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穿云越海再扬帆(望海楼)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19日03:57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600年前的太平洋上,人类第一次让浩瀚的海洋为之震撼。坐在“适千里者如在户庭,之万里者如出邻家”的宝船上,看着几百艘舰船激起的波澜,郑和永远也不会想到,自己正航行在古代中华科技文明的分水岭上。

  哥伦布(1492)、达·伽马(1497)、麦哲伦(1519)如果与这支船队相遇,也许不会再有勇气继续给他们带来地理大发现的远征,但历史的海潮仍会向前——在中世纪的黑暗

尽头,继牛津(1168)、剑桥(1209)和巴黎(1200)之后,此时的欧洲已有65所大学,东征的十字军和漂游的马可·波罗们将文明的火种重新带回欧洲,文艺复兴的雷声已在天边回响。

  这是一段辉煌交响的尾声,也是一段苍凉咏叹的序曲。在迈过隋唐宋元的顶峰之后,1000多年来中国人引以为豪的科技文明由此走向衰微。

  这是一个聪慧而早熟的民族。从阴阳五行相生相克,到“静即含动,动不舍静”的辩证统一,这些天才的科学思辨很自然地形成自洽的理论体系,并与道德观念相结合,更多地为伦理、政治而不是自然科学所用。“罢黜百家,独尊儒学”构筑起稳固的政权结构,“学而优则仕”将天下英才大多引向浮沉的宦海。

  弃绝空想、脚踏实地是我们传统的美德。在“术”与“道”的拉锯中,我们在理想中亲近后者,在实际中倾向前者。无论是《九章算术》、《周髀算经》,还是《海岛算经》、《测圆海镜》,追求的是算法的精确和结果的实用。理论的创新和逻辑的精妙,更多的只是在诗人的浪漫和处士的雄辩中隐隐闪现。

  在一个物产丰饶、万民勤谨的国度,这些禀赋、气质和性格,足以支撑起灿烂的文明和桃源般的胜境。只有当它成为一个王朝固步自封的理由,成为科技生产力发展的障碍,只有当往日的“蛮夷戎狄”一步步超而越之,继而或以坚船利炮、或以知识产权攻而克之的时候,我们才会痛切地感受到,一个民族是多么需要枕戈待旦的忧患意识、眼观六路的全球视野,是多么需要孜孜不怠的创新精神和紧抓机遇的敏捷身手。

  ———“师夷之长技以制夷。”

  ———“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

  ———“向科学进军。”

  ———“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更加坚定地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推动力量,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国家竞争力的中心环节,把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

  600年沧桑巨变之后,中国人终于踏上了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中国科技又一次扬起了穿云越海的征帆。历史无法改写,未来尽可把握。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5年07月19日 第一版)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