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八个女人和一个岛(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18日16:02 海峡都市报
八个女人和一个岛(组图)
  当年八个大姑娘,如今变成八个英姿飒爽的老太太(有戴斗笠者)。
八个女人和一个岛(组图)
守岛人老林说:这就是当年八姐妹住过的山洞。

  N李贤斌谢明飞

  半个世纪前的中国,正值三年自然灾害困难时期。为解决粮食短缺问题,八个年轻的惠安女,克服重重困难,驾着小舢板到大竹岛垦荒,前后长达15年。

  将近50年过去了,当年风华正茂的姑娘们,如今已是步履蹒跚的老阿婆了。她们当年是以怎样的勇气征服荒岛的?15年的岛上生活,背后有着怎样神奇的故事?她们如今生活得怎么样?

  经多方寻访,7月12日记者终于和她们取得联系。八名惠安女均健在,但有的已离开惠安移居别处,由于各种原因,记者只见到了其中的三位,分别是“八女跨海开荒队”队长周亚西、队员杨阿砚和杨尚姑。

  八姐妹同住一个山洞

  “岛上的土地很肥沃,如果不是形势的需要,我们可能会一直在岛上种地瓜。”

  7月12日,年逾古稀的周亚西坐在自家厅堂里,深情地回忆起那段久远的经历,近半个世纪前的往事如电影镜头般浮现眼前。

  周亚西的家就在惠安的莲城半岛上,这是个三面环岛、一面靠山的渔区。当年,那里人均不到两分地。而大竹岛就在距离莲城半岛约五海里的地方,她和村里姐妹们出海时常会在海岛边捡拾海螺,有时也会登岛捡野菜。

  “岛上的土质松松的,种地瓜一类的不错。”这是周亚西她们的判断。

  那时,莲城半岛上兴办了一个畜牧场,周亚西和另七位姑娘都是畜牧场的饲养员,1957年,她们向大队(村)支部提出去岛上开荒的建议,支部书记向上级汇报后,不久后就同意了,成立了“八女跨海开荒队”,周亚西任队长。

  但她们的豪情壮志却遭到了家人的强烈反对。大家认为,要从那长得像小鲨鱼似的、横卧在海面上、“石头满山砂满岛”的地方去索取粮食,简直就是做梦。

  1958年五月初八这天,阳光明媚。八女要驾船登岛了,其中一位姑娘是被她的爷爷骂着上船的:“我几十年就没有听见过有谁到大竹岛去的,几个小丫头,想到荒岛去送命吗?”村民们议论纷纷,断定她们三天后就会自己跑回来。

  八位姑娘暗暗发誓,三天后决不回来。涨潮了,八人驾着一艘渔船,带上锄头、簸箕、锅碗和水桶等生产生活用具出发了。一上岛,她们就被一片荒凉给包围了,到处是石头堆、野草和相思树。

  岛四周都是咸咸的海水,要在岛上住下,最要紧的是找到淡水。她们很快就在半山腰找到了一个冒出淡水的小水坑,但水量很小,得挖深。等八姐妹将水井挖出,泉水汩汩流出时,天已黑得伸手不见五指,呼啸的海风吹得大家几乎站不住脚,大家就着干粮泡泉水充饥,当晚就睡在半山腰的一个石洞里。

  就是这个山洞,后来成了姐妹们的“家”,生火做饭、吃饭睡觉,全都在这里。有时,遇上刮大风下大雨天,她们回不了家,在这个山洞里一住就是十几天。

  记者登岛时看到,这个山洞不过六七平方米,如今已长满野草,洞门前的道路也已长出了一人多高的小树,洞壁上垒砌的石头已开始风化脱落。无法想象,这里曾是八个妙龄惠安女的家。

  断粮吃了十天的海螺

  “我们上岛可不是想去就去,想回就回的,去回都得等涨潮时。”周亚西说着,孙子孙女们也围了过来,睁着眼睛好奇且神往地听着。

  “岛上不通电,天黑后,我们就坐在岛上的石头上聊天,偶尔也说些姑娘家的悄悄话。晴天的夜空可以数星星看月亮。为了消磨时间,我们还你一句我一句地创作了一首劳动歌谣:劳动起来心欢喜哪,大竹岛开荒最光荣;八姐妹心齐不怕苦呀,小荒岛建个新家乡……”

  “最长的一次住了半个月,刮台风,回不来,粮食都吃完了,饿了好几天。”周亚西说记不清是哪一年了,大概是六月的一天上午,八姐妹和往常一样从各自家里出发,带上午饭和备用粮食就划船上岛了。傍晚时分,海水已涨到可以下岛上船的位置,她们正准备回家,突然刮起大风,吹得相思树摇摇欲坠,连人也站不稳。凭经验判断,她们知道今天回不了家了。

  “那时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不能像现在一样可以收看天气预报,一切只能看天判断。”因为带的粮食还够吃三五天,姐妹们也就没放在心上。第三天,风停了,她们想多干点活,把前几天耽误的活给补上,当晚也就没下岛。结果,接下来连续十几天都是恶劣天气,根本无法下岛。

  粮食吃完了,地里的地瓜还没长大,她们只好在岛上摘野果果腹。可野果不多,很快就吃完了,而且这东西只能保命,无法长力气。她们就到海边捡海螺,再挖些野菜,将就着吃。一天,两天,三天……这天气就是不见转好。前前后后,她们共吃了十天的海螺。后来很长时间,她们看到海螺就反胃。

