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600年血脉未断,贵州南京后裔来寻根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16日10:16 南京报业网

  金陵晚报记者朱波【金陵晚报报道】“贵州的南京亲戚来寻根了!”昨天上午,城南实辉巷、牵牛巷一带分外热闹,附近几条巷子的居民都跑到这里来看热闹,他们一起来迎接据说是600年前的“南京亲戚”——贵州屯堡寻根团。这一支南京亲戚来自于贵州安顺市西秀区的屯堡地区,据说在这里生活着的8个镇子的居民都是600年前随军从南京迁徙至屯堡的南京后裔。他们至今还保留着明代的冠服习惯,也保留着600年前家乡的生活习惯。

  居民挂起“欢迎屯堡妹妹回家”

  一早,牵牛巷的居民们就在实辉巷挂起了横幅“欢迎屯堡妹妹回家”、“应天府石灰巷,我们回来了”等标语,听说是“贵州亲戚”来了,居民们都十分好奇,“600年前的贵州亲戚是啥样的?”、“这‘屯堡’又是个什么地方呢?”上午10点钟,在安顺市西秀区副区长朱贵清的带领下,屯堡寻根团终于来了。一下车,他们用一口清晰可辨的南京话喊着:老乡们好!我们回来了!围观的老街坊邻居们一下子听愣了:乖乖,600年不见,这口音还在啊!有几位梳着发髻、戴着首饰、穿着粉色袍褂的姑娘,一下子就成了目光聚集的中心,她们就是来寻根的屯堡妹妹。“好像电视里面古代的服装啊!”“是不是少数民族的衣服?”人们一边猜测,但另一边却丝毫没有怠慢,到哪里都有老街坊拿出板凳擦拭干净了让座,凉茶冲好了端上,透着南京人一贯的热情劲。而一番嘘寒问暖后,几句家乡话一聊,不少南京大妈跟着屯堡妹妹甚至一起抹起了眼泪。

  老城南和想象中的一个样!

  牵牛巷40号——一个典型的城南旧宅前,一位屯堡妹妹金敏停下了脚步,“太像了!青砖墙、拴马鼻、雕花窗,我们屯堡也是这样的啊!”金敏话语里透着兴奋。金敏是第一次来南京,但是眼前的一切却让她觉得并不陌生。除了这里的建筑风格比较相像外,人们说话的习惯和咬字、饮食都和贵州屯堡差不多,还有老街坊们营造的浓浓的氛围,更让她有回家的感觉。金敏告诉记者,在屯堡七眼桥镇,金姓是大姓,约占了人口的40%。而金氏的来历,家谱中明明白白记载着:自己的祖先原是应天府(南京)人,姓金,官至“马上将军”。明初随沐英大军征南,后来就留在贵州屯堡地区,族谱中还提到,祖先是从应天府“石灰巷”中出去的。同样,在屯堡七眼桥镇也是大姓的朱姓,其族谱则显示他们的祖先是来自于南京城南的乌衣巷。“对于这次寻根,因为是600年前的事情了,原先以为并不容易”,安顺市西秀区副区长朱贵清说,但他们一和南京市秦淮区联系后,就得到了南京亲戚们的热心帮助。而且,由于相对于保存得比较完整,除了“石灰巷”已经改为“实辉巷”,屯堡七眼桥镇几个家谱中提到的老南京600年前的老地名都还在。因此到了南京可谓一帆风顺。

  亲戚们还带来了屯堡风情

  除了让贵州的南京后裔们回祖先的故里看看,屯堡人也为南京亲戚们带来了他们家乡的“风景”。据了解,今天起在夫子庙秦淮区文化馆还将举办一场《屯堡风情》摄影图片展,南京市民也可以通过这些摄影图片了解南京移民后裔们在贵州的生活。

  从头到脚都是明代打扮,屯堡妹妹穿的是“凤阳汉装”

  屯堡女人们身着的服装宽衣、大袖、长袍、色彩艳丽,引起了不少围观的老南京的好奇,几个骑自行车的市民凑上来悄悄问:这是哪个少数民族啊?一个屯堡妇女说:这就是我们屯堡人穿了600年的汉族服装啊。原来,从南京出去的屯堡人,由于环境相对闭塞,一直还保留着明代的冠服习惯。长袍、凤簪、凤阳鞋几乎所有屯堡女人的服饰式样都差不多,身穿长袍、码裙、系腰,头上则梳着发髻,包有头帕,脚上穿着船形尖头鞋。屯堡女人穿着的长袍,圆领、右衽,斜襟,开襟上缀以蚂蟥扣、有大而短的袖子,此外,在开襟上和袖口处都绣着杂色的滚边。这种长袍一般为蓝色。在长袍外面,屯堡女人又穿着较短的码裙,就像围裙一样;腰间则系着色彩斑斓的腰带——屯堡人称之为“狮头系腰”。屯堡妇女的头上都包着白色的帕子,一个高高的发髻斜斜地挑在脑后,还佩戴着几个古色古香的簪子,据说分别是风头簪、凤尾簪。而屯堡女人们穿着的鞋子式样则最古老:鞋尖处起倒勾,鞋帮上彩线绣花滚边,用双层白布做成高统连接鞋帮,屯堡人称为“凤头鞋”,或者是“凤阳鞋”。式样还和600年前一个样其实,屯堡女人们的服装正是明代以来汉族普通妇女的常见传统打扮。民俗研究者告诉记者:屯堡人的服饰,在史志书籍中其实被称为“凤阳汉装”,这种装束保持着明代江淮的民间衣着式样,既朴实又不简陋,既讲究又不显得过于华贵。此外,还结合和吸收了贵州等地少数民族的一些元素。明史专家、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王熹副处长专门对明代的服饰做过研究。据他考证,朱元璋刚当上皇帝不久,即着手消除元朝服饰的影响,恢复唐制,同时开辟新的式样,因此明代服饰具有普遍性。首先,明代服饰最突出的特点是以前襟的纽扣代替了几千年来的带结,体现在屯堡女人服饰上的就是蚂蟥扣;此外,右衽斜襟并缀花边的大袖子长衣,也是明代自士人至妇女穿着的常见衣服;而明代衣服,逐渐以圆领取代对立领,这一点也十分吻合。至于尖头绣花鞋,屯堡人则自古流传起源于马娘娘。尖头绣花鞋又叫做“凤头鞋”、“凤阳鞋”:一是因为马娘娘尊为皇后,自然是凤,二是因为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出自凤阳,凤阳的服饰自然影响了后来的首都南京。为传统服装而自豪屯堡人又是怎么看待自己的服饰呢?一位年龄较大的屯堡“太婆”告诉记者,在世代务农的屯堡人眼里,传统的服装美观大方,且富有特别含义,像头上的白色头帕,就是为纪念“调北征南”中屯里牺牲的男人们;劳动时,把袖子一挽就可以下地……因此,屯堡里的老人们没有不穿传统衣服的。对自己的传统服装,年轻一代的金敏则是这样解释的: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信息传播的迅捷,屯堡女孩普遍流行现代服饰了,但几乎每个屯堡年轻女孩都有几套传统服装。而且,随着当地政府的提倡,天龙屯堡的年轻女孩普遍又都穿起传统服装来了,因为这成了独特的文化标志,令她们感到自豪。朱波

