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为剪纸活着的“残疾人”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20日06:55 人民网-江南时报

  他是一名普通艺人,却先后被电视台拍摄了近20部专题片;就因为他不平凡的经历,他受聘担任数十名外籍学生的指导老师,自己却三次与大学擦肩而过;他险些被死神夺去生命、双腿残疾,却因为爱好顽强地活了下来,并在竞争激烈的大都市里站稳了脚跟。他就是享有“中国神剪”美誉之称的陈耀。

  听说他在刚刚闭幕的北京“第二届中国民间工艺品博览会”上又载誉而归,笔者随即

对其进行了采访。面前的他,正拄着双拐向一位加拿大客商介绍自己的剪纸作品及创意。已是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家的陈耀,丝毫没有“大家”的做派,随和的言谈举止,始终透着一份诚笃和执着。

  儿时一剪就是几小时

  1962年,陈耀出生于江苏省如皋市林梓镇一个书香门第家庭。幼时,他迷醉于民间彩灯上的剪画,常常以葫芦画瓢临摹一两幅,赢得大人“啧啧”喝彩声。入学后,陈耀“一根筋”似的痴迷于剪纸。他常常放弃同龄孩子的玩耍、嬉闹,一剪就是几个小时。他剪的窗画、灯花多次参加学校的小画展。有一年暑假,他足不出户,剪了一大堆五花八门的小玩意,或请艺人指点,或送给同学欣赏。其中“螃蟹”、“蝙蝠”、“蝴蝶”、“八仙争桃”、“鲤鱼跳龙门”等作品被学校推荐参加县里展览,一举捧回5个奖,获得十几本“小儿书”奖励。一时间,陈耀成了名扬全镇的新闻人物,被誉为“林梓神童”。

  三次高考皆名落孙山

  1978年至1980年是陈耀一生中最为灰暗的年月,三次高考三次落榜,每次均以几分之差而与大学失之交臂。随后,他进入如皋食品罐头厂当了一名工人。

  进不了大学门同样也可以有所作为!陈耀很快调整好心态,重新操起因高考而暂搁数年的剪刀。他白天跟班工作,灯火阑珊时醉情于剪纸艺术之中。集体宿舍灯光灰暗,人声嘈杂,搞创作别说桌子,就连一张凳子也无法找到。他坐在床上,枕头垫在大腿上当做“桌子”。而最不对劲儿的是用白天抡斧斫肉实是屠夫的手再去摆弄小剪刀,则是要有艺术家的细腻,好长一段时间都难以适应,但他凭着毅力和恒心坚持下来……1984年秋,陈耀的第一幅大型剪纸作品《水绘秀色》在《南通日报》上发表,看着印在报纸上的心血,看着1元钱的稿费单,陈耀对剪纸充满希望。

  作品《水绘秀色》是陈耀剪纸技艺日臻成熟和完美的一个转折。这幅作品,他足足花了两个月时间,光写生底稿就用了近10幅。为了真实地展现水绘园风貌,凡楼台亭阁、云层水波、叶丛倒影等细微处,他都是用缝衣针磨成“刃”精雕细刻而成。作品完工后,陈耀因眼睛极度疲劳,瞳孔上生出病毒性疱疹,险些失明。

  为写生全身伤痕累累

  有一年夏天,为创作《百蝶图》,陈耀早早钻进小树丛中,细细观察蝴蝶的各种态势,并对10多种不同蝴蝶进行了现场写生。他脱下外衣,扑了好多蝴蝶做标本。由于全身心投入,他竟一时忘了吃午饭。傍晚时分,他饥肠辘辘赶回家。看着他满臂被树枝划出的血痕、狼吞虎咽的样子,妻子心疼地说:“光顾了剪纸,也不能累坏身体啊!”陈耀一笑:“有失必有得,一番辛苦,换回十几个蝴蝶的不同美姿,得远远大于失嘛!”这一年,他的《百蝶图》被人带至香港参展,引起轰动,当地媒体惊叹他100个不同态势的蝴蝶只只活灵活现,堪称“天下一绝”!

  1990年春,陈耀的《鸟》、《蝶》等系列剪纸作品在江苏省首届民间美术博览会一炮打响,接着他的作品频频参赛获奖。而此时,他所在的工厂濒临破产,他和妻子双双下岗后,每人每月只能领到80元的生活补助费。但陈耀乐观充实,他一天也没有停止手中的剪刀,因为他找到了实现人生价值的奋斗目标。他风趣地对妻子说:“只要剪,面包总会有的!”

