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聂耳——拨动亿万中国人心弦的“人民音乐家”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17日11:14 新华网

  新华网昆明7月17日电(记者周东棣、陈明昆)昆明西山森林公园的腹地,有一座构思奇特的墓园,酷似提琴的墓园表明这是音乐家的归宿地,24级台阶代表着墓主的年龄,而墓穴正好处在琴盘的发音孔上,旁边的7方花圃则代表7个音阶,墓园后有一堵半弧形屏风浮雕墙,如同爱戴他的人们伸出的手,随时准备呵护着他。这就是“人民音乐家”聂耳的衣冠冢。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激昂的《义勇军进行曲》再次激荡起人们捍卫山河的豪情,聂耳正是曲作者。

  《义勇军进行曲》是聂耳在1934年为电影《风云儿女》主题歌词配的曲,歌词是著名文学家田汉所作。影片上映后,这首歌曲便迅速传遍全中国,成为抗日将士奔赴前线时必唱的歌曲,被称为中国的《马赛曲》。

  7月17日是聂耳罹难日,每当这个日子来临,总有很多中外人士带着鲜花到他的墓前凭吊。

  聂耳是1935年在日本藤泽市的鹄沼海滨游泳时不幸溺死的,当时他想取道日本赴欧洲深造,却在那里化作了袅袅轻烟。他虽然消逝在茫茫的大海里,却给后人留下了41首极富有时代感的歌曲,除了《义勇军进行曲》外,还有《卖报歌》《码头工人歌》《铁蹄下的歌女》《大路歌》《毕业歌》《开矿歌》《渔光曲》《金蛇狂舞》《开路先锋》等,此外还有《翠湖春晓》等6首用中国乐器演奏的合奏曲。

  1938年,聂耳的好友和兄长把他遗留的衣冠带回了家乡并安葬在昆明西山。他是云南省玉溪人,1912年2月14出生在昆明。

  聂耳原名聂守信,号子艺(紫艺)。少年时的他就极具音乐天赋,喜爱花灯(云南的一种民间曲调)、滇剧等民间音乐和戏曲,并学会横笛、洞箫、二胡、三弦和月琴等多种民族乐器。这些富于民族风味、充满泥土气息的音乐为聂耳后来的创作奠定了基础。他年仅20岁便进入当时人才济济的上海联华影片公司从事音乐创作,谱写电影配乐和插曲。他的作品多数反映的是底层人民的呼声,因而深受大众的欢迎。

  70年过去了,人们的怀念之情依然如故。新中国成立后,政府曾3次拨款修葺聂耳的墓园,一次是在1954年,郭沫若先生亲笔题书“人民音乐家聂耳之墓”的碑铭并撰写了碑文,称聂耳“巍巍然其与国族并寿而永垂不朽!”。另一次是1985年,专门设计了提琴状的墓园。最近一次是1991年,增建了一堵屏风浮雕墙,并修建了一个小型纪念馆,用来陈列聂耳的遗物和生平照片。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