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交通事故多发点调查 系列报道之三 “黑名单”为何总有“熟面孔”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16日06:08 深圳新闻网-深圳特区报

  一个事故多发路段,就是一个交通“黑点”

  整治一个交通“黑点”,就是消除一个事故死亡“陷阱”,打开我市近几年的交通治理档案可以看到,整治交通“黑点”,的确是降低交通事故的有效手段:

  2002年排查出交通“黑点”77处。通过近一年的整治,有20个一年发生事故逾百宗的

路段事故明显减少,一些高速公路、普通公路设计、施工、使用过程中遗留的安全隐患逐步消除。

  2003年排查出58个交通“黑点”,其中有35个是上年排查出来未完成整治的。有关部门统计,当年1至8月与前年同期相比,已完成整治的33个“黑点”死亡人数下降了32.26%。

  2004年排查出33个交通“黑点”。在当年头5个月,这33个“黑点”共发生交通事故1174宗,死亡57人,受伤280人,占全市所发生交通事故宗数、死伤人数的20%以上。经过整治后,下半年交通事故3项指数均下降25%以上。

  2005年初,市预联办又排查出33个交通“黑点”,要求年底前全部完成整治。

  由此可见,我市排查、治理事故多发路段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今年排查出来的33个黑点中,有8个路段是“熟脸熟面”

  记者在查阅、对比这些资料的过程中同时发现,每年新排查出来的交通“黑点”总有一些似曾相识的“老面孔”。除2003年排查出来的58个交通“黑点”中有35个是上年排查出来未完成整治的以外,去年和今年排查出来的33个事故多发路段“黑名单”中,也有多个路段是上年甚至是前年未完成整治或整治效果不佳而重新提出来的。今年排查出来的33个黑点中,有8个路段是“熟脸熟面”。其中,深南东路京鹏斑马线、深南大道岗厦、深南大道报业大厦、滨海大道沙河西立交等路段,三年前就登上了我市事故多发路段的“黑名单”。看来,这些“黑点”已经成为“顽疾”。

  什么原因导致这一情况出现呢?日前,记者采访了市交警局局长许东平。

  许东平首先表示,“黑点”重复出现的情况确实有,但不多见。我市每年都要按事故宗数、伤亡等情况的轻重缓急,分省、市两个等级标准排查出若干个交通事故多发“黑点”,并分别由省、市两级督促整改、年底验收。这次公布的33个“黑点”,都是省级的。近年来,我市历届市委、市政府领导对交通“黑点”的排查整治工作都很重视,每年市政府主管交通安全的领导都要率市预联办在排查出“黑点”的基础上,对每个“黑点”的事故隐患特点进行调查分析,提出整治意见,并指定负责整改的单位,明确整改期限,因此,一般情况下都不会也不准“欠账”。今年排查出来的33个“黑点”,有19个整治期限是7月底以前,目前已完成80%。

  但是,有的“黑点”整治起来并不是加几条标志线、装一个信号灯或在道路中央加一道隔离栏杆那么简单,隐患成因复杂,整治工程大,牵涉的部门多。如深南东路京鹏大厦斑马线这个“黑点”,存在的具体隐患是由于该路口四通八达,路面宽阔,行人违法冲红灯现象多,过往机动车车速快,导致人车争道抢行,事故频发。市预联办提出的整治意见是:撤除该斑马线,在原址修建地下行人过街通道。从理论上看,人从地下走,车在路面行,可从根本上杜绝了人车争道抢行“险象”,当然是个好办法。但是,要修建一条地下行人过街通道,不仅需要大笔资金,还需向国土规划、城管、建设等部门申报,工程施工也需要一定时间,制约预期完成的因素太多。

  经费问题也是困扰“黑点”整治不能如期落实的原因之一

  记者在多个交警大队采访时了解到,经费问题也是困扰“黑点”整治不能如期落实的原因之一。罗湖交警大队反映,他们每年报上去的整改方案,由于经费不到位,整改项目最多只能落实30%。

  据了解,在历年排查出来的交通“黑点”隐患中,“交通设施不完善”出现最频繁。但是,由于体制原因,导致道路设施管理出现混乱。目前,特区内仅有罗湖、福田两区的道路交通信号管理、维护经费由市财政拨款,由交警局负责实施。因此,有关“黑点”的整改很难统一规划,按期落实。近日,副市长张思平在交警局调研时已做出决定,先将南山、盐田的道路设施管理权限划归市交警局统一管理,争取明年将特区外的两个区也纳入统一管理。今后全市每年将斥资1亿元用于道路设施的维护和建设。其中,45%从每年的交通罚款中出,成立道路设施修建专项基金。相信这一措施的实施,会有效解决这方面的问题。

  提高交通行为人的交通法规意识,是预防事故、减少“黑点”的重要方面

  记者近日上路采访时还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有的“黑点”虽经整治,但是由于一些人为的原因,事故隐患难以根除。如深南大道岗厦、特区报路段,每年都要发生多起死亡事故,曾连续3年登上事故多发路段的“黑名单”。今年“七一”前,有关部门已对上述路段实施了整治,完善了行人过街设施,可是记者近日观察发现,有的行人和驾驶员却对交通信号灯视而不见,人车抢道现象并未消失,事故苗头依然存在。类似现象,是否也会造成“黑点”继续“黑”下去?数名路面执勤交警认同了记者这一担忧。由此看来,提高交通行为人的交通法规意识,加强道路安全法规宣传教育,同样是预防事故、减少“黑点”的重要方面。

  许东平表示,今年,我市道路事故预防工作的具体目标是:争取不发生一次死亡5人以上交通事故,交通事故死亡绝对数比2004年下降3%,万车死亡率下降15%,达到11.3,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从现在到将来的相当一段时间里,整治交通“黑点”仍是我市预防交通事故的一部重头戏。通过不懈努力,我们不仅要防止查而不整,整而未治,治而未改,改而未果的现象出现,还要逐步减少“黑点”,消除“黑点”,让深圳道路更安全,更通畅。

  作者:记者谭大跃实习生王亚鸽 编辑: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