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安阳:小巷彰显大手笔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19日07:31 河南报业网-河南日报

  家住安阳市文峰区二道街的史俊凤老人,如今再也不为门前坑洼不平的小巷发愁了。

  5月一个明媚的上午,这位已是82岁高龄、曾见证小巷60年发展历史的老人,指着门前整修一新的道路喜滋滋地说:“以前下雨了怕摔跤不敢出门,现在不用拐杖也能放心地走路。看着门前的路这么好,我高兴得很。”

  享有中国最古老都城美誉的安阳,美誉之下也有难言的一面——分布于老城区的众多背街小巷,由于老城保护的需要,不能进行拆迁,但是495条小巷脏、乱、差的环境却让老城居民吃了不少苦头。

  2005年,安阳市委、市政府将背街小巷治理作为全市“双创”工作的新抓手,全面启动全市的小巷治理工程,不仅给老区居民的生活带来了便利,而且赢得了多方面的显著效益。

  “灯明路平雅克西”

  “灯明路平雅克西,环境优美雅克西,背街小巷雅克西。”

  在二道街的北头,65岁的机械厂退休职工王桂云手执快板,唱出了大家对背街小巷治理的喜悦之情。

  全长691米的二道街是安阳最典型的背街小巷之一,自上世纪60年代大修过一次以后,再也没有大修过,道路坑洼不平,下水道不通,给居民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也影响了市容市貌。经过研究,二道街改造治理被列为首批改造的小巷,并作为样板路、示范路进行施工。如今经过铺平道路、疏通下水道、粉刷墙面、安装路灯、拆除私搭乱建违章建筑等,这里成了安阳市一道靓丽的风景。

  随着小巷街道被整修美化,原来脏乱差一直得不到解决的旱厕问题,这一次也得到了彻底解决。原来位于头道街与红庙街交叉口的一座旱厕,现今已变成一座美丽别致的红顶白壁房。今年74岁的王永信很有感触:“以前的旱厕粪水横流,苍蝇乱飞,附近居民宁愿跑远路也不愿意在这里方便。现在改成水冲式,一天清理两次,真是太方便了。”

  古典与现代的交相辉映

  大街小巷纵横交错安阳老城区,有“九府十八巷七十二胡同”之称,综合治理不仅让这里改变了脏、乱、差的面貌,而且经过精心打造的街道散发出古老和现代交相辉映的独特韵味。

  在整治背街小巷的过程中,为避免整治后“千巷一面”,安阳深入挖掘特有的地方历史文化资源,打造了一批具有鲜明特色的品牌街巷:仓巷街突出抓好两侧明清民居的修缮和维护,青砖灰瓦、四合院,成为一条文化旅游街;北大街、文峰步行街定位于休闲购物街,以青石铺地、石桌石凳装点,凸现了古朴与典雅;唐子巷则定位于商贸街,改造与沿街开发同步,拓宽路面、修古式建筑营业房、增仿古路灯、规范牌匾字号、铺彩色道板,实现了老城的有机更新和传统风貌的传承延续。

  改善的不仅是居住环境

  按照安阳市的规划,安阳495条老城小巷的改造治理将用3年时间完成,2005年完成计划的40%,2006年达到总量的80%,2007点重点进行扫尾。

  谈及为何把小巷治理作为安阳双创深入的重点突破口,安阳市委书记靳绥东说:“安阳的背街小巷集中的老城区,居住着全市大约30%的人口。在新城区建设已经初具规模的情况下,市委、市政府把改善老城居民生活环境提上日程,这不仅是双创工作体现以人为本、贴近百姓的应有之义,也是锻炼干部作风、密切干群关系的桥梁工程。”

  小巷治理中,群众的自发配合行动也充分说明了大家对政府决策的热烈响应。在文峰区头三道街工作了三年的办事处主任唐晓辉说,背街小巷改造开始后,街道的居民欢欣鼓舞,许多居民主动拆除违章搭建的建筑物,签订文明诚信承诺书,自发组织起来给施工的队伍端茶送水,自发看护新修的道路。

  而背街小巷的成功改造,尤其是一道道靓丽街景的打造,也给安阳老城区带来了浓厚的商机。在几条颇具特色的商业步行街上,逛街购物的市民、游客川流不息。据安阳市温州商会秘书长徐君南介绍,今年温州客商来安阳做生意数量增加的趋势非常明显,短短两个月间,就有120多家商户来到改造后的老城开设了门面。②4本报记者李旭兵责任编辑:陈要逢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