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熊澄宇:“一个世界多个声音”(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19日17:42 人民网
熊澄宇:“一个世界多个声音”(图)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熊澄宇

  人民网北京7月19日讯为纪念美国著名记者、中国人民的好朋友埃德加·斯诺诞辰100周年,7月19日,“让世界了解中国——斯诺百年纪念”国际学术研讨会及“斯诺百年诞辰纪念大会”在北大召开。

  在随后举行的“全球传播与大众媒介”圆桌会议上,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熊澄宇教授发表了主题发言,全文如下:

  谢谢大家!很高兴能有这么一个机会来到北大和同行和各位领导交流。我在清华教书,研究到斯诺“让世界了解中国”,对我们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学习的机会。今天听到各位专家和领导的发言,给我了很多的启发。我想从自己的角度找一个切入点,我在美国留学,现在在清学大学教学。我在想交流、沟通、理解,恐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和内容。现在我们谈和平发展、谈并存,也需要和并存的人一块沟通和了解。但是,这样一种沟通和了解怎么做,我觉得斯诺有很多的言行给我们带来了一些榜样和启示。前面几位专家谈到的,我自己体会有这么几点。

  第一,责任心和爱心。斯诺先生在临死前留的那张纸条,我感觉到对我是很大的震撼。他热爱中国,但是他有同样热爱美国,而且在热爱中国和热爱美国这样一个平台上,他希望通过海洋和全人类和世界的大陆进行沟通。那么这样一种爱心和这样一种责任心就不仅仅是站在一个点上,而是站在整个人类文化的共同点上,这样一种爱心和责任心我认为是非常高的。

  我们现在谈传播,除了要去谈宣传、要去收集以外,我觉得恐怕更多的还是承认差异、真正个性。联合国在这个问题上曾经发表过专门的文章和报道,叫“一个世界多个声音”。所谓“一个世界多个声音”是对目标的承认和对差异的承认。

  第二,斯诺除了这样一个责任心以外,他还思考的一个问题,他利用所能够找到最好的方法,来完成这样一个沟通的传播。刚才方汉奇教授讲历史的时候,专门讲到的一点,就是斯诺先生是中国教育史上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来从事新闻传播教育的。那么,我们今天的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给我们带来许许多多需要思考的这样发展空间,媒介形态发生的变化。我们原来对内容的传播、传统使命的方式都变了。我们以前谈卫星说这样一种新的形式,怎么管理,跟我们缩小了,我们谈地球村。但是今天谈网络,瞬间在鼠标点的同时和世界发展了。我们以前谈数字化、信息化是我们今天技术发展的终端,但是我的意见,我的看法就是这个还是技术发展中的一个过程,技术还在发展当中。那么,面对这样一种形势,我们是不是可以去思考一下,像斯诺先生曾经做的那样,使用最可能的手段去争取最好的一种效果,把这种沟通和理解做到极致。内容、形式的多样化,才能达到效果的最大化。我今天在这里确确实实有一种很好的学习体会和感受,我希望能够通过学习历史、学习宪政考虑我们的新闻教育怎么走?我们的新闻人才怎么培养?我非常感谢北大给我这样一个机会,在这里学习。谢谢。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