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龙华:“打工文学”记录深圳变迁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20日10:25 南方日报

  见习记者 黄伟

  十年前,一群梦逐南方的文学青年聚居于龙华老街两间旧房,开始了他们的文学跋涉。十年弹指一挥间,而一个生机勃勃的作家群也浮出水面。据悉,深圳市作协有意将于年底召开“25年来深圳外来工文学暨龙华作家群研讨会”。

  文化打工仔南下追梦

  张煌新,长篇纪实小说《梦中流星》获“中国人口文化奖”。张煌新第一次来深圳是1988年,出差过来买编辑纸,刚从惠阳师范学院毕业的他被分配到河源县文化馆编辑一本也叫《山花》的文学杂志。1990年,他在龙华镇长廖锦洪的力邀下来到了龙华文体站。这个在做民办教师时就在《人民文学》发表作品、80年代中期就被接纳为省作协会员的客家人开始南下追梦。

  张煌新不能忘怀的是刚到龙华住在老街的日子,打工文学潮那时刚在南方兴起。一批来自四面八方的文学青年聚集在龙华老街两间10多平米的旧房子里,大张旗鼓地搞起了文学创作。屋子里的桌上随处摆着稿子和资料,年轻人成天价地讨论和相互修改文章。他们在新城区办起8米多长的《打工城》文化宣传橱窗,协助办起了全国第一家镇级报《龙华报》。后来,《南漂之梦》得以出版,真实记录了这群文学寻梦者的生活和心路历程。

  十五年间,张煌新笔耕不辍。先后出版短篇小说集《姑娘,你猜错了》,散文集《欢乐的歌声》,编著多部文学作品集。新作长篇纪实小说《梦中流星》从广东选送全国的17部文学作品中脱颖而出,荣获“第十二届中国人口文化奖”,文中描写100个客家妹的100个引人深思的故事,讲述她们事业与爱情,她们的成功和挫折,把一幅原生态的画卷向人们展开。著名诗人柯岩评点此部作品时说:这部属于打工文学的作品,很富生活气息。而文艺评论家,中国人口文化促进会副会长余林则评价,作为一个最基层的作者,彻底融入外来工的精神世界,关注他们的生活,很符合人口文化的内涵。

  十年三代作家各领风骚

  戴斌的中篇小说集《我们如水的日子》曾获2003年“特区文学奖”,花城出版社于2004年4月先后出版他的三部长篇小说;湖北女作家李于兰曾先后出版3部长篇小说,多部作品在《长江文艺》、《佛山文学》发表。和张煌新一样,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生活背景,那就是在龙华的工作居住经历。

  记者了解到,仅龙华一地就拥有一支近200人的创作队伍,其中加入县区级作协有57人,市级作协有38人,省级作协12人,中国作协2人,有17位作者先后出版了文学专著共29部。1996年9月,成立了“龙华文学创作学会”,经常开展各种形式的创作活动,提高文学青年的创作水平。1999年6月创办的《龙华文艺》,6年来从季刊发展到双月刊,共发表龙华作者近千篇文学作品。

  张煌新说,龙华作家群到现在已经走过了三代,第一代就是邓家勇、杨怒涛等人,这些人圆了他们自己文学梦后大都离开龙华,但又有不同的新面孔加入进来。他笑称这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李于兰当年原在石岩镇工作,慕于龙华的文学创作氛围,便投奔了过来。而戴斌则先在龙华当过搬运工,编过内部刊物,办过职介所,干过保险公司业务员及自由撰稿人,经历坎坷。他们就属于第二代作家群。而今,又有了更多年轻人加入。

  深圳市作家协会于先生认为,打工文学与作家文学没有本质区别,打工文学仅仅是针对创作题材和创作群体而言的,龙华作家群里已有不少作家作品达到精品水准。

  于先生进一步阐释,深圳文学是从打工文学这个阶段迈过来的,上世纪90年代以前移民文学构成了文坛主流,但自90年代中期式微。进入90年代后期,打工文学有复兴迹象,可称之为新打工文学,戴斌就是其中一个代表。

  打工文学更是社会文本

  深圳作为一个新兴的移民城市,不少文化人士认为,龙华打工作家群体的出现,与其说与深圳的地域文化有关,不如说与深圳的特有的社会人口结构有关来得更直接。

  特区文化研究中心毛少莹副研究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在龙华产生这么多的打工作家,其原因很简单,因为从来没有一个中国城市像深圳、特别是像龙华等区域,聚集了如此众多的打工者。经济全球化带来庞大的现代加工业集群汇集珠江三角洲,汇聚如此众多的年轻人,怀着梦想与希望,拼搏在艰辛的工厂、车间、流水线。有什么样的土壤就必然会长出什么样的草木,讲述他们的故事,表达他们的梦想、辛酸、感悟。

  毛少莹女士认为,从文化研究的角度来看,打工文学并不仅仅是文学作品,更是研究深圳社会的重要文本。在深圳这样一个处在急剧文化变迁中的城市,“打工文学”提供了关于这种变迁的最真实也最原始的文本。“打工文学”本身就是深圳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打工文学”的繁荣本身即是深圳文化的繁荣。而对打工文学的研究,进而带动的对打工阶层、打工生涯这一当代中国最引人注目的社会现象——很大程度上是农民的市民化过程,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型过程——的研究,更是中国现代化经验的重要组成,将对中国文化转型、中国当代文化的发展与繁荣产生影响。

  图:

  张煌新和他的打工文学作品。丁玎 王宇 摄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