  ……类似之例,不胜枚举。

  “他心里永远装着工作和别人,唯独没有自己。”说起赵治海,农民念叨他的好,助手念叨他的好,同事念叨他的好。

  “人不能让金钱、名利牵着走,否则你的人生就走了样,更别提要做共产党员了。”他花自己钱比花公家钱大方,对别人比对自己大方,从来不把名利放在心上

  赵治海是农科院谷子研究室的“一把手”,学术和技术带头人……他的手里虽然掌握着几十万元的科研经费,但他从来不乱花一分钱。

  赵治海有名气,河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000年度科技部、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协科技扶贫先进个人,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张家口市跨世纪学术和技术带头人,2005年3月,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张家口市农业十大科技标兵”……

  赵治海有的是机会,他的校友、同学在省农科院、中国农科院,有的还在国外……

  一身朴素的衣着经常是人在眼前,别人还在找他。一双240元的皮鞋是2002年到省里开人代会时,在原市委书记的再三劝说下买的,一部700元的手机成了他最奢侈的消费品。他出差时,有5元的旅馆就决不住10元的,能步行的路就决不打车,能自己干的活就决不雇人……看到这些,人们不禁会问,他的工资很低吗?他没有科研经费吗?出差的花销单位不给报销吗?这些问题的回答都是“否”。我们还是让他提供一个最好的理由。“要干好一项工作,就不能牵扯太多精力。不管是自己的钱还是公家的钱,都要花到刀刃上,浪费了我心疼,更何况咱是一名共产党员呀!”

  “让他花公家钱太难了”,说起老赵的“吝啬”,和他同去海南的助手阎仓讲起了和赵治海在海南共同经历的“苦日子”“在海南,我们是什么便宜吃什么。在试验关键期,为了节省时间、节省开支,常常是白米饭就咸菜,偶尔买点菜也是处理的,一连吃上好几天,每天的伙食费不足2元。为此,引来当地人们的不解,他们都怀疑老赵真的是不是研究员呢?”

  1997年5月1日,赵治海带着助手许寅生到新疆哈密市农科所搞不同地理来源谷子杂交选育利用研究,先是坐火车到兰州,需要25小时的时间,当时的卧铺比硬座贵150元,他选择了硬座,之后,从兰州到哈密,又24小时,他还是选择了硬座,两天两夜没合眼的他们到了哈密却遇到了让人想不到的事情。由于事先没有得到他们来的确切消息,哈密农科所还没有给他们留出搞科研的试验田。而当时仅有紧挨哈密农科所的一块堆满了垃圾、水泥的空地,让他们试种。怎么办?赵志海二话没说,冒着40多度的高温,带着小许翻地,铲水泥块,硬是把这块空地整理成了标准的试验田。当地人看到他们汗流浃背、挥汗如雨时,都惊呆了:“张家口农科人员真能干!”而当时在这里雇一个工才15元钱。试验尚未结束,他有事要先回来,为了让大家多照顾小许,他决定请所里的人吃一顿饭,那天正好也是他的生日。饭后,他用自己的钱付了账。他说,“这是私事。”

  他“吝啬”的出了名,也大方的出了名。提工资了,他跟爱人说,我们的工资涨了,也该给老人们多孝敬点吧;同事小许的媳妇念研究生学费不够,小许一个求助电话,他就给送去6000元;碰到可怜人,他总会慷慨解囊,还一直念叨着要资助几个贫困学生……

  “他经常忘记报差旅费,更不计较加班费,名利压根就不在他心上。”他的老领导张进京对此深有体会。――

  赵治海的“外调故事”,是令很多人费解的事情。

  1991年,中国农科院品质所有名的谷子专家王雅儒点名要调他去当助手,他没动心;

  1992年,省农科院谷子改良中心特意给他留了一套房子,等了他一年多,他没有去;

  1998年,省农科院给他调过去的待遇是,享受农科院二级学术带头人待遇,福利分房,他没反应;

  2002年,省农科院再次盛情邀请,并留有一套经济实用住房,并说“什么时候来都欢迎”,但他至今也没有远走高飞……

  难舍故乡赤子情,回报故乡养育恩。不管是省农科院还是国家农科院,不管是深造机会还是优厚待遇,最后都没有“感动”赵治海,总是婉言谢绝。“儿不嫌母丑”。赵治海用一言一行为自己执著的事业找了最好的理由。他说,“我是农民的儿子,我深情眷恋着这方热土;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人生的最大价值是不断地攀登科学高峰,我不想让除此以外的任何东西牵扯精力;作为一名党员,故乡的土地养育了我,激发了我的科研激情,我热爱着它,更要把这种热爱变为动力,竭我所能地回报它……”怀着对家乡塞北的一片赤子之情,他把根深深地扎在了这方生他养他的热土中。

  朴实的一段话,诠释了赵治海——一名科技工作者,一名共产党员,一生的执着追求。

  “人的一生带不走什么,只能是做了什么,留下了什么。”迎着日出,踏着日落,他又投入到紧张的科研中,因为他想让他的谷子优质杂交新品种尽早亩产突破750公斤,推广面积不断扩大,他不仅想给农民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更想让中国的谷子走向世界,造福全人类……

  作者:万彪龙海志海磊立小宝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