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行走在澳门历史城区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15日21:03 新华网

  新华网澳门7月15日电(记者王红玉)走出香火鼎盛的妈阁庙,绕过中西合璧的港务局大楼,在深而窄的街巷中信步而行,不经意间,又来到了民居包围中的郑家大屋。行走在澳门历史城区,“历史”总会不期然扑面而至。

  作为16世纪中叶中西文化交流的桥头堡,澳门在400多年的发展历史中,兴建了一批颇具欧洲特别是葡萄牙特色的建筑、极具澳门特色的中国传统建筑,以及中西合璧的建筑物。

于是,那些爱好探幽访古的游客会惊异地发现,在“弹丸之地”澳门,依然保有中国最早的一批天主教堂、中国现存最古老且完整的修道院、中国第一座西式剧院、远东地区第一座灯塔、中国现存最古老的炮台群……而杂处其间的,则是中国岭南风格的庙宇、清末院落式大宅和广东“西关大屋”式民居。一些颇富历史纵深感的广场和街道,不着痕迹地将这些单个建筑连成了一体。

  行走在澳门的历史城区,无需刻意,便可时时嗅到文化的气息。妈阁庙、关帝庙(三街会馆)、哪吒庙等所代表的民俗文化,天主教堂及修道院、基督教坟场等所代表的宗教文化,以及在主体风格、装饰细节等处体现出的建筑文化,都以各自的方式提醒游客,在这个狭长的街区内,东西方文化经过400多年的交流碰撞,已经互相渗透与融和,实现了令人惊叹的和谐共存。

  行走在澳门的历史城区,“历史”会意外地呈现出生动的表情。见证了中国与西方文化初次邂逅的妈阁庙,历经400多年的风雨侵蚀,依然在信众的香火中“德周化宇、泽润生民”;而与之相距不远、始建于1569年的圣老椤佐教堂,至今仍一日三次传出中葡两种语言的礼拜声。大三巴前地、圣母玫瑰堂和中式的卢家大屋内,更经常举办各类音乐会,为中国的丝竹与西洋的铜管提供舞台。

  行走在澳门的历史城区,经常会与特色鲜明的民俗活动不期而遇。农历春节的鞭炮声依然在耳,庆祝土地诞、包公诞的戏码又已在二月份开锣。三月的天后诞令妈阁庙人潮涌动,四月的浴佛节更使整个街区热闹非凡,极富民族特色的舞醉龙和醒狮点睛开光典礼,将南欧风格的议事亭前地变成了一片民俗的海洋。同一条街区,在耶稣受难日和圣母诞生日,又会出现天主教苦难耶稣圣像巡游或花地玛圣母巡游的庄严队伍。而在基督教的圣诞节,这里更是华洋民众共庆节日的中心广场。

  了解澳门、认识历史的一个绝佳途径便是:走一遍澳门的历史城区。(完)(ā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