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群众满意在仁兆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19日14:01 大众网-农村大众

  本报通讯员赵培聪王俊设

  7月15日,吃罢午饭,平度市仁兆镇仁兆东村村民孙刚立即发动三轮车,妻子仍不停地催促:“快点,昨天答应人家今日去拉,去晚了别影响人家午睡。”

  自从大蒜上市以来,孙刚每天都和妻子到邻村去“贩”一趟蒜头。上午早点收工,下

午晚点下地,装满车送到镇驻地,100多块钱就到手了。在仁兆镇,像他们这样专职或兼职贩运的夫妻车每天都有四五千辆,四季不停地活跃在仁兆大地。群众高兴地说:“镇党委、政府领导有方,俺们鼓足干劲一心一意奔小康!”

  满意不满意,老百姓的评价最实际。让7万群众满意,是仁兆镇党委、政府一班人用心追求的目标。

  感情在农民心上

  “只有了解农村,才能增进对农民的感情;只有带着感情,才能增进工作责任;只有肩负责任,才能把工作做得扎实。”这是仁兆镇党委书记张建东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仁兆是平度人口最多的镇,全镇91个村,7万人口。人多事也多,信访多、乱子多、怪事多,概括为一条就是群众怨言多。

  群众情绪就是第一信号。镇里要求机关干部带着责任解难题,怀着感情抓教育,建立信访工作下访制度,由机关干部和支部书记、部门主要负责人组成了100多名信访信息员,变上访为下访,每月分片召开一次调度会,落实包案责任人,确保问题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同时,抓上访老户转化,实行领导包案制度,坚持思想疏导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实实在在关心他们的生产和生活困难,让他们真正体会到党和政府的关心和温暖。

  钥匙在农民手里

  “人穷志短,马瘦毛长,穷苦日子瞎嚷嚷。”当前在农村,贫穷是最大的矛盾,不挖掉穷根,让群众满意就是一句空话。

  富民之路千条万条,哪一条最适合仁兆?致富的钥匙其实就在农民自己手里。通过走访群众了解到,蔬菜是仁兆最大的特色,也是仁兆最大的优势。立足特色优势,做活“菜”文章,就是仁兆的富民之路。

  办实事就是能力,解决问题就是水平,推进发展就是职责。该镇紧抓蔬菜项目不放松,着力引进和培植蔬菜加工龙头企业。以朱诸路为纽带,借助省路的优势,北上、南下、西拓,从仁兆驻地沿朱诸路向北发展,从冷戈庄向南延伸,南北呼应,最终实现两大蔬菜资源的成功对接,形成10里蔬菜加工长廊。同时,依托同三高速公路路口向西拓展,规划了占地3平方公里的裕龙食品工业园地和建材工业园地,除承接食品加工项目外,具备承接其他加工项目的能力,构筑起“两园一长廊”的总体框架。镇里先后投资2000多万元对基础设施进行配套建设,初步形成了6平方公里的农产品加工区,现在已经落户的就有33家,各类农产品加工企业累计100多家,年加工出口各类蔬菜40多万吨。

  龙头兴,产业旺。几年时间,大沽河畔的沃土上便“长”出了十万亩蔬菜,形成了以大蒜、蒜薹、大姜、圆葱、辣椒、芋头、白菜等七大蔬菜品牌。当地农民没有卖不出去的菜,外来客商来仁兆也没有买不到的菜。仁兆已成为胶东半岛最大的菜篮子、最大的蔬菜出口加工基地、最大的蔬菜集散地。

  效益在农民身上

  仁兆遍地是金,源于一个“菜”字。

  “在仁兆,只要家里种几亩菜,一年四季有钱花。”菜农王得明道出了他的生产经,“第一轮收入是蒜薹,麦收前到手;麦收后收获蒜头和圆葱;秋后是芋头和大姜;中间因为倒茬还有白菜、萝卜等‘杂牌’菜。特别是大姜,放在井子里像存款,存放三两年没问题。一个井子装一两万斤,今年最低价2元一斤,存一井子姜就等于存着三四万块钱。凡是种姜的户哪家没有三两个井子?俺村最多的有5个姜井子。”

  蒜薹上市季节,田间是工厂,地头便是市场。今年,全镇5万亩大蒜,平均亩产蒜薹800公斤,总产量突破4000万公斤。今年蒜薹价格再创新高,最高价每公斤突破4元。蒜薹采收期前后不过10天,全镇累计收入1.5亿元。眼下,蒜头价格一路攀高,每公斤从1.2元起价到现在的1.9元,是去年的三倍。

  种菜等于种“财”。今年亩产出效益接近万元,全镇10万亩蔬菜收入将突破7亿元。

  拉长蔬菜链条,就等于拉长效益链条。全镇从事蔬菜收购、销售的就有3000余人。10万亩土地无形中便能“长”出百万亩蔬菜。吕戈庄村村民吕仁忠,从“菜贩子”开始,积蓄资金后,投资800万元建起了蔬菜加工厂,日加工蔬菜500吨,去年上交利税50万元。在该镇,像吕仁忠这样的蔬菜加工企业有80多家。

  有一组数字更能说明问题:蔬菜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90%和镇财政收入的70%以上;2004年,全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固定资产投入同比增长了33%、48%,实际利用外资和实际利用内资同比增长161%、179%,外贸出口和财政收入分别完成年计划的149%、150%;去年全镇储蓄余额净增1亿元,今年上半年又新增1亿元。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