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靶子:性命只值两捆啤酒?教师就该受穷吗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19日18:11 人民网

  评论由头:

  进了校门是老师,出了校门是泥瓦匠、修理匠。记者在山东省苍山县调查时发现,由于收入太少,很多农村教师被迫在课余时间四处打工,补贴家用。人们不尊重教师,打骂、侮辱教师的事情时有发生。一位教师找老板讨要拖欠的打工钱。老板轻蔑地说:“穷老师,打死你两捆啤酒就摆平了!”

  推荐参考:

  关注点:

  农村教师生活困窘,为了生计问题,更为了尊严,他们大约只能选择出走,最终只能由无奈坚守的中老年教师支撑,这必然会导致城乡教育质量的进一步拉大。更可怕的是,教师连养家糊口都做不到,在学生心目中就难免有无能、没本事的印象,这种尴尬会让“读书无用论”抬头,消解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出现反智识主义——反书本知识、反理论知识以及反知识分子。

  关注点:

  对于那些经济欠发达地区来说,政府财力的不足难以满足教育资金的巨大需求。在这样的前提下,如果国家缺乏必要的制度约束,上级政府就很容易出于“政绩”等种种原因,把新增的财力用于县城里的学校,而无法惠及那些依附于各级乡政府的农村学校。这种局面,便是导致学校教育城乡分化的重要根源之一。

  关注点:

  敢问:既然财政困难,怎么有钱发放县城教师高于农村教师30%的工资?既然财政困难,有没有让公务员也领取1999年国家规定工资标准的70%?有没有让“从政的不如种菜的”?既然财政困难,有没有大幅削减招待费、小车费、电话费、会议费?有没有大幅削减或者取消出国考察费?……我想,恐怕没有吧?不是说“再穷不能穷教育”么,怎么与之背道而驰?

  关注点:

  22岁的华中农业大学的在读研究生徐本禹志愿到贵州贫困山区义务支教,也因此被评为2004年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然而单纯地依靠志愿者的善举就可以解决农村教育问题吗?我们这个社会还需要多少个徐本禹?也许,只有到了整个社会不再需要徐本禹的时候,农村教育问题才真正得到了解决。

  编辑点题:

  如果农村教师们在岗位上“因教致贫”,他们就会选择离开,学生也因享受不到优质教育,素质很难有效提高。如何维护农村教师在经济上的尊严?如何让教师能把全副身心投入到教育当中?如何真正做到“再穷不能穷教育”?欢迎。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