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互补的美中双边经济(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20日07:58 大连日报
互补的美中双边经济(图)
  美中两国之间时好时坏的状态已经有几十年之久了,而且只要两国仍然存在利益冲突,这种状态仍会持续下去。然而,最大的危险并不在于这种敌对状态会持续下去,而在于彼此的猜忌会使两国无法认清所拥有的共同的经济利益,以及两国经济繁荣所需的双边合作政策。对美中两国而言,最重要的是建立起稳定的经济合作关系,至于其他问题都退居其次。

  美中两国是在本质上互相影响的两个市场。美国经济迫切需要两大支柱的支撑:消费信心和工业生产。如果这两大支柱垮了,美国的经济就会崩溃。理想主义者也许会认为消费信心可以通过美国的精神力量来振作,工业生产可以靠美国人的坚韧毅力来维持,事实却并非如此。美国人的消费信心是依靠市场上源源不断的物美价廉的中国商品来维持的,这使信用卡的使用范围稍微有些拓展。这就是为什么尽管美国人的消费信心指数不断下降,但消费支出额仍能维持在较高水平的原因。除此之外还能有别的解释吗?消费者的信用能力是有限的,他们不可能承担所有的消费支出,消费者需要购买物美价廉的商品。美国的工业生产率也有赖于在中国进行的信息技术研发工作的低成本。所有这些都受制于中美双边关系。

  让我们首先来探讨消费信心的问题。没有中国大量的低成本商品对美国出口,美国的消费者就会变得像日本消费者那样只顾存钱,从而导致经济增长缓慢。如果上述情况发生,对美国来说将是一场灾难,因为美国GDP的2/3是由零售推动的。由于亚洲其他低成本地区政治不稳定,试图在这些地区寻求稳定的低价商品供应源也是不可能的。美国自己的生产商显然也无法满足国内消费者对低价商品的大量需求。美国经济需要积极的美国消费者,而积极的美国消费者需要中国产品。

  与此并行的情况是,中国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对美出口来维持经济增长,如果出口受挫,由此引发的严重失业问题就会危及到中国社会的稳定。中国很难找到像美国这样广阔的出口市场。中国自己的消费市场还没有做好准备吸收如此多的产品。欧洲、日本和印度都在编制自给自足的“茧”,用来保护本国经济。此外,还有一些较小的市场可供出口,但容量太小,无法滋养像中国这么庞大的经济体系。

  谈到工业生产,两国的命运也是连在一起的。技术是美国提高工业生产率的源泉。目前美国正在将其研发和生产向中国转移以降低成本。通用电气把它的塑料研发中心从日本搬到了中国。甲骨文、英特尔和其他许多较小的硅谷高科技公司纷纷在中国建立起研发和生产基地。居住在加利福尼亚、华盛顿、波士顿的高科技美籍华人也掀起了归国高潮。他们在中国为公司研发软件产品,并创立自己的企业。加之中国本土培养的有杰出才能的工程师和科学家从事劳动密集型的研发工作,会有越来越多的美国公司将研发职能转移到中国。中国的研发成本将远低于美国、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

  中国的科研单位将会向美国风险资本市场以及那些进行新产品开发的大公司寻求资金来源。由于在中国存在对首次公开发行股票问题的限制,而且中国的投资者也喜欢将资本投向那些成本小、资金回笼快的OEM企业,中国的高科技企业对于美国资本的需求将日益增长。美国的投资者喜欢将资本投入到回报率高的项目上,对于周期长的技术开发也有较多的耐心,甚至在后泡沫经济时期也是如此。这就是说,中国高科技企业需要在美国建立企业从而为国内的研发工作获取资金,这是一条切实可行的道路。同时,美国也是一个很好的市场,可以将创新的产品向《财富》1000强的买主推广。

  对于中国来说,这样的趋势为成长中的高科技企业提供了大量的机会,同时,也为中国传统企业提高科技水平提供了契机。对于美国来说,这样的行动可以帮助美国支撑其在高技术资本市场的统治地位,也可以为美国的全球跨国公司提供新的市场机会。

  尽管有一些利益集团在继续危言耸听破坏美中关系,但是,一种在消费信心和工业生产两大领域相互支持的新型关系,却使得美中两国的双边经济越走越近,密不可分。是我们向美国公众讲明事实真相,而不是增加恐惧心理的时候了。在正常的繁荣时期,经济问题并不像战争和人权问题那样能够引发轰动效应,但是在目前这种经济严重衰退时期,美中两国加强合作所带来的希望,恰恰是美国公众最想听到、最具有轰动效应的新闻。(本文由科特勒集团中国区发展总监阎义侠根据翻译整理)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