  天终于放晴了,她们逃命似地划船离开大竹岛,回到久别的家。半个月没有消息,又是这么恶劣的天气,家人担心极了,可又上不了岛,不知吉凶,只能天天在家里祈祷。

  这回,家里人说什么也不同意她们上岛了。

  种出的地瓜最大6斤

  要说家里人的反对声音,最强烈的数杨阿砚家了。那一年杨阿砚20岁,已结婚。

  “死丫头,这下可安分了吧,看你还敢过海不?”爷爷瞪眼骂她。没辙,杨阿砚最后把大队支部搬出来了,“你不让我上岛种地瓜,我就去找支部反映。”无奈,爷爷最后妥协。

  杨阿砚的家,就在“队长”周亚西家不远处。老人共生育三男二女,儿孙绕膝,晚年生活十分幸福。“岛上劳动虽然辛苦,但也没那么可怕。几个月后,我们用8把锄头在岛上开垦了33亩荒地,次年全部插上了地瓜苗。”

  “插苗、除草、施肥……岛上土质肥沃,长势喜人,到处都是绿油油的地瓜叶,看着就叫人喜欢得不得了。终于到了收成的季节,一锄头下去,我们都吓了一跳,挖出的地瓜,最大的一个重6斤多,这可是我这辈子见到的最大的地瓜。”

  “33亩地,平均亩产3200多斤,产量比半岛上的还要高。地瓜加上地瓜藤,整整拉回了40大船。”“后来,我生孩子,休息了一段时间,上岛少了,但其他姐妹仍坚守在岛上,孩子不到一岁,我就给他断了奶,又跟随姐妹们上岛了。”

  “每次上岛下岛,都是我们自己划船,八姐妹,人人都会划船,划得最棒的要数杨尚姑。”杨阿砚向记者推荐了八姐妹中年龄最大的“姐姐”,今年73岁的杨尚姑。

  一次胆战心惊的海上历险

  杨尚姑,泉港区墩北村人,距离杜厝村约十分钟车程。

  老人说她记性不好,许多事情都忘记了,但有一次海上历险让她终生难忘:“不记得是哪一年的事了,好像是六月天吧。”老人皱纹纵横的脸上,浑浊的眼似乎一下子生动了起来,沉浸在那一幕壮举中。

  那一天,正是地瓜苗头次下肥时节,八姐妹从莲城运送满满一船化肥上岛。突然,天气变了,海面刮起狂风,浪头一个又一个地向船头压过来。

  “帆破了,船底又出现漏洞进水,眼看船就要失控,我赶紧接过橹杆,想尽办法稳住船身,奋力往大竹岛方向摇,其他姐妹分工协作,大家从头上扯下头巾,几人负责堵塞漏水的船底,几人负责往外舀水。由于方法得当,大家配合默契,总算把船稳住,大队的救援船及时赶到,才把我们救上岸。”

  从海上回来,村民都不敢相信她们能抵抗得住这样大的风浪,对她们也不得不表示佩服。

  杨尚姑说,她们前前后后在岛上一共种了15年的农作物。1973年,由于国家需要大竹岛,她们才下了岛,大竹岛从此又恢复了平静。

  “八女岛”因此而得名

  15年的岛上生活,记录了八个惠安女的希望与梦想,冲动与热情,还有坚持与果敢。大竹岛也因此有了一个好听的别名:八女岛。

  “后来,你们还上岛吗?”记者的问题,得到的答案不尽相同。周亚西说前些年她还会和村里妇女们驾着渔船到岛边捡海螺,顺便到岛上看看,发现当年开垦出的土地,如今都长满了齐人高的野草。杨尚姑说时常会有媒体记者或县里的人要去岛上,请她去介绍当年的情况,她还时常上岛。而杨阿砚说她由于晚年坐船会头晕,已经两年没上岛了,“有时也想去看看,但这辈子恐怕没机会上岛了。”老人言语中流露出向往与遗憾。

  三位老人都说,有听说大竹岛要开发了,开发好,也许能重新热闹起来。目前岛上的交通码头已快建好了,来往的人也比往年渐渐多了起来。热闹,只是迟早的事。杨阿砚说,哪天岛上热闹起来了,她希望自己还能上岛看看,以了心愿。

  1.上世纪60年代初期(1962年),著名画家陈德宏以八女征服大竹岛为原型创作了中国画《八女跨海征荒岛》。据了解,这可能是反映惠安女生活的最早的美术作品之一。

  2.1960年11月,上海青山越剧团编导、演员8人深入惠安的莲城半岛,搜集八女跨海开岛种地瓜的事迹,创作了大型越剧《八女跨海》,演出后受到观众好评。

  3.20世纪60年代,泉州市木偶实验剧团(今泉州市木偶剧团前身)创造出一种可以兼容提线傀儡、掌中傀儡、杖头傀儡等多种傀儡艺术,具有近、中、远三度景深的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式的新型演出舞台——大型天桥高台式的立体舞台,《八女跨海》就是其中剧目之一。

  4.1960年10月29日,福建日报记者陈炳岑在《人民日报》发表报告文学《八女跨海征服荒岛》,全国14家省级报纸转载,在全国产生了很大影响。著名作家冰心撰文称赞为“最可爱的姑娘”。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