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全国青联五年来工作总结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20日09:58 人民网

  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是最广泛的青年爱国统一战线的主体。青联委员是各族各界青年的优秀代表。广大青联委员身逢其时,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始终自觉奋战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最前沿,竞展才华,在推动我国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发展的奔涌洪流中形成了一道分外夺目的亮丽风景线,为促进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祖国统一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过去的五年,九届全国青联在党的领导下,高举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旗帜,团结带领

各族各界青年,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维护民族团结,促进港澳台地区繁荣稳定和祖国统一,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1.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团结教育各族各界青年。

  五年来,九届全国青联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引导各族各界青年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会议精神,进一步坚定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信念。在具体工作中形成了抓契机、抓学习、抓实践的有效做法。各级青联以建党80周年、建国55周年、建团80周年、全国青联成立55周年、纪念“五四”运动85周年、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5周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成功申办2008年奥运会和2010年世博会、抗击非典取得重大胜利为契机,广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缅怀革命先辈的丰功伟绩,共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的伟大成就,极大地激发了广大青年的爱国热情,进一步巩固和树立了永远跟党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功立业的坚定信念。“历史丰碑”大型音乐朗诵会、“永远跟党走”纪念建团80周年大型晚会、首都青少年庆祝建国55周年天安门广场大型活动、纪念“五四”运动85周年“青春”主题晚会等活动,通过展示党领导全国人民艰苦卓绝的革命历程,再现革命先辈追求真理、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对当代青年进行了深刻的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在2003年的抗击非典的斗争中,青联组织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团结带领广大青年与全国人民一道取得了抗击非典斗争的胜利。广大青联委员不畏艰险,真诚奉献,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构筑起阻击非典的坚固长城。

  2.立足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推动青年创新创业。

  五年来,九届全国青联立足于科教兴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人才强国、可持续发展等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引导广大青年为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作出了新的贡献。进一步深化了中国青年科技创新行动、中国青年创业行动,大力实施“金桥计划”,组织开展了“百名博士西部行”、青年企业家东北行、青年专家科技服务团、海外学人为国服务等活动,在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园区之间、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之间、海外学人与国内建设之间搭建起人才与项目对接、成果与市场联系的桥梁。“百名博士西部行”活动,立足市场需求,从解决西部地区的实际问题出发,积极推动科技成果的产业化,促进了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青年企业家东北行活动,围绕东北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广泛组织青年企业家赴东北地区开展项目洽谈、技术合作、投融资等不同形式的合作,不仅为青年企业家提供了交流与合作的平台,而且为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注入了人才、技术、项目、资金等新的要素。为做好海外学人为国服务工作,全国青联专门成立了海外学人工作部,组建了全国青联留学人员联谊会,通过开展海外学人回国创业周、留日学人为国服务团、新近归国留学人员系列服务活动、海归搜索行动等,积极主动为青年留学人员回国创业和为国服务提供帮助,为他们成就事业、报效祖国创造了条件,得到了广大青年留学人员的积极响应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

  3、推动社会文明进步,引导青年积极健康参与社会生活。

  五年来,青联组织通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青年文化行动、保护母亲河行动,选派青联志愿者艺术团,组织青联委员和各界青年深入地方开展服务,为丰富基层群众文化生活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保护母亲河”行动,先后组织动员3亿多人次青少年参与,向海内外筹集资金2.5亿元人民币,共建设1103个面积达399万亩的示范工程,并与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青少年就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进行了友好交流,为中国乃至全球的环境保护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2005年4月,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及其名誉主席周强一同被联合国授予首届“地球卫士奖”。全国青联志愿者艺术团赴基层慰问义演达134场,现场观众148.2万人次,参演委员累计达660人次。实施中国青年文化行动,举办了“青春中华”首届中国青年文化周、中国青少年读书周、中国青年服装时尚周、中国青年欢乐节等系列活动和首届全国青少年网络短信作品大赛。各地青联结合实际,组织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包括港澳台青年在内的广大青年踊跃参与,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各级青联委员弘扬社会新风,帮困济贫,奉献爱心,回报社会。特别是在抗击非典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发挥各自独特优势,与全国人民一道取得了抗击非典斗争的胜利。

