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详细解读中国国有四大商业银行年报:有五大看点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19日15:57 中国新闻网

  6月28日,中国工商银行2004年年报见诸报端,至此,工、农、中、建四大商业银行年度报告已全部披露完毕。年报给公众最鲜明的印象是,与往年不同,四大银行已经在各方面发生了很大变化。

  看点之一:农行“存款增量连续两年居同业首位”

  2004年是中国经济的宏观调控之年,呈现了上半年经济比较热、下半年有所调缓的进程。从整体看,GDP计划增长7%,实际达到了9.5%,超出计划水平35.7%。四大银行虽然各有不同的使命,但都面临金融体制改革和经济宏观调控的挑战,既要保障经济增长资金血液的畅通,又要改造原先比较落后的公司治理结构,因而在各自的跑道上留下了方向一致但速率不尽相同的轨迹。

  在2004年中,农行的资产、存款增长额和增长率,包括年末存贷比等在四大银行中均拔得头筹。如果单纯以存贷款和资产增长速度论英雄,农行当之无愧为四行第一,在农行首次披露的年报(摘要)中,“存款增量连续两年居同业首位”,格外引人关注。然而,2004年已经不再是单纯看资产、存款增长多少,而是重点比较资本充足、资产质量、财务效益、股东回报、安全运行水平等。或许以完成股份制改造为首要目标的建行、中行等已经洗心革面,包括工行不甘落伍,也已经从“老大”地位改弦易辙了,而农行似乎还在原有轨道上领跑。或许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可以发现,在转轨时期跑得最快者其折返回归正途的成本代价更大,时间更长。所以,我们需要再换一个角度去看四家银行在2004年的业绩表现。

  看点之二:中行、建行重要指标焕然一新,改与不改大不相同

  在2004年初,中国银监会对国有商业银行改造为股份制商业银行提出了新的考核标准和要求实现相关标准的时间表,这对四大银行是一个无声的命令。作为股份制改造试点银行的中行和建行,因得政策支持的便利,自然也领得了改革之先,在银监会下达的几项指标中,中行、建行都大大领先于其他两家银行。

  由于各家银行公布年报的范围、口径各有不同,如表2所示,由于有先改和后改的区别,中行、建行的财务和资产质量等,到2004年末已基本达到了银监会要求在2005年底前必须达到的水平,部分指标焕然一新,已经可以吸引外部投资者加盟或公开发行上市。工行、农行由于受不良资产的拖累,绝大多数经营利润要用于消化历史包袱,因而在税前利润、净利润等指标上很难与建行、中行媲美。但工行比农行改革的步子要迈得大一些、快一些,至少从其年报披露的详尽程度(如不良贷款情况、财务报表及附注等)而言,工行正在追赶和缩小与改制银行的差距,而农行似乎正在从原来的跑道上折返,但因其体态臃肿(到2004年末还有3.1万个机构,近49万在岗员工),体质不佳(不良贷款率还在30%左右),转向、启动缓慢,实现改制目标似乎还需要有一个较长的过程。

  看点之三:提高中间业务收入占比任重道远创新业务优势仍大有潜力可挖

  近几年,四大银行不论是否列入股份制改造试点,都把提高中间业务收入占全部收入比重作为转变银行发展战略、改善业务收入结构的一个重要方向,但实事求是地说都不够理想。四大银行仍然以贷款利息收入为全部收入的主要来源,工行、建行的贷款利息收入占其利息收入比重都在75%以上。而中间业务收入占当年营业收入比率大体仍在10%左右徘徊(中国银行因其资金交易业务较有优势,该比例要略高一些)。

  很显然,仅从数据上看,2004年四家银行在中间业务收入占比上的变化以农行比较突出,这主要是其原有基数比较小,去年有翻番的表现所致。相对而言,建行的这个比例在四家银行中最低,原因是建行的贷款质量相对较高,利息实收数额大,比例高,使得增长中的中间业务收入显得相形见绌。但总的来说,四家银行离国际同业的先进标准相差仍较为悬殊。

  相对而言,在国际结算业务上,中行仍属同业翘楚。2004年,中行境内外机构共办理国际结算业务6551亿美元,其结算总额比工、农、建三家银行的合计总额还多近2000亿美元。工行电子银行业务2004年累计实现交易额38.4万亿元,电子银行业务收入2.35亿元,在线支付交易额57亿元,成为国内最大的电子商务在线支付服务提供商。建行在建立健全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和提高信用风险预警能力和管理技术,保持信贷资产质量上较其他银行领先一步。农行利用网点优势广泛开展代理业务,取得了存款增长的最大份额等。但应该承认,我国四大银行在金融业务的创新上还有很多潜力可挖,在一些新业务、新产品的拓展上,四大银行可能还不及一些股份制商业银行来得快、做得好、效益高。因此,四大商业银行在金融业务的开拓创新上还应加大投入,应有一定的研发机构专门研究和开发,当然这也需要外部金融监管环境适当支持鼓励而不要限制过多,同时全社会的诚实信用和和谐发展环境也需要进一步构建完善。

