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经济透视:中国汽车业迎来调整年 厂商如何应对?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16日10:28 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北京七月十五日电 题:调整年,汽车厂商如何应对?

  中新社记者 闫晓虹

  经历过二00三年的“火爆”和二00四年的“低温”之后,二00五年中国汽车产业界迎来了它的“调整年”,整个汽车市场和产业前景普遍看好。那么,面对所谓的“调整年”,

从商家的角度来看,是继续延续原有思路“涛声依旧”,还是有所动作,以便更好地走好今后的路呢?

  似乎,车市正从二00四年的低迷中缓步走出,业界的“调整”动作也十分频繁。年初,一汽丰田提前“出手”进行一系列的降价行动;上海车展上,通用大打“多品牌”策略,江铃控股正式挂牌,立志“告别”旧的长安铃木,中韩合资北京现代更是数招并出,全面进行“调整”。四月底,就在伊兰特就着车市的热度狂飙之时,北京现代却决定停产扩产能。五月二十六日,刚刚恢复生产的北京现代又宣布旗下索纳塔、伊兰特轿车在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全面升级。

  显然,“调整年”忙“调整”,虽然“调整”的最后效果仍不得而知,但这已经成为二00五年中国汽车产业界的一道风景。

  在某种意义上,这个“调整年”还可以理解为“机遇年”。既然是“调整”,汽车厂的业绩就可能走向两级分化,“应景式”的调整势必不会产生持久效应,而出于自身的发展需求,汽车厂商的策略性调整势在必行。

  美国《底特律新闻》的汽车专栏作家保罗.李纳特在《中国处在成为顶尖汽车市场的门槛》中指出,不久的将来,中国就有可能生产出极具竞争力的汽车,完全有资格与欧美同类产品比肩而立。不论是站在国内还是站在国外的角度看,整个汽车市场对中国国内汽车厂商的诱惑将是无法阻挡的。

  但同时,市场是海洋,如果不能摸清方向,准确把握市场脉动就很有可能“呛水”。面对市场竞争中,如果一招一式,循规蹈矩也很难在激烈的竞争中斩获很多。对于商家而言,根据市场趋向,多种策略灵活运用,挥出“组合拳”则不失为良策。在这种情形下,如“旺市停产”这样的“没理”行为就是高明的“有理行为”。

  早在成立伊始,北京现代就因其打破常理、独树一帜的发展策略而广受业界的关注。从二00二年十月份到今天,北京现代用三十个月建设了一个三十万辆产能的轿车厂。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的今年上半年全国乘用车产销数据显示,一年前还游离于十强之外的北京现代,已一举登上排行榜第五位。

  在不久前国产途胜上市之际,北京市副市长陆昊指出,中国汽车市场残酷竞争的序幕已经拉开了……要从需求的增长与格局中进一步确定好我们的扩张战略,在现代汽车自身的特点当中,确定产品新的竞争力,并在国内同类汽车的比较中,在消费者不断提高的需求中完善自身。

  “产业大势,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伤’。”二00五年已经过半,但机会也至少还有一半。每个汽车厂商都应该根据市场的趋势走向以及自身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自身的发展策略。如此,在日益惨烈的中国汽车市场争夺战中方能站稳脚跟。完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