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骆氏腹诊”重现 带出中医尴尬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20日10:25 南方日报

  本报记者 洪奕宜

  一张桌子,一个枕头脉诊,这就是长期以来存留在人们记忆中的中医就诊场景。如此寒碜的场景,恐怕在各类医疗设备日臻高级和完善的现代社会已经很难找到。而不可否认的是,中医投入的不足、资源的分散、科研从医专业人员的转行,让中医似乎一直走不出尴尬的处境。

  就在此时,曾经闻名全国的“骆家班”,却将首次公开传授其独门绝技“腹诊推拿”,作为今年广东省唯一一个国家级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在深圳提出要当好建设广东中医药强省排头兵的时候,传奇家族“骆家班”首次公开独门绝技在医学界备受关注。

  “骆氏腹诊”哪里去了?

  说到“骆家班”,有些人可能并不陌生。解放前,“骆家班”在重庆一直很有名,而其中医推拿也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其中又以其独门绝技“腹诊推拿”为最,是《百科全书》所记载的七大推拿流派之一。“骆家班”第一代骆俊昌教授是原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七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推拿门诊部主任,已经去世;第二代传人骆竞洪教授已经年逾80。这些年“骆家班”却悄悄地失踪了,他们去了哪里?

  原来,他们十几年前就来到了深圳,现在骆家班的第三代传人基本也在这边:骆仲遥是深圳市盟针灸推拿研究所所长,近年受聘担任亚洲传统医药学院客座教授长期在国外,骆仲达是深圳市福田区中医院副院长,还有一位骆仲逵是罗湖区人民医院副主任。举家到了深圳,对外也较为低调,使得国内外许多同行都寻觅不到“骆家班”的踪迹。

  “在国内,懂得推拿的不少,可是腹诊的不多,懂得腹诊推拿的就我们一家。”“骆家班”第三代传人、现福田区中医院副院长骆仲达告诉记者。“从中医理论讲,腹部经脉比较多,12道经脉就有7条经脉都在腹部,因此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部位。通过腹诊再进行腹部和背部的统一推拿,对很多内科病、儿科病、妇科病的治疗比药物效果更快,疗效也更好、更安全。”

  独门绝技该“秘”还是“宣”?

  而实际上,全国做腹诊的寥若晨星。骆仲达告诉记者,推拿腹诊在古代3000年前就有,在《黄帝内经》等医书中就有记载。这项诊断手法在明代比较流行,清代却渐渐衰落。因为长期受到了“男女授受不亲”观念的影响,成人不方便,妇女更不方便,导致中医在诊断时都不腹诊,就是打打脉,看看舌苔。因此,从事腹诊的越来越少,到现在更少之又少。

  作为独门绝技,“骆家班”的腹诊推拿从来就是单代相传,传儿不传女。虽然在此之前也陆陆续续举办过全国性、省、市级的培训班,也有教过一些弟子,也曾集结成书籍出版,但是基本都是按照国家颁布的教材来教,属于一些普通的、基础性的推拿手法,没有教更深的东西。“理论上怎么做,还需要实践,言传身教比书上的东西来得更真实。而掌握具体的推拿手法和经验,这些在我的书上是没有展开的。”“骆家班”第二代传人骆竞洪教授这样说。

  而这次即将在8月中下旬举办的腹诊推拿研讨班,由“骆家班”主讲,将首次全面、系统地讲述独门绝技腹诊推拿。这也是今年广东省唯一一个国家级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骆家班”重出江湖,独门绝技也将被推而广之。

  说起这事,年逾八旬的骆竞洪多少有些不舍,毕竟是代代相传的绝技,“说外传就外传,还是有些于心不忍啊!”在几个儿子的劝说之下,老先生终于还是下了决心,决定将这独门绝技外传。老先生还亲手将他以前的书稿和讲义细心整理,交给了儿子们。二儿子骆仲达等现在正为8月下旬在福田中医院举办的研讨班而紧张筹备着。

  “虽然是绝技,与其只让我们自己家族的几个人掌握,还不如将它推广开去,让更多人掌握这项技术。”据了解,20世纪90年代初市卫生局曾专门聘请“骆家班”到深圳举办推拿提高班,这数百名学员如今也已是全国各个医院的技术骨干,但是面对众多患者仍是杯水车薪,因为推拿医师对一些疑难病症只能采用“一对一”的治疗。尽管第三代传人骆仲遥特地发明了新型医疗器械“药风熏透按摩机”来辅助推拿治疗,也加快了治疗进度,但是仍然满足不了临床需要。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中医药学会、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等部门的重视和建议下,“骆家班”终于决定首次将“腹诊推拿”这门绝技推广开来。

