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和谐社会难道是“筐” 啥都能往里装?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15日22:08 人民网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中央提出的具有划时代历史意义的战略口号,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途径。然而,有些地方并没有真正“吃透”和谐社会的政治内涵,甚至出现许多“曲解”和“浅识”的现象,以致形成“乱套乱搬”或“生搬硬套”的问题屡见不鲜。笔者在这里列举几例:

  一是随意拿“和谐”当招牌。某单位主任就机关长期存在的“关系紧张”问题,曾几

次在大会上强调:“国家提出构建和谐社会,咱们机关也要打造‘和谐机关’,过去之间的矛盾从现在起就要‘一笔勾销’。否则,就是对和谐社会认识不到位…….”这顶大帽子一“扣”,似乎“管用”,可是心里的“疙瘩”谁也没有解开。这种打着“和谐”的招牌,拿着“和谐”的大帽子乱“扣”,以为比做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还“灵丹妙药”,岂不是笑话一桩?

  二是善于用“和谐”掩盖“问题”。有一个单位财务出了点儿“事儿”,“五一”节的前一天,局长大笔一挥批了3万元,给机关干部发了奖金和实物。不知是谁“捅”了出去,被纪委和审计部门给“盯”上了。在与这两个要害部门的领导汇报财务问题时,局长满不在乎地陈述:“我建议纪委和审计部门是不是别‘小题大做’,现在全国都提倡构建和谐社会,有‘事儿’是否‘压’着点儿,‘掩’着点儿,别因为我们单位发生的问题影响全市构建‘和谐’。”你别说,局长这“招儿”还真“灵”,纪委和审计的同志听了似乎“茅塞顿开”,你瞅瞅我,我看看你,心领神会。于是,夹着文件包就不声不响地“告辞”了。

  三是用“和谐”掩盖工作“失误”。有些单位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大气候下,出现决策盲目、工作处于“雷声大雨点稀”的状况。有的部门之间相互扯皮推诿“耽误事儿”,还有的仍在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也有的搞“花架子”,弄虚作假,欺上瞒下,劳民伤财,群众意见很大。因为有的领导认为现在正提倡构建“和谐社会”,也就持熟视无睹,抓而不起,维持局面,得过且过的心态。对上述诸如此类的现象,群众反映说在部分地方领导眼中:“和谐社会是‘筐’,什么都可以往里‘装’;和谐社会真是‘宝’,大事小事全‘化’了!”

  群众的反映折射出什么?难道不值得我们各级领导好好深思吗?

  实践不容我们违反客观规律,历史更不容我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忽视主观世界的改造。对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认识和实践问题是关系到新时期如何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检验。共产党人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坚持者和实践者,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创造者和“领头雁”。因此,我们要科学、全面、系统地准确把握和谐社会的内涵和本质,用党的创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要切实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作者:网友:许贵元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