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世界监狱改造史上的奇迹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21日04:22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5年6月,当大河原孝一、高桥哲郎等4名日本侵华老兵再次踏上去中国的谢罪之旅时,更多熟悉的名字,藤田茂、富永正三……没有出现,因为他们的接连去世,忏悔者的身影日益孤单。而一直站在日本谢罪老兵背后,为还原侵华历史鼓呼不断的“中国归还者联合会”(由获释回国的日本老兵组成,简称“中归联”),解散也已3年。

  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归联”和它的老兵们,在日本究竟以怎样的姿态生活并战斗?

  艰辛

  1956年6月21日,中国政府本着最大的宽容和善意宣布对在押的1000余名日本战犯免予起诉,并准许他们获释回国。高桥哲郎、大河原孝一得以登上返乡的“兴安丸号”。

  7月3日,他们踏上故国的第一刻,当日本警方为返归的军人奉上“大日本帝国”时代的军服和军靴时,队长国友俊太郎大吃一惊,旋即作出了强烈的反应:拒绝接受。

  他们需要更公正的战争赔偿,需要日本政府更为妥善的安置。登陆的第二天,老兵们发表《告日本国民书》,向日本政府申请战争赔偿和战后生活救济、津贴。

  “中归联”的成立动议于4天的航程之内。在归国后的第一次公开亮相中,他们选择了文艺汇演的方式。1956年10月14日,东京千代田区公会堂被《团结就是力量》、《东方红》等中国革命歌曲所淹没。

  日本政府并没有表现出应有的善意,回应寥寥。

  鸭田好司,日军第59师团第54旅团军士,返回日本神奈川县后,他和两个女儿住在一起,“勉强度日,过着退休老人的生活。”

  贝沼一郎,关东军宪兵队教练队成员,回国后,在农村,他找不到事做;去了东京,依然找不到工作。最后好歹找到钉纽扣和绣袜子的活,却每天都要干到深夜。因为穷,每天只吃两顿饭。

  曾在中国东北鹤岗煤矿工作的松本千代男,现居千叶县,战败回国后,经熟人介绍,接受了一家大型钢铁公司的就业考试。在获得了内部录用正要上班的时候,公司不告知他任何理由就取消了他的录用资格。由于担心从中国归来这段经历会被人问及,他当了一阵子不需要出示履历书的临时工。之后他进了亲戚经营的药品批发公司。但是,每次调转工作的时候,素未谋面的当地警察都会问他:“听说你曾在中国逗留过?”

  忏悔

  老兵汤浅谦战后多次重返中国山西,当年作为随军医生,曾在这里从事活体解剖工作,50年后他始终没勇气在山西说出这段罪恶。他认为自己没有资格说出请求原谅这种话,只能不停地把这些事情告诉别人。

  从1956年成立,到2002年解散,“中归联”这个组织一直是日本老兵们赖以打捞灵魂的依靠。

  近半个世纪里,“中归联”和它身边的1000余名前战犯,以罕有的勇气和坦诚,直面战争罪恶,致力中日友好。从1950年起,“中归联”发起了查找中国烈士(指被劫虏到日本折磨致死的中国劳工)遗骨的活动,组织查询、募捐、签名、护送遗骨回国,争取了1500人签名,奔走筹募60万日元捐款(占17个友好团体募捐总数的1/3)。原侵华日军第59师团中将师团长藤田茂获特赦回国后,担任了“中归联”的会长,曾6次护送遗骨及率团访问中国。1982年,88岁的藤田茂溘然长逝,弥留之际,特意嘱咐把一套中山装穿在了身上。衣服是10年前中日邦交正常化后,周总理亲自邀请他率团访华,接见他时赠予的。

  1968年7月7日至8月15日,“中归联”倡导了“日中不再战运动”。广大会员纷纷响应,发表了反战报告,并召开要求日中邦交正常化的国民大集会,为中日建交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老兵们不断用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来反省过去,揭露日本军国主义。以“中归联”名义编辑出版的书有《侵略———从军士兵的证言》、《三光》、《侵略———在中国的日本战犯的自白》、《我们在中国干了些什么?》、《不忘侵略屠杀的天皇军队———日本战争手记第2集》等;以“中归联”会员个人著作出版的书,不下几十部。在中国抚顺关押改造期间的战犯忏悔录精选《三光》出版后,仅10天内就印刷了6次,发行了5万册,半个月内便抢购一空,占战后图书出版的第二位。

  1984年10月下旬,应中归联之邀,原抚顺战犯管理所所长金源率原抚顺、太原管理所代表团来到了日本。“中归联”打出了鲜明的横幅:“热烈欢迎老师!”

  在“中归联”的推动和组织下,一个世界监狱改造史上的奇迹出现了:回国的1000余名日本战犯中只有1个人背信弃义,走上了背叛和平之路。

  历史不会消失

  2005年4月,84岁的盐谷保芳第20次来华谢罪。盐谷名片上写有“中日友好亲善访中第20次”,其名片上的数字是随访华次数而变的。

  为什么年年来?盐谷解释说“不来就闹心”。他相信灵魂存世,“是那些灵魂催逼我年年往返。”

  1956年,“中归联”会员回国平均年龄是37岁,49年后的今天,很多会员相继去世或下落不明。截至1996年,归国战犯健在的还有484人,而2002年时,活着的仅剩100多人,其中最年轻的也已年逾80,很多人目前已卧床不起,能够回忆并讲述过去的只剩下30多人。

  2001年,原抚顺战犯管理所所长金源病重,大河原孝一前往探望时曾坦言,“中归联”难以为继,解散已是迫在眉睫。病榻之上的金源殷殷嘱托,中归联的精神要继承下去。

  这些老兵弥留之际的最大努力是让子女和孙辈接他们的班,永远和中国人民友好。这愿望已经并正在开花结果。曾搞过细菌战的原秀夫,让儿子上大学专修中文。越正男给女儿起名真理子,给儿子起名友好,教育子女和中国人民永世友好下去。

  古泽武治告诉大家:他和大河原孝一的女儿是在为日中友好共同战斗中相识相爱的,他和她将把父亲的教导传给下一代。

  2002年4月20日,在“中归联”解散大会的当天,以熊谷伸一郎为首的一群有着同样志向的年轻人成立了“抚顺奇迹继承会”,继续记录侵略战争证词,编写季刊《中归联》,继承了反战老兵们认罪的夙愿。

  “继承会”成立后,28岁的熊谷伸一郎担任主席。他联合了一批青年,迅速在日本全国发展了11个支部,会员达到400多人,所有的会员都是以志愿者的形式工作的。

  他们正试图证明:历史不会因为一个特殊人群的故去而消失。

  摘自《新民晚报》 朱红军 李盛 郭力文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5年07月21日 第八版)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