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找工作苦,不该“怨政府”?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19日23:51 红网

  据《法制日报》7月19日报道:近日,河南省三门峡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结了一起大学生诉政府不履行安置职责案,判决驳回了原告姚某的诉讼请求。姚某今年26岁,1999年考入三门峡市广播电视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类)学习。2001年7月,姚某从该校毕业。2004年3月15日,义马市政府以《市长办公会会议纪要》的形式决定对2001年后的毕业生,通过双向选择择优录用。姚某遂以三门峡市教育局、义马市政府、义马市教育体育局不履行法定职责为由告上法庭。法院认为,被告没有为姚某安置工作的法定职责,遂判原告败诉。

  这让我想起了一句相声台词:当今社会要是你过的苦,第一不能怨父母,第二不能怨政府。这第二条在当前已形成了一种社会共识,也是市场竞争给人们上的一堂严峻的生存课,由不得你不相信:这个社会只相信个人奋斗和个体成功。政府做为管理者,可以分享成功人士带来的一系列经济和社会利益,而对于失败者,对不起,那是你自个“没本事”,跟政府有什么关系?你就是怨爹妈也怨不到政府!

  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这里到底有没有政府的责任在?固然,政府可以用“市场自行调节”,“按经济规律办事”将自己的责任一推了之,也可以用“有限政府”而非“全能政府”来表示爱莫能助,更可以用“社会转型期的常见现象”和“用人观发生悄然转变”将就业难的现象合理化,甚至可以拿因就业难而引发的考研热证明中国的高等教育已普及到了何种程度,而这一切都遮盖不了一个问题:对于日益严峻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作为国家教育体制和高考政策的制定者及受益者,政府顺理成章应该成为就业问题最大责任人。说政府没有为大学生安置工作的法定职责,这合理吗?有某县领导班子为高考率滑坡而道歉,有谁听说过有关部门为那么多的大学生找不到工作而道歉吗?

  当许多企业和用人单位慨叹引才难,大学生在我国显然还没到过滥过剩的地步。供需失衡暴露出的问题值得教育部门和政府深思,除了改善教育机制本身外,为大学毕业生进行就业指导和就业准备就显得十分必要。按理说发达国家的市场化程度比我们高多了,就业机制也比我们活多了,但政府对于本科教育阶段的就业问题却高度重视。象加拿大、德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在中学阶段就引导学生以就业为导向,而非只认学历学位。这种认识也延伸到了高等教育阶段。

  对于冷门专业的大学生,国家更不可以任其去由“市场调节”。冷门专业大多为一些基础学科,实用性不强但极具科学研究的价值,是支撑国家科技进步的基本国力。还有象古汉语、考古等社会学科,其人文价值以及对民族的社会性贡献早已超出了实用的意义,对这些弱势专业实行就业保护就显得十分必要。

  另外,许多贫困家庭,特别是农村家庭,培养一个大学生很不容易。如果刚好学了热门专业,成了抢手人才,当然合家欢喜。而如果全家辛苦了十几年供出的大学生,连工作也找不到,这对家庭又是多大的打击?继续深造的话,不仅要增加家庭经济负担,未来的就业也不一定乐观。所以,大学生就业难已远不是他们自己的事,已关系到了千千万万家庭的利益,更加大了社会的和谐成本和教育成本。对此,政府还能说自己没有责任吗?

  因此,高度重视大学生的就业难问题,改善就业环境,广开就业渠道,在市场基础上实行适当的就业保护和政策倾斜,是作为教育受益者的政府应有的担当。在一个追求和谐的社会里,如果有很多人没饭吃,很多人没工做,那才是政府的耻辱。(稿源:红网)(作者:司欣)(编辑:耿红仁)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