  看点之四:成本管理四家银行仍须负重爬坡

  从四家银行提供的2004年年报分析中,笔者对其财务开支中的管理费用开支、人员费用等进行了简要对比分析,从中得到了一些新的启示。首先看一下四行2004年管理费用的变化情况(见表4)。

  表4显示,由于各家银行规模不同,推进机构和人力资源改革的进展程度不同,四行在营业费用上绝对额也是落差较大的。

  开支最大的农行将近580亿元,比中行的约420亿元多出160亿元,高出38%。而从表1的数据看,农行的总资产(40138亿元)比中银集团的总资产(42704亿元)要少6%。而且农行的成本收入比例高达90%以上,超过其他三家银行一倍以上,因而在增加收入、降低成本这条路上,农行的步伐还将很沉重和漫长。

  比较起来,虽然工行的股份制改造今年才列入计划,但其在前两年就开始了自我救助式的改革,精简了一些机构和人员,使之在2004年的成本收入比控制在42%以内,已经达到了银监会对中行和建行规定的小于45%的比例,这是非常不容易的。

  从表中还可以看出,四家银行2004年支付给员工的工资或工资性支出都在200亿元以上,虽然中银集团为最小(约201亿元),但该行的员工总额也最少,所以按人均计算,中行的员工人均工资性支出在四行中应该是最高的。当然,由于该行海外机构和员工较多,其人力成本不能与主要以内地中小城市为业务基地的农业银行同日而语,故其员工的人力资源成本高一些也是必要的和正常的。但是,从发展前景看,四家银行在人力资源上的改革并没有完成到位,建立激励与约束相容的薪酬制度,调整精简低效甚至亏损的营业机构,真正建立“能上能下、能进能出、能高能低”的用工制度等,各家银行即便是已经股改的中行、建行也许才开始破题,而这是提质增效、满足投资者回报不可回避的另一选择。因此各家银行仍然需要负重爬坡。

  看点之五:规范化、国际化、信息透明是最大的亮点

  与两年前相比,四大行在各自基础上都有了不小的进步,仅仅从年报披露这个环节,我们就能够看到不少令人鼓舞的新变化。

  首先是公开披露。2年前,农行的年报是不对外披露的,今年也作了披露。而且尽管有一些特殊情况发生,四家银行在6月底以前都在指定媒体《金融时报》上公布了年报摘要。让业内外人士都能对各家银行有一个基本了解。

  其次是披露的内容更加全面翔实。工行、建行在《金融时报》上都用了两个整版披露信息,不仅有“财务概要”描述,还有“管理层分析与讨论”,特别是“财务报表及其附注”的内容比较详尽,数据的来龙去脉也交待得比较清楚,与前2年对一些敏感问题语焉不详的情况有了很大的变化。

  三是可信度大大增强。中行、建行的年报都是聘请国际上著名的审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的(中行为普华永道中天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建行为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虽然工行、农行的年报目前仍为国内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但工行在此前已聘请了安永会计师事务所对部分分行进行了审计,在审计的真实性、严谨性、可信度方面已经有了很大改善,他们经过尽职工作,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也是值得尊敬和信任的。

  当然不足之处也是有的。比如在披露的口径上,还没有严格按人民银行和银监会的要求做到相对规范统一;在一些关键信息上有的银行在公开上报披露时还是有所选择和取舍,使得局外人不能从年报摘要上尽揽关键信息,及时作出分析判断;在会计制度标准上,国内标准与国际标准还有一定差距。

  然而不应怀疑的是,我国的四大商业银行正在向规范化、国际化、信息透明的方向推进改革,建行、中行已经走在前面并作出了良好示范,得到国际上先进同行的认可。建行分别获得了美洲银行和新加坡淡马锡公司作为战略投资者的股份认购,中行也获得了瑞士银行作为战略投资者的认购,即将走上公开发行上市的国际市场,接受更广泛的投资者或股民的选择。而工行,已经打响了股份制改造的攻坚战。

  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建设成为“资本充足、内控严密、运营安全、服务和效益良好,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现代金融企业”的跑道上,四大银行将得改革之先,不负使命,找准自己的薄弱环节,挑战自我,摈弃官银身份,不断革故鼎新,朝着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全球银行排名前100位的现代化银行努力。(郦锡文)

  来源:《金融时报》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