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科学用能是我国能源战略核心(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20日07:58 大连日报
科学用能是我国能源战略核心(图)
能源问题是制约发展的重大瓶颈

  记者:您在什么背景下提出的“科学用能”概念?

  徐建中:我国能源存在不少问题,这表现在需求迅速增长,供需矛盾尖锐,供需缺口不断扩大,能源供应紧张;能源结构不合理,优质液体燃料短缺;效率低下,浪费惊人,利用率比国际水平低约十个百分点;环境影响更加严重,减排治污、保护生态刻不容缓;国际竞争逐年加剧,能源安全问题突出,全球战略势在必行。

  如果从更长时期考察,情况就更加危险。2030年以后,常规能源生产与能源总需求的缺口继续扩大,到2050年,缺口可能达20亿吨标煤以上。保证清洁、经济、充足、安全的能源供应,成为制约我国发展长期的重大瓶颈。预计到2050年,我国人口16亿,人均GDP1万美元。国外美国最早进入人均GDP1万美元时人均能耗是8吨标煤,日本在20世纪80年代达到人均GDP1万美元时人均能耗4吨多一点,我们以人均能耗4吨标煤计算,届时总能耗为64亿吨标煤,这样庞大的能源需求是难以实现的。如果我们人均能耗能降到2.5吨或3吨标煤,那么总能耗40亿到48亿吨标煤是有可能实现的。因此,关键是努力推进节能和科学用能,大力开发可再生能源,抓紧化石燃料的洁净利用。高耗能工业最强调科学用能记者:科学用能的关键是什么?

  徐建中:核心就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消耗,保护生态环境。社会越进步,节能的重要性越突出,节能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战略能源,科学用能是实现节能的根本途径,是能源科技发展的必然结果。从概念上讲,科学用能是深入研究用能系统的合理配置和用能过程中物质与能量转化的规律以及它们的应用,以提高能源利用率和减少污染,最终减少能源的消耗。节能与科学用能的主要应用领域是高耗能产业。美国有一个工业技术节能计划,目标是从2002年到2020年,高耗能工业的能源强度降低30%。我国高耗能产业转变观念,科学用能,已成当务之急。

  科学用能贯穿在经济和社会各个部门、领域广泛存在。例如,对热能利用已经建立了“温度对口,梯级利用”的原理。煤、石油、天然气的余热有一两千摄氏度的高温,如果直接用它来制冷取暖,就不是科学用能,而是浪费能源,科学用能的方法是先用它来发电,之后剩下的中温余热再用于制冷取暖和提供生活热水。科学用能的推广任重道远

  记者:科学用能这一新概念在实际推广应用中是否顺利?

  徐建中:任重道远。我们以建筑科学用能为例。目前制冷供热和提供热水消耗的能源占室内建筑物耗能的一大半,其中很大部分完全可以用低品位能源、可再生能源和环境能源来代替,从而节省一次能源电力。比如,北京土壤温度14摄氏度,这种环境能源可以用来夏天制冷,冬天在热泵的帮助下把温度提上去供热。比如,采用建在小区附近的分布式能源系统,既能提供电能,还可以用废气和余热实现制冷供热和提供热水,无需变电设备和大的地下管网。我和几位有名的建筑师探讨过生态建筑,可他们摇头,说传统方法简单得多。他们习惯了这种设计:夏天制冷用空调,冬天供热用煤烧锅炉。一些企业家对节能和科学用能也不是很感兴趣,他们觉得节能收不到节钱的效果。我曾经和房地产开发商探讨过,他们听到节能的回收期是五六年,就不愿意干,因为房地产行业的暴利,让他们习惯了一两年就收回成本还赚钱,他们缺乏节能的动力,也不关心节能对国家的意义。因此,单纯从科学技术层面,无法完全解决科学用能问题,眼下迫切需要支持能源领域建立打破垄断的市场经济体制,需要国家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来为节能和科学用能护航。大连要挖掘海洋能源的潜力

  记者:您能给大连的能源发展提些建议吗?

  徐建中:大连要对整个能源作全面的、前瞻性的规划。我建议今后能源工业采用集中式与分布式有机结合的发展方向,新建能源系统要多采用分布式。分布式能源系统式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迅速发展的新技术,其特点是建在用户附近,冷、热、电联供,能量梯级利用,减少污染,提高用电可靠性,经济和社会效益好。美国能源部的目标是2010年分布式占新增发电的20%。分布式能源也让日本一些家庭能做到把高峰用电卖给电网赚钱。另外,大连要发展自己的能源技术,多挖掘海洋能源的潜力。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