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知名专家点评“南京现象”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17日04:17 人民网-江南时报

  昨天,由全国普法办公室,中国法学会,中共南京市委联合举办政治文明建设与依法治市战略高层论坛召开,国内法学、政治学领域的25位知名专家集聚南京,围绕政治文明建设和依法治市战略的主题,进行了广泛交流和深入探讨。国家司法部政治部主任张苏军,中国法学会常务副会长刘颺,南京市委书记罗志军出席论坛并致词。

  会上罗志军谈到,南京是一座充满活力的都市,多年来南京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

江苏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加强构建和谐南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活力,踊跃开拓的创新活力。我们今年上半年在进一步贯彻落实宏观调控政策的情况下,加快了经济的发展。我们1-6月份GDP增长了16%,财政收入也增长了25%,达到了250个亿左右。特别是我们富民政策。南京也是一个民主法治氛围浓厚的城市,近年来南京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特别是推进基层民主政治方面,不断积累经验,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南京从2004年开始每年制定年度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过程中,充分重视发挥法治的作用,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实施依法治市战略,推进政治文明建设的决心和信心高涨。促进了社会文化和经济的进步。

  在昨天的论坛上,与会专家中央党校副校长石泰峰教授指出,政治文明建设的核心是民主政治建设。我们在强调要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时候,较多地从作为整体上的人民着眼,强调我国的根本的或基本的政治制度,如人大、政协、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基层群众自治等等的作用。中国法学会教授郭道晖认为,如果媒体为履行对国家权力的监督职能,在批评、揭露政府及其官员的失职渎职行为时失实,只要不是故意诽谤,恶意造谣,政府或官员就不能以侵犯其名誉权、隐私权为理由,提起名誉权诉讼,因为,媒体是以其公权利来监督政府的公权力的,不是媒体与官员私人之间的私权利纠纷。媒体行使公权利有免责权。否则,谁还敢批评监督政府?

  近年南京市民和媒体通力合作,对南京市的城市规划、建设中影响环保和景观的建筑、设施,诸如紫金山修观景台、前湖盖温室、以及下马坊事件、二公祠被拆、东部接待中心扩建、玄武湖建豪宅等等事件,都是经市民举报、媒体配合进行舆论监督乃至市民和社会组织向法院投诉,同时也得到开明的市府的支持,从而大都得到符合人民意志与社会利益的圆满解决,而被称为“南京现象”。这种“南京现象”,在其他城市也存在,其实质就是公民社会和公民的公权利所显示的威力。

  总之,即使从执政的策略上讲,公民、公民权、公民社会、民间社团,主要是政府的助手,而非烫手的山芋。尊重和善于运用公民社会公众政治参与的权利和能量,实是政治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形式和途径。这是担当社会治理职能的执政者应当加倍重视和推行的。愿“南京现象”成为“全国现象”!

  杨海坤说,社会总是由不同特点的利益群体所组成,不管人们是否承认或意识到,由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是绝对的,因此利益群体的实际地位有所差别。强势群体与弱势群体的矛盾则是客观存在而又最为敏感的一对矛盾。不处理好这对矛盾,社会就不可能和谐,不可能稳定和发展。

  苏州大学杨海坤谈到,对待弱势群体应该有区别对待原则。弱势群体的权利保护一直是人权保护的重点课题,针对各个弱势群体的特殊属性而有所区别对待,照顾到每个弱势群体都有不同于其他群体的特殊利益要求。因此特殊保护的措施只能针对该特殊群体作出。比如,对下岗失业人员我们强调对其就业援助,对儿童我们强调其健康成长的权利,对残疾人强调其受教育权、就业权等等。

  本报记者 许尽义

  《江南时报》 (2005年07月17日 第六版)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