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傻”中见诚信(驻外记者身边事之五)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19日05:12 人民网-人民日报

  本报记者 李新烽

  10多年前我在英国学习期间,对英国人经商的方式颇感费解。不管是与他国进行贸易,还是本国大小商店里的百货,几乎是“一口价”,很难有商量余地。英国人的严谨由此可见一斑,但有时也难免让人感到呆板与固执,觉得有点儿“傻”。

  近年在南非任常驻记者期间,听一位在当地开服装厂的华人朋友讲了这样一件事:一次,他想购买一批地皮投资房地产,因为看好市场,报价比其他开发商都高,可还是被拒绝了。理由十分简单:他缺乏开发房地产业的经验。说完,在场的华人朋友都笑了,笑南非人真“傻”,傻到嫌人出价太高。笑声过后,大家似乎意会出什么来,又觉得南非人的这一做法比较成熟,对消费者负责任,值得学习。

  其实,在这看似冒“傻”气中体现着诚信,渗透着双方平等、彼此信任的原则,蕴含着对社会负责任、遵守“游戏规则”的习惯。如果商店里充斥着假冒伪劣商品,顾客就不会照价付款,讨价还价势在必然。正是由于厂家对经销商负责、商店对顾客负责,“一口价”就成为信任的标识。人与人之间彼此建立了信任,讨价还价当然多余。不是见钱眼开,而是拒绝把地皮出售给不懂房地产开发的外行商人,用以保证建筑质量,是管理部门讲诚信、对民众负责的具体表现,避免了外行办错事造成难以挽回的影响。

  哲人言:“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这是从反面强调缺乏诚信的恶劣性,倡导大家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古往今来,守诺、践约、无欺,一直是全世界各民族共同崇尚的传统美德。英国人和南非人的那股“傻”劲儿正是这种美德的具体诠释。

  小到个人,大至国家,诚信不可或缺。建设诚信社会,首先需要在全社会形成崇尚诚信的良好风气。这一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需要教育和倡导,但约束和监督也不能缺位。不少国家的诚信教育是从小开始的,且贯穿人生的全过程。父母和老师教育孩子要诚实、善良,要守承诺、讲信用,企业则把“诚信”作为经营理念,使其成为企业文化的主体。在英国,诚信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重信用、讲信誉已成为做人的基本准则,失信和虚伪普遍遭到蔑视与鄙弃。当然,教育不是万全之策,不可能一切都能“防患于未然”。诸如商业欺诈犯罪活动和其他丧失诚信的行为,除应受到良心与道德的谴责外,还要受到法律制裁。

  诚信不但能为个人赢得信誉,为企业赢得利润,而且能为一个政党赢得天下,为一个国家赢得朋友。南非非洲人国民大会自执政以来,取信于民,相继在1999年和2004年的两次大选中获胜,得票率不断提高。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言必信,行必果”,说话算数,我们的朋友遍天下。

  从建设诚信社会的角度讲,我们需要一种“傻”气。过于“聪明”,常常误人误事。

  《人民日报》 (2005年07月19日 第七版)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