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为百姓营造和谐家园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19日05:02 中国青年报

  大街小巷干干净净,农家小院清清爽爽。

  在崔河村采访,记者不禁感慨:“这样的农村建设,就像城市一样啊!”崔晓满接过话茬说:“我们就是要建成社会主义新农村,为老百姓营造和谐的家园!”

  崔晓满在带领乡亲们致富的同时,也在“文明”上做起了文章———“不仅要让乡亲

们过上富裕的生活,也要让他们养成文明的习惯。”

  这个村有一口“光绪三年”打的百年老井,全村600多口人都饮用这口井的水。以前,乡亲们为图方便,淘米、洗菜、洗衣服,都跑到井边来,把一口好好的老井弄得脏兮兮的。

  崔晓满请来泥水匠,先是用水泥把老井周围全部砌好,然后搭了个高高的小亭子,在井边的一道墙上,写下几个红色的醒目大字———“为了你和他人的健康,请不要在水井旁边淘米洗菜洗衣服。”

  一段时间里,一到洗衣做饭的高峰时间,崔晓满就蹲在井边,看到拎着衣服提着菜篮的,就给他们上一堂“卫生课”。现在,这个村不仅没有一个人到井边淘米、洗菜、洗衣服,人们还自觉地把井边清扫得干干净净。

  崔晓满和村干部研究制定了《崔河村卫生治理十条标准》,提出“创造文明村庄,建设美好家园”的口号,利用召开村民大会的时机向群众宣传生活卫生知识;他还找到县、市文化部门的熟人,借来有关文明卫生方面的光盘,组织村民观看;村里统一规范家用厕所位置和标准,并新建了公共厕所。

  每天早上起来,崔晓满都要到村子里转一转,看到谁家门口乱倒垃圾了,谁家乱泼脏水了,都要敲开门说一说。现在,这个村已把“文明”当成了一种习惯。

  这两年,老百姓的腰包鼓了,迷信的思想却抬头了。有人开始张罗着要修庙;有人有了病,不去寻医问药,却找来巫婆讨“神水”,乱花钱不说还耽误了病情;有的整天在家里求神拜佛。

  种种现象使崔晓满迫切感到:“不仅要让乡亲们经济上致富,也要让他们从精神上脱贫。”他告诫村干部:“我们党员干部不能落后。给老百姓讲大道理没用,我们要一点一滴地拿事实渗透。”

  村子里有个教徒,整天神秘兮兮地躲在家里“练功”,有个小病小痛,从来不找医生。一次得了重感冒,神没少拜,头没少磕,就是不见好,烧得昏了过去。家里人急了,找到崔晓满。崔晓满让他们背她到镇上的医院,一针下去,人就醒了。

  事后,崔晓满和村干部依据同一个人“心到病除”和“药到病除”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反反复复讲给老百姓听,并不时开个“科普会”。

  在村里人经常聚会的老井边、村委会等地方,记者看到,醒目的地方都挂有一块小黑板,上书“你和邻居关系搞好了吗”、“你做事想到过别人没有”、“与人方便自己方便”等等。

  崔晓满自豪地说:“这是我们崔河村特有的‘公益广告’!”

  崔晓满刚回到老家不久的一个雨天,他正在家陪着老伴聊天,突然从门外撞进一个老太太,“扑通”一下就给他跪倒了,哭哭啼啼地说:“老政委,你可要为我做主啊!”

  原来,老太太的邻居在门口垫了高高的一摞砖头,自己出入方便了,却把老太太家的路堵死了,老人家年岁大,出入很不方便。

  崔晓满搀着老太太去了她邻居家,指着那一摞砖头对他们说:“你们垫得这么高,老太太怎么走?将心比心,如果你家里也有老人,他们又怎么走?”这家人的脸红了,男人马上从家拿出锹,三下两下就把砖头推倒了。

  崔晓满生长在农村,知道农村婆媳之间、邻居之间三天两头会因为鸡毛蒜皮的小事闹矛盾,吵架的、骂街的,隔三差五就在村子里发生。于是他就想:“不仅要让乡亲们过上小康生活,也要让他们建立和谐关系。”

  在一家一户地耐心做工作的同时,崔晓满还自己做了几块小黑板,亲手写上各种“公益广告”,挂在村里人经常聚会的老井边、村委会等地方,“广告词”10天一换。

  乡亲们听不进大道理,却喜欢听故事。一闲下来,崔晓满就到乡亲们家里串个门,或者在村民们经常聚会的地方,讲一讲诸如“让他三尺又何妨”等处理邻里、婆媳之间关系的故事,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现在,婆媳之间、邻居之间再也见不到吵架的、骂街的了。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