  中医的尴尬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和医疗器械的更新换代,很多医院、医生都十分依赖物理器械治疗,“望、闻、问、切”的真正含义不知不觉中被逐渐淡化,医生有时也是为了省事。但是在骆仲达看来,医师很需要掌握一两门技术,而不是一个只懂得如何操作使用医疗器械、被物理器械所掌控的个体。对于中医师来说,这点尤为重要。“通过眼睛、舌苔以及皮肤的触摸,能判断一些常见病,比如肩周炎就没必要去拍片。这就是医生必须掌握的一些技巧。”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国家要求二级以上的医院都要设立中医科,县级以上的都要成立中医院,但是80年代以后,国内很多中医院却难以为继。为什么?“因为中医治疗的含金量不高。”骆仲达进一步解释,“中医付出的体力多,可是得到的报酬却不高,检查费很低。“一个中医一个月挣几百元钱诊疗费,而其他医生踩一脚(医疗器械),或者做十几个CT,一年就是几十万元的收入,治疗费远远低于检查费。”付出与回报的不成比例,导致很多中医师改行,50年代培养的很多推拿中医,现在已经很少了;而选择专业的时候,很多学生也不愿意学习中医推拿。

  虽然现在医学院学生的教材里有30%的内容是现代医学,而医科大学培养的临床医师也要掌握30%的中医知识,但是,中医似乎仍无法改变作为政策需要而存在的尴尬现状,国家投入并不多。“以前人们都以为中医就是一张桌子,一个枕头脉诊,这种想法其实是很落伍的。虽然相比之下中医不太依赖医疗器械,但是仅靠人力不使用现代器械,那也不现实,所以还需要增加投入。”骆仲达说。

  而中医的尴尬地位,付出与回报的不成比例,导致很多正规推拿医生不愿意到正规医院去了,却选择到保健场所。同是推拿,冠以“治疗”与“保健”的行头,费用却相去甚远。“一个经过5年正规训练、本科毕业的医师,一次20至30分钟的推拿治疗费用是40元;而在美容院甚至是洗发店,按摩一个钟就近200元。”骆仲达的一个学生转行做私人保健师,一个月就是6万元。说到这里,骆仲达仍倍觉惋惜。

  中医保健是条出路

  骆仲达并不否认医药作为保健的功用。他告诉记者,目前在整个医疗保健市场中,80%是“自然疗法”,也即通过营养疗法、植物药疗、推拿按摩、针灸等来保持和恢复健康。虽然自然疗法起源于18、19世纪的西方替代医学,但是它和西医仍有很大的不同:自然疗法重点强调维持身体健康和预防疾病,而西医则是重点在机体出现了疾病时如何诊断和治疗。“在现代这个节奏如此之快、工作负荷如此之重的社会里,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不在少数。借用中医在保健市场上发挥它的一技之长,这是一条很好的发展之路。”

  中医何去何从?骆仲达有他自己的看法。在走保健之路的同时,中医治疗之本义是否就应该渐渐淡出?这几年,广东省有建设中医药强省的发展规划,深圳市也提出要当好建设广东省中医药强省的排头兵。可是,深圳在中医药方面的现状却不容忽视。以1000万人口计算,去年底深圳每万人口拥有中医、中西医结合医师(包括助理医师)1.3人,每万人拥有中医、中西医结合医疗机构病床数为1.01张,这两个数字不仅落后于全国及广东省平均水平,甚至落后于青海、西藏、甘肃等欠发达地区。另外,中医药投入不足,如龙岗区至今还没有一间中医院,科研投入少,资源分散等问题仍然存在;而目前《中医药条例》中西医并重、中医药结合的精神和要求也有很大差距。除此之外,医疗价格上不去,大陆中医一次十几甚至几元钱的诊金,对照香港300港币的诊金相形见绌,这也让很多中医师积极性受挫。

  中医何去何从?回答这个问题恐怕还有待思索与斟酌。

  图:

  “骆氏腹诊”独门绝技即将推广外传。何俊 摄

  针刀手术治疗肩周炎十分有效,一般3个星期做3次手术就可痊愈,而且复发率低。 何俊 摄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