  南京后裔是怎么去贵州的?

  明朝期间,朱元璋两次派人出军贵州,史称“调北征南”。二次征南战事一直延续了许多年,军事镇压并未制服西南,反叛之火不时重燃,威胁着明王朝的统治。朱元璋采纳大臣意见,采用屯田制度,30万屯军和家属就此立寨安居。并从江南地区强行征调大批农民、工匠、商贾,与屯军一起,形成军屯军堡、民屯民堡、商屯商堡,构成安顺一带独特的汉族社会群体——安顺屯堡。屯堡人不是当地土著民而是外来户,这在大量的史料册籍中是有记载的:“屯堡者,屯军居住之地名也”(清光绪《安平县志》)。“屯堡人即明代屯军之裔嗣也”,“屯军堡子皆奉洪武敕调北征南而来,散处屯堡各乡,家人随之至黔”(清光绪《安顺府志》)。“汉族迁徒来最早者,为明洪武初年征南屯田戍边之军队”(《镇宁县志》)。“县境汉里之民,多明初平黔将士之裔,来自江南,尚有江南遗风”(《兴仁县志》)。除史书记载外,众多屯堡后裔留存的家谱中也可看出屯堡人的来龙去脉:安顺西秀区九溪村(原名“大堡”)征南先锋官顾成后裔宗谱记:“始祖成公,由前明洪武二年奉敕征讨滇黔,授征南都指挥之职,躬膺王命,统率王师,自吴来黔。其后平服黔地有功,封镇远侯征南将军,遂久镇南疆”。夏官屯严氏家谱记:“原籍江南应天府柳丝巷铁牌楼。明开辟黔省,奉命填南而来,立足成家”。朱波

  屯堡人源于南京的生活细节

  其实,又何止是服装,屯堡还有很多生活习惯和物品和老南京息息相关。饮食 早饭吃烫饭,腌菜当小菜早饭吃烫饭,是老南京人的习惯,但这一习惯却被屯堡人完整地保留着。屯堡人因为屯田务农,起早贪黑是常事,所以把前一天的干饭留下了,第二天烫着吃。而辅以的佐菜,居然是腌制的青菜,其做法和老南京腌菜如出一辙:先用盐抹(音马),再放在坛子里腌制;贵州人嗜辣,但是离省府不足100公里的屯堡,吃辣程度则大大削弱了,他们不像其余的贵州人一样用泡椒炒菜,更喜爱用青椒,口味上与其说像贵州人不如更接近南京人。至于做香肠、腊肉等一些饮食习惯,则是因为军旅生活中为了更易保存食物,但鸡蛋肉卷、腐乳黄豆等食品绝对是和南京的做法毫无二致。节庆 端午节要吃鸭蛋端午节吃鸭蛋,是老南京独一无二的习俗,可是,屯堡人也有这样的习惯。屯堡人不少节庆活动保留着老南京的痕迹:如重阳节吃蒸糕、中秋节吃月饼,元宵节里闹花灯等。除此外,屯堡人在祭祖时也能看出源于南京的迹象:每年阴历七月十四日的鬼节里,屯堡人有放河灯的习惯,屯堡人每家每户都要制作南瓜灯放在河面上,任其向东北方漂流而下,把逝去的先人们对应天府南京家乡的思念送到遥远的祖地。建筑 花格窗、跑马楼、半腰门远在贵州山区里的屯堡建筑,虽然就地取材多用石片垒外墙,但依旧沿袭了江南三进院,四合院的特点,由正房、厢房、围墙连成一门一户的庭院,可防敌防火防水。走进屯堡的居家院中,居然也有“跑马楼”、“花格窗”,到处显现出图案精致华丽木质门窗,就连每家院子角落里的水漏都被精雕细刻,建筑中处处透着浓浓的京都南京的大家风格。此外还有老南京民宅中常见的“半腰门”、墙外的“拴马鼻”。和老城南一样,那里一个村子(街道)的人共用一口水井,水井是妇女们交流信息和聚会聊天的地方。朱波(编辑 草非)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