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大雨”助雅兴 网络媒体记者团畅游吐鲁番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19日02:46 国际在线

  交河故城遗址坎儿井旅游景点前载歌载舞的少数民族青年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张猛):7月18日,“50年风采——全国网络媒体看新疆”采访团来到了吐鲁番。也许是老天有意照顾,这块有“火焰山”之称的“富庶丰饶之地”(吐鲁番在突厥语中的意思)并没有让记者感受到高温的炙烤,相反,丝丝小雨却让人感到了夏日里难得的惬意。交河故城、苏公塔、葡萄沟、博物馆……吐鲁番的文化、历史与自然的美走马观

花的记者们应接不暇。

  在天山山脉与塔克拉玛干沙漠之间这片7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几乎包含了西域风物的全部经典。导游杨咏霞在吐鲁番博物馆前自豪地告诉记者,在新疆历史博物馆收藏的西汉到唐代,即丝绸之路昌盛的一千多年之间的文物,“有80%来自我们吐鲁番!”据说德国学者克林凯特惊叹道:“多种文化、多种宗教、多民族充分交汇和融合,在整个丝绸之路上,我们找不到哪一个地方,在文化面貌上象吐鲁番这样丰富多彩。”

  走在交河故城的遗迹里,飘落的丝丝雨点轻轻打落在黏土堆砌的废旧城墙上,瞬间消失在干旱的土地里,让人自然生出一缕怀旧之情。导游杨咏霞告诉大家,下雨天在年降水量不过16毫米的吐鲁番当地人看来,高兴劲儿不亚于过年。连我们衣服都没打湿的这场小雨,被她幽默地称做:“下大雨了!”

  不过对于文物保护专家来说,雨水也许并不是件值得庆祝的事情。交河故城如今也正在申请联合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基地,对于一个去年参观人次达299万的旅游景点来说,如何既开发又保护,要走的路也许还不短。不过记者在参观中多次注意到,这里的导游对文物保护时刻都在高度警惕当中,她们不时提醒游客不要随意攀爬旧墙,不要吸烟等等。这一切令记者对交河故城的未来充满信心。

  吐鲁番也是维吾尔文化的两大中心之一。这里自古就是歌舞之乡,《高昌乐》是唐代的“十部乐”之一,著名的高昌乐舞曾风靡长安城,受其影响形成了今天独具特色的歌舞艺术,吐鲁番纳兹库木、木卡姆、麦西来甫等都是了解维吾尔文化的重要窗口。午饭期间,记者团们在吐鲁番大剧院欣赏了一场充满浓郁民族风情的歌舞表演。虽说饥肠碌碌,可精彩的歌舞还是让记者们举杯停箸,举起相机,捕捉着一幕幕精彩瞬间。

  午饭后记者们驱车前往葡萄沟参观,一路上景象既怪异又和谐,沙漠、绿洲,天山上终年不化的积雪,天山下森林草场丰美,牛羊成群,这些新疆标志性的自然景观,在这里都得到最为突出的表现。葡萄沟旁,清澈的河水翻卷着雪白的浪花纵贯二三十里,浇灌着整个葡萄沟。葡萄沟内游人如织,大串儿的葡萄光鲜诱人,却很少见到有不自觉的客人采摘。有记者自费品尝了一串“无核白”后连连感慨:“甜,不是一般的甜!这得就着水才能吃啊!”夸张的表情引来围观人群的阵阵笑声。

  一天的采访很快结束,吐鲁番——这座西域历史、文化和自然的博物馆给记者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著名的葡萄沟 吐鲁番的葡萄熟了,记者们的心儿醉了(来源:国际在线)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