  双腿残疾为剪纸活着

  1997年夏,陈耀所在的工厂渐渐恢复生气,他和数百名下岗多年的职工扬眉吐气走进了工厂。上班不久,为解决产品质量问题,陈耀受命前往安徽出差。当面包车行驶至安徽芜湖境内一过路桥时,不慎坠入七米多深的山沟。瞬间,面包车被滔滔江水淹没。陈耀眼前一黑,失去知觉……后经过往群众全力抢险,奄奄一息的陈耀被送到芜湖一家医院。三天三夜的抢救,陈耀虽从死亡线上挣脱过来,但双腿却落下终生残疾,并伴有多种并发症。

  躺在异地医院的病床上,从昏迷中苏醒的陈耀用双手抚摸着恍如木头的双腿失声痛哭。蓦然间,他发现两只手完好无缺,这就意味着自己还可以剪纸,他痛苦的脸上掠过一丝自慰的神色。生命,有时脆弱得竟不抵一棵小草。回忆那段炼狱般的经历,陈耀已能安之若素。他说,因为敏感体质,他所感觉的疼痛是常人的几倍。左腿植皮手术中,麻药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刨皮时,几乎是“活扒人皮”,医院大楼的每一个角落都能听到他撕心裂肺的惨叫声。他说:“是剪纸救了我,我要为剪纸而活着!”

  民间艺人称他“中国神剪”

  据了解,陈耀的作品既汲取了北方流派淳朴、豪放、粗犷的优点,又兼有南方流派工整细巧、秀丽柔美的特长,加之糅进某些抽象派技法,形成了继承传统,而又不囿于传统的独特风格。他的《百鸣》、《百鱼》、《百花》造型逼真,刀工精细,点、线、面自然流畅。《京剧脸谱》、《金陵十二钗》、《奥运健儿》则注重外形和内秀的贯通,写实与夸张融会自如,简繁与疏密恰到好处,从而烘托出各种不同个性和风骨。近年来,陈耀先后有数十幅作品在国内参展获奖,1800余幅作品被国外博物馆和外国友人收藏,他也因此荣获“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家”、“中国民间文艺家”殊荣,中央、省、市电视台为他拍摄了近20部专题片,圈内不少民间艺人称他为“中国神剪”。

  怀揣剪刀闯荡大都市

  2001年除夕之夜,陈耀一把剪刀、一副双拐登上了去南京的客车,一场拯救自己、发展剪纸艺术、实现自我价值的创业风暴在大都市拉开了序幕。南京系六朝古都,人杰地灵,积淀了深厚的华夏传统文化底蕴,南京市民对艺术有着较高的欣赏水准,这为“陈耀剪纸”落户大都市奠定了基础。初到南京人生地不熟,陈耀买了一张市区地图后,在一家低档旅馆住了下来。夜晚,他挑灯夜战,“剪”下生花,一幅幅精彩剪纸跃然纸间;白天,他迎着刺骨的寒风一步一挪走进学校、商场、社区、艺术馆、旅游景点,自荐自己的作品。短短半年时间,陈耀便使两万多幅剪纸作品走进了千家万户,“陈耀剪纸”开始渐渐走红南京。

  2001年3月,陈耀在南京典雅居承租了8平方米的摊位,试销剪纸“产品”。开业那阵子,每天有数百人光顾剪纸作品。3个月后,他又扩大规模,使“陈耀剪纸”在金盛百货工艺精品广场“亮相”。南京大学、南京艺术学院、南京工程学院、南京医药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及附属中学聘请陈耀担任剪纸指导老师,他欣然前往;一些精品剪纸在宾馆、茶馆、酒店、商场及娱乐场所登上高雅之堂后,不少人评价有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给人以纯朴敦厚、耳目一新、轻松愉悦之感;一些市民遇有婚庆、祝寿、乔迁、入学等喜事,也纷纷选购富有吉祥、喜庆、热闹色彩的剪纸作品庆贺,以烘托渲染气氛,达到锦上添花之效果。一张红纸,两剪三剪眨眼工夫成了一幅精美工艺品,这个过程令不少“老外”赏心悦目。来自美国、日本、埃及、马来西亚、新加坡的一些客商及旅游观光人员将“陈耀剪纸”比作“软黄金”,大加收藏。2004年5月,一位俄罗斯女士在“陈耀剪纸”工艺品店内流连忘返,她花了3个半小时选购了78幅“陈耀剪纸”作品,连称“OK!OK!”同年秋,陈耀精品剪纸《清明上河图》、《一世大吉》在法国巴黎展出,当日即以高价售出,另20幅作品被抢购一空。

  采访结束时,陈耀说:“我的事业才刚刚起步,下一步我要进军北京、天津、重庆、西安、香港、澳门等地,我正酝酿在全国开一个‘陈耀剪纸’连锁店。数年后,我的几十个‘洋徒弟’出师后,中国剪纸将会走向更多国家,让世人雅俗共赏。”

  《江南时报》 (2005年07月20日 第二十五版)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