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沐英后人甘于平淡得以保全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19日10:26 南京报业网-南京日报

  【南京日报报道】昨天,本报报道了专家从一块祖训金牌分析沐氏家族长盛不衰的部分原因,引起了许多市民的共鸣,他们纷纷来电表示自己的读后感。而文史爱好者张先生则根据沐英墓中的两件文物,并结合自己查阅的史料,得出了沐氏不衰的独特原因。

  沐氏祖训至今仍有意义

  在税务部门工作的王先生在电话中将金牌上“务要尽忠报国,事上必勤慎小心,处同僚谦和为本”的沐家祖训反反复复念叨了多次,然后才发表看法:寥寥20字,精辟论证了中国人传统人际关系中大义小节的原则。忠于国家,勤奋、谨慎、谦和,这些为人处世的道理至今仍有借鉴意义。他还向记者透露,展馆内因为不给照相他只好依样画了一张金牌。回家后他将铭文工工整整抄了一份压在桌下,以为警示。

  沐英后人因守成得福?

  市民张先生是一个文史爱好者,他告诉记者自己已看过两次沐氏家族文物展了,而且也在一直思考沐氏不衰这个问题。金牌祖训上反映的信息确实是个重要原因,但饮水思源,沐氏不衰,沐英创下的一片基业才是基础。因此,沐英为什么受到器重应当是首先要分析的。张先生告诉记者,沐英出身行伍,沐氏是代代相传的武将之家,展厅中的金玉文物虽然精美,但不足以彰显沐家的武功。最引起他关注的反倒是展厅起首的一件铜号和一件铜喇叭。它们在沐英墓中出土,造型奇特,做工精美。这两件东西并非中原器物,明显带有西南少数民族的特点,他认为,这极有可能是明初西南某位少数民族头领出行鸣号的礼器,在某次决定性战役中,沐英夺取了它们。把它们放在墓中,就是为了纪念沐英经略西南的功勋。“而在沐英之后的几位黔国公墓中,就再也看不到这种战利品陪葬了。到了沐昌祚、沐睿又时代,墓中陪葬品连标志武将身份的腰刀等武器都没有,反而有大量尽显文人风度的精美工艺品,足见沐英后代守成而已。”张先生认为,只是固守祖宗基业,缺少了沐英那样的霸气和进取,这正是明王朝放心沐氏的原因。

  亲情保证沐氏得信任

  和沐英一样有能力的功臣,朱元璋麾下有很多,他们都是忠心耿耿。当年平定云南时,沐英只是傅友德的副将,可是为何朱元璋独独偏爱沐氏呢?张先生认为可以从《明史·沐英传》中的记载看出端倪。《明史》上说,当朱元璋的马皇后死时,沐英伤心痛哭,直到咯出血来。而当从南京传来太子噩耗,沐英更是急出病来,不久死在云南任所,年仅48岁。在满朝文武中正值壮年的沐英,是唯一一个为朱标和马皇后而死的。男儿有泪不轻弹,更不用说统领三军的大将军。即便是故作姿态,也没必要哭死,显然沐英是真的伤心了。原来沐英父亲早逝,8岁时母亲又亡故,成了流浪儿。朱元璋行军打仗,遇到了他,收交马皇后抚养,成为义子,给他取名朱文英。在朱元璋的20多个义子中,沐英和马皇后及太子朱标是最亲的。当年远征云南,就是因为马皇后力荐,才让沐英以副将军的身份出征。朱元璋和义子们的关系非同寻常,在大杀功臣的过程中,没有一个义子遭到直接杀戮,而委派其中最亲的沐英独当云南也就在情理之中。张先生说,当年朱元璋要给朱文英改回原姓,他只是不断磕头说“沐陛下母后圣恩如天地”,因此朱元璋亲赐沐姓。今天,本报探寻沐氏不衰之谜的热线还将继续开通,欢迎您致电025—84686240发表自己的看法。南京日报记者 李冀 通讯员 宋燕(编辑 晨光)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