  4.帮助青年成长发展,大力进行青年人才资源开发。

  五年来,尤其是2003年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召开之后,青联组织深入学习贯彻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深化“十大杰出青年”、“全国各族青年团结进步奖”、“青年科学家奖”、“青年科技创新奖”、“软件行业杰出青年”等典型评选工作,举办青年创新论坛、青年创业论坛、海外留学人员创业论坛、中国泰达生物论坛、IT行业青年专家论坛,为高层次青年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条件,选派“博士服务团”和“培养计划”西部和民族地区团干部挂职,发挥组织优势,拓展人才培养途径,深化品牌项目,加大培养力度,推动青年人才工作达到新的水平,在社会上营造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十大杰出青年”、“全国各族青年团结进步奖”、“青年科学家奖”、“青年科技创新奖”、“软件行业杰出青年”等评选活动,树立了青年典型。青年创新论坛、青年创业论坛、海外留学人员创业论坛、中国泰达生物论坛、IT行业青年专家论坛,为不同领域的青年专家探讨热点问题、传播科技知识、交流创新思想提供了平台。选派“博士服务团”和“培养计划”西部和民族地区团干部挂职,为优秀青年人才在实践中经受锻炼、增长才干、开阔视野创造了条件。

  5.促进港澳地区繁荣稳定和祖国统一,积极开展海峡两岸暨港澳青年交流与合作。

  五年来,各级青联坚决贯彻“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港澳两个《基本法》以及江泽民同志对台八项主张和胡锦涛对台四点意见精神,充分发挥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港澳台青少年工作人员往来更趋频繁,数量大幅上升,为进一步密切海峡两岸和港澳地区青少年的联系,促进彼此之间的交流与交往做出了切实的努力。配合中央工作大局,做好香港青年代表人士工作。广泛开展交流工作,“龙声飞扬”万人青年音乐会、“龙汇中华”首届世界华人青年论坛、两岸杰出青年互访、“同心同根万里行”港澳台青少年历史文化交流团、海外杰青汇中华活动、“中秋联欢在大陆,元宵佳节聚台北”活动、“海峡青年论坛”、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青年企业家研讨会、台湾大学生大陆交流团等活动,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深化对代表性青少年社团的工作,先后组织了香港各界青年才俊五四访京团、香港与内地社区青年工作者实习计划、台湾青年学者大陆交流团、澳门中华总商会青年委员会内地交流团、澳门各界青年社团猴年携手创未来交流团、澳门青商总会认识国情访问团,活动中开展了讲座、考察、专题论坛、地方特色文化交流等项目。开拓新的交流渠道和领域,通过拜访、联谊等形式,与香港工联会青年动力协会、香港广东社团总会、澳门青年企业家协会、澳门青年志愿者协会、澳门中华新青年协会、台北青年联会等多家青年社团建立友好关系。切实做好港澳台青年代表人士的工作,与一批有实力、有影响的港澳台青年代表人士建立了良好的关系。促进地方青联港澳台青少年工作的发展,协助多个省份及部分地市青联与港澳台青年社团建立联系;与此同时,应港澳台青年社团的要求,帮助港澳台青年商会、两岸发展研究基金会、澳门中华总商会青年委员会、澳门各界青年社团猴年携手创未来筹委会、中华青年企业家协会等有关团体与部分地方青联建立联系、发展友谊、开展交流。

  6.着眼于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青年国际交流与合作跨上新台阶。

  五年来,各级青联进一步加大服务党政外交大局的力度,不断深化与世界各国青年的友好交往,不断拓展国际项目合作领域,积极参与世界青年事务,为推动人类和平发展事业作出了应有贡献。多边、双边青年交流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在中国和世界各国青年心中播下一颗颗友谊的种子。国际青年项目合作成效显著、硕果累累,在生态保护、志愿服务、青年发展、经济建设等各个领域架起一座座合作的桥梁。深入落实联合国《到2000年及其后世界青年行动纲领》,广泛参与国际组织框架下的青年活动,为展示中国青年风采搭建了一个个缤纷舞台。中国青年与世界的联系从未像今天这样紧密,一个全方位、宽领域、深层次的中国青年对外交往新格局展现在世界面前。过去的五年,青联组织自身建设不断健全和完善。始终坚持服务社会、服务青年、服务委员的工作方针,创新工作机制,加强制度和阵地建设,促进工作的经常性开展和规范化运行。加大调研力度,增强了工作的针对性。进一步完善制度,建立了界别工作制度和新委员见面制度。加强了青联之友联谊会工作。积极履行青年社团归口管理职能,落实《全国性青年社团管理办法》,推动青年社团健康发展。阵地建设实现新突破,开通了全国青联网,搭建多元化信息交互平台。健全组织机构,延伸工作手臂,设立了专门负责海外学人的工作机构,成立了海外留学人员联谊会,开通了中华海外学人服务网。注重青联工作者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干部综合素质和工作水平,强化创新意识和奉献精神。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