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优生优育”为优牧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20日10:36 中国西藏新闻网

  嘉黎县的“娘亚”牦牛“嫁”到比如县,比如县又把“娶进”的“娘亚”牦牛和本地优良品种黄牛杂交,“生出”黑白花奶牛,产奶量比黄牛提高了,真可谓是“优生优育”;在双湖区的嘎措乡,几乎没有5岁以上的驮牛、3岁以上的公牛,代替这些的均是能繁殖的母畜;安多县措玛乡1村目前有牲畜12.78万头(只),四季出栏,出栏率一直保持在29%至30%。今年他们的目标是出栏率达到31%,村党支部书记次仁贡布对今年村民人均收入的增长充满信心——这一切都是畜牧业结构调整给那曲地区农牧民带来的变化。

  对畜牧业结构的调整那曲地区在畜牧业结构调整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一是调整草业结构,在不断推行和完善草场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大力发展高效益人工种草。二是本着发展资源消耗少、经营效益好、市场需求大的畜种和畜产品,立足资源和基础条件,遵循自然规律、生态规律和经济规律,因地制宜调整畜牧业内部结构,重点优化畜种结构和品种结构;优化畜群结构,形成提高母畜比重—加速繁殖—扩大出栏—快速周转—增加效益的生产模式。三是调整传统的牲畜出栏方式,变一季出栏为多季出栏。四是调整区域布局,立足当地资源和基础条件,根据现有草原类型、畜种资源,因地制宜调整畜种结构,适宜发展什么就发展什么,什么有基础、发展快就发展什么,并将全地区划分为三大区域:东部以嘉黎县为主的比如、巴青、聂荣、那曲、索县“娘亚”牛饲养区域;中部以安多县北部为核心的聂荣、那曲、班戈、尼玛、双湖、申扎“多玛”绵羊饲养区域;西部以尼玛县为核心区的西部三县一区及安多、那曲两县绒山羊饲养区域。通过划分这些区域,全地区的牧业生产实现了规模化,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对畜种、畜群和品种的调整那曲地区各县严格遵循“发展牦牛(含黄牛)、适度发展山羊、减少绵羊、控制马”的原则,对畜种结构进行了合理调整。短短几年中,牦牛、山羊、绵羊和马的比例从2000年的21.542056.48 1.36 调整到2004 年的22.75 21.27 54.681.3,这对牲畜总存栏数近770万头(只、匹)的那曲地区而言,是一个不小的成功,标志着全地区畜牧业结构调整步入了面向市场、追求效益的全新阶段。

  按照“继续提高适龄母畜、种畜和后备畜比例,制定合理的饲养年限,加大出栏、加快周转”的原则,那曲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畜群结构调整。地区农牧局在多方调研的基础上,形成了《那曲地区农牧局关于建立草原生态平衡的宏观调控体系的意见(试行)》,制定了牲畜的饲养年限、畜种、畜种结构标准。2004年底,全地区存栏牛、绵羊、山羊中母畜的比例分别为各自总数的43%、45%和47%。畜群结构调整后,牲畜及其产品价格也得到了稳步攀升,调整前每公斤山羊绒仅售80—100元,调整后每公斤售价达到200元。绵羊也从原来的200—250元/只涨至350—450元/只。牦牛肉从14—15元/公斤涨到了28—30元/公斤,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在品种结构调整中,那曲地区以本地品种选育为主,积极推行嘉黎县“娘亚”牦牛、安多县“多玛”绵羊和西部白山羊绒三大优良品种。经过几年的推广,现在全地区有“娘亚”牦牛6.06万头,占牦牛总数的3.14%;“多玛”绵羊31.19万只,占绵羊总数的7.25%;白山羊绒30.5万只,占山羊总数的18.2%。

  经过畜牧业区域布局调整,那曲地区已形成尼玛县白绒山羊原种场、安多“多玛”绵羊选育基地、嘉黎县“娘亚”牦牛良种繁育基地等3个规模化生产基地。尼玛县在原种场的技术支持下,已发展白绒山羊示范户170户,年均产绒800公斤,获利100万元以上;安多“多玛”绵羊选育基地,共饲养“多玛”绵羊28.4万只,年产毛量达1279.9吨,产肉1793.9 吨,每年选育成活“多玛”绵羊1.43万只,推广150只,全县“多玛”绵羊年创收1793.92万元;嘉黎县“娘亚”牦牛良种繁育基地,共饲养纯种“娘亚”牛6.16万头,每年向社会提供优质牛肉900吨,年均选育成活犊牛2万头,推广种牛248头。这些生产基地的形成,有效提高了西藏畜牧业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水平。

  作者:德吉卓嘎谢伟张琪次仁罗布

  (来源:西藏日报)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