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发展文化产业重在提高认识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20日07:22 河南报业网-河南日报

  省委书记徐光春在全省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会议上强调,思想认识是个总开关、总前提。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发展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努力建设文化强省,首先要提高认识、统一思想。贯彻落实全省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会议精神,目前最重要的是要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更新观念。

  充分认识发展文化产业的重大意义。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

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纷纷把提升文化竞争力作为增强综合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把发展文化产业作为一项重要的发展战略。从国内来看,文化产业发展势头强劲,我省同兄弟省市、尤其是沿海发达地区存在明显差距。一些地区特别是沿海发达地区把建设文化强省、文化大省、文化立市作为战略目标,文化产业发展迅猛。中西部地区也纷纷把发展文化产业作为新阶段赢得先机的战略性举措,制定规划,出台政策,抢占制高点。形势逼人,不进则退。省委省政府适时召开全省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会议,可谓高瞻远瞩,意义深远,必将对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理解全省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会议精神,充分认识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要充分认识到,加强文化建设、发展文化产业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题中应有之义,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任务;发展文化产业是事关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致力构建和谐中原、实现中原崛起的重大举措。只有大力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才能加强先进文化建设;才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才能推动经济与文化融合、培育经济社会新的增长点,增强河南的综合实力;才能使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实现占领“阵地”与占领市场的有机统一。

  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这是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发展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的关键。我们要不断深化对发展文化生产力的认识。文化生产力是社会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的文化化和文化的经济化是社会发展的趋势,文化已融入经济中,生产力可以借助文化的力量实现质的提升,提高文化产业比重正成为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方向。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就是要破除只注重文化的意识形态属性和宣传功能,不注重文化的产业属性和消费娱乐功能的旧观念,树立文化具有双重属性、双重功能的新观念;就要破除就经济论经济,就文化论文化,把它们割裂开来、对立起来的旧观念,确立经济与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一体化发展的新观念;就要破除文化建设就是花钱,只投入、不产出的旧观念,确立文化产业是重要的经济增长点,抓文化产业就是抓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观念;就要破除文化建设是纯公益性的、政府是单一投资主体的旧观念,确立文化建设既有公益性的、又有经营性的,多元化投入才能推动文化建设快速发展的新观念。一切束缚文化发展的思想观念都要冲破,一切束缚文化发展的做法都要坚决改变,一切影响文化发展的体制弊端都要坚决革除,为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创造更加有利的社会环境。

  强化机遇意识,增强发展文化产业的自觉性、主动性。在全省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会议上,省委省政府提出了2005年—2020年发展文化产业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总体目标和发展战略,对我省发展文化产业作了全面动员和部署,这些都是在参照全国文化产业发展形势、立足河南实际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完全有可能实现的。当前,我省文化产业发展正面临极好的发展机遇和有利条件。首先是中央高度重视。党的十六大做出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决定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制定了一系列政策,为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体制改革提供了有力保证。其次是经济发展到一个新的水平,发展文化产业成必然之势。目前,我省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文化建设是其中重要的内容之一。我们具备了加速发展的物质基础,更有条件支持文化建设,发展文化产业。最后是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对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增长。随着我省文化消费日趋强劲增长,为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加之我省固有的文化资源优势和多年的发展积累,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条件已经具备,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正逢其时。机遇难得,我们必须树立机遇意识,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各地要根据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发展文化产业的目标,根据本地区的实际,制定具体的发展规划,越是在这个时候,越是显出提高认识、更新观念的重要,越是显出树立机遇意识、抢抓机遇的重要。⑦6

  (作者系中共河南省委副秘书长、政研室主任)责任编辑:陈要逢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