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20只藏獒回故乡(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21日13:00 兰州新闻网
20只藏獒回故乡(组图)
马俊仁(右)正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

20只藏獒回故乡(组图)
产于青藏高原的藏獒好威风

  为了宣传藏獒、保护藏獒,中国犬业协会藏獒俱乐部的47名成员7月18日从北京出发,一路西行,准备将20只精心培育出的獒犬送回藏獒的故乡之一——青海省玉树州。昨天晚上9时许,藏獒俱乐部主席马俊仁率中国藏獒回归团47人分乘10辆车,从北京赶到了本次回归活动的中转站兰州。

  车队一赶到下榻的宾馆,还没来得及吃晚饭的马俊仁就接受了记者的采访。谈到藏獒,就像是打开了马俊仁的话匣子,原本约定10分钟的采访时间很快就过去了40分钟,要不是旁边的人再三催促,马俊仁很可能就会点着烟和记者聊上一夜了。记者:除了青海玉树州之外,藏獒的故乡还有西藏的山南、云南的香格里拉、甘肃的玛曲等地,为何将活动的地点选在了玉树?

  马俊仁:藏獒作为世界名犬之一,是在藏区牧民的长期驯化过程当中所产生的稀有名贵犬种,根据发源地的不同,从体形、外观、性情上是都是各具特色。青海玉树地区藏獒具有头大、毛长、吊嘴等一些非常惹人喜爱的特征,从观赏性来看,是各个地区最好的,所以就将第一次的活动目的地选在了那里。

  记者:有人说您介入藏獒的养殖后,使得中国的藏獒热达到了空前的高度,对此您作何评价?

  马俊仁:这个说法不全面,全国的藏獒爱好者很多,虽然我的养殖场规模比较大,但很多人做得要比我好得多,作为中国藏獒俱乐部的主席,我只是做了一些组织工作,但主要的事情还是大家一起来做的。但这几年藏獒的养殖业发展得的确比较快,目前,登记在册的纯种藏獒已经有310多条,比前两年几乎翻了三倍。民间的“藏獒热”也是方兴未艾。

  记者:您认为目前国内市场上,越炒越高的藏獒价格和它的价值相符吗?

  马俊仁:我认为,以目前国际犬业市场上的价格来看,藏獒的价格还是很低的,与它本身应该具备的价值差别还很大。以德国黑贝牧羊犬为例,一条普通的纯种德国牧羊犬,其价格一般都在100万元人民币以上,而目前国内市场上,只有我老马花了150万买过一条藏獒,这已经就算是创了纪录。与德国牧羊犬相比,藏獒的数量稀少、品质更好,所以,藏獒的升值空间还是非常大的。

  记者:从内地送回玉树的这一批藏獒,会不会因为不适应环境而死亡?

  马俊仁:有可能,但藏獒的故乡就在青藏高原,发源地的生存环境异常艰苦、恶劣,同时也造就了它超常的适应能力,因为这些獒都出生在内地低海拔地区,到了这里后,可能会出现不适应环境的情况,也可能会损失一部分獒犬,但活下来的会更好,对当地经济发展、改善牧民生活,都会有好处。

  记者:请问这样的活动今后还会举办吗?

  马俊仁:作为专业协会和俱乐部,除了要让全世界了解藏獒、还同时肩负着提纯和繁育藏獒的重要使命,而将藏獒送回原本属于自己的青藏高原,是种群保护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今后一定要继续下去,让更多的藏獒回到草原,回到家乡。

  新闻背景

  藏獒———体大如驴 奔驰如虎

  西藏獒犬———古时有啸天犬之称,又称藏獒、蕃獒、番狗、松潘狗等,属犬科,国宝级大型猛犬,世界级珍稀犬种之一。藏獒产于中国青藏高原,是藏族人民在长达3000多年的生产生活中,在与青藏严酷的自然环境搏斗过程里,逐渐驯化出的一种看家猛犬,早在800多年前,意大利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就在其游记中记载:藏獒的特征是“体大如驴、奔驰如虎、吼声如狮、仪表堂堂”,足以说明藏獒在当时已经具有非常高的知名度了。

  日前,有“中国藏獒之父”美称的甘肃农业大学崔泰保教授向记者介绍,藏獒以其独特的种群和优良品质在世界犬品种发展中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被称为世界大型犬的原始祖先,自古就有“东方神犬”的美誉。今天,随着以马俊仁为代表的一批知名人士加入到养殖藏獒的行列中来,藏獒养殖已经发展为具有巨大潜力和光明前景的新兴产业,若引导得当,绝对具有同德国牧羊犬一争世界犬业霸主地位的实力和优势。

  甘肃作为藏獒的故乡之一,本土的藏獒爱好者也为保护和提纯藏獒作出了积极的贡献。目前,省内规模比较大的藏獒专业科研和养殖企业有六家,分别是兰州的西北藏獒研究所、临洮华荣獒园、兰州原生獒园、兰州恒生藏獒基地、兰空绿化基地獒园、天水军威獒园等。

  花絮

  “铁人”

  马俊仁一行47人是7月19日晚间从西安出发前往天水,原打算在5个小时内走完380公里的路程。但天公不作美,他们一上路就下起了大雨。20日凌晨时分,车队在距离天水50公里时遇到山体滑坡,路被堵住,全体成员就在车里等待。凌晨5时许,天蒙蒙亮,马俊仁率先拿起铁锹和队员们一起铲泥开路。经过大伙3个多小时的奋战,路终于开通。赶到天水时已到上午11时,吃完饭后,紧接着开新闻发布会,之后稍做休息。下午5时30分,马俊仁又亲自驾车赶往兰州。晚上9时抵达位于安宁区的王子酒店后,马俊仁嗓音都沙哑了,但当得知晚报的记者在酒店等了3个多小时时,他马上接受采访。一打开话匣子,马俊仁侃侃而谈,原定10分钟的采访,延续了45分钟,直到工作人员再三催促,他才和记者握手告辞。随行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马老师在24小时内只睡了不到3个小时,我们年轻人都比不过。”而他已经是62岁的老人,精力之充沛,叫人佩服。“铁人”马俊仁真是名不虚传。

  “飞人”

  谁都知道马俊仁工作起来不要命,他培养的女子中长跑运动员,一度在世界上无人能敌,个个是“飞人”。其实,“铁人”马俊仁本身也是个“神行太保”。从天水到兰州的360公里的路程,马俊仁亲自驾车,在大雨中只用了不到4个小时。西北藏獒研究所负责人徐德宝告诉记者:“马老师平时开车就很快,在高速公路上的时速一般不低于180公里。2003年马老师来甘肃时,从机场到武威210公理路程,他开车只用了1小时20分钟!”

  怕闪光灯

  虽然年逾花甲,但马俊仁却一头乌发,不见一根银丝,面孔看起来和10多年前没有多大区别,只是挺起了将军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工作人员一再告诫记者:别打闪光灯。

  采访中,马俊仁调侃说:“我这眼睛对闪光灯过敏,都是你们记者给‘闹’的。”他解释说,10多年以来,不知面对了多少次闪光灯。每一次的拍照闪光,他都有不寒而栗的感觉,眼压也会随之升高,最高达到280。有时接受闪光多了,就会产生过敏反映,头晕、呕吐等。他最后笑着“哀求”记者:“放过我吧,千万别打闪光灯。”

  作者:晚报记者沈同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