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构建惩防腐败体系与保持党的先进性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21日14:08 人民网

  反对腐败,始终保持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由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同时也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内在要求之一。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反腐败,不能就腐败反腐败,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的要求,站在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高度,在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上下功夫,不断提高惩腐倡廉的能力,密切党与群众的血肉联系,进而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健康发展。

  一、提高认识,不断增强构建惩防腐败体系的自觉性

  构建惩防腐败体系,是我们党着眼新时期反腐倡廉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特点而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首先,这是由中国共产党党内矛盾的性质和党员队伍的实际状况决定的。因为,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自从党成立的那天起,积极、健康的因素就始终在党内占据着主导地位,并构成了党内矛盾的主要方面。正如中纪委三次全会指出的那样,我们“党员干部队伍的主流是好的,腐败分子只是极少数”。这就要求我们在反腐倡廉工作中,必须从党的性质和党员队伍的实际状况出发确定反腐倡廉工作的指导思想、方针原则和斗争策略,始终着眼于党内的大多数,紧紧围绕着保持党的先进性去开展反腐倡廉工作。换言之,就是要自觉地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去指导我国反腐倡廉工作的实践,努力做到既要从严治标,惩治腐败,又要着力治本,预防腐败;既要坚决查办违纪违法案件,认真纠正以权谋私、与民争利等损害群众切身利益的不正之风,又要重视教育、监督和制度规范,努力在使党员干部不犯或少犯错误上下功夫。其次,构建惩防腐败体系,也是由我国反腐败斗争的环境和条件的变化所决定的。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滋生腐败现象的土壤和条件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腐败不仅呈多发易发的态势,而且作案的方式、方法和手段更加复杂化、隐蔽化和智能化了。因此,如果不加大教育、监督和制度建设的力度,单靠惩治这“一手”,只治标,不治本,那么腐败现象就会防不胜防,查不胜查,党的执政地位就难于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就无法顺利推进。因此,只有站在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高度,在思维方式、斗争策略、工作方式上由注重治标向标本兼治转变,由注重事后惩处向事前预防转变,才能有效防止和遏制腐败现象,进而得到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拥护。再次,构建惩防腐败体系,也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时期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理念的客观要求。考察我国现阶段发生的腐败现象,基本上都是围绕着权力的运用产生的,本质上都是权力异化的产物。而建立惩防腐败体系,就是适应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要求而提出来的,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规范、监督和制约权力,从根本上减少腐败现象发生的土壤、条件和漏洞,避免反腐倡廉工作忽冷忽热和大起大落。从这个意义上看,构建惩防腐败的体系,决不仅仅是反腐倡廉本身的事情,同时也是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必然选择,因此其意义不仅是巨大的,而且是深远的。

  二、理清思路,努力把握构建惩防腐败体系的规律性

  构建惩防腐败体系作为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同时也是一个长期的渐进过程,必须遵循体系建设的内在逻辑来展开。首先,要注重工作的系统性,整体地推进惩防腐败体系建设。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三者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既包括从严治标的措施,又涵盖了着力治本的内容,因而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这就需要我们在具体工作中必须注意把握教育、制度、监督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防止孤立地就教育抓教育、就制度抓制度和就监督抓监督的倾向。可以说,只有对上述三者进行整体地把握,三管齐下,协调推进,才能实现优势互补,充分发挥惩防腐败体系的整体功能。第二,要注重前瞻性,不仅要立足当前,而且要着眼长远地进行科学谋划。不能走一步看一步,跟着感觉走,就问题解决问题,而要围绕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进行设计,使惩防腐败体系的建设与三个文明建设的进程同步展开,与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协调进行,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惩防腐败体系的作用。第三,要富于创新性,要以创新的精神做好构建惩防腐败体系的工作。一要创新教育形式,积极探索自我教育、互动式教育和灌输教育有机结合的教育方式与途径,切实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二要创新制度规范,从本地本行业的实际出发建立健全防腐保廉的制度体系,真正形成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和用制度规范从政行为的机制。三要创新监督方式,重点是结合实际把党内监督条例的要求具体化,认真抓好重要情况通报和报告、述职述廉、巡视、谈话和诫勉等制度的落实,切实增强党内监督工作的实效。第四,要注意针对性,避免盲目性。比如从垦区的情况看,要使教育工作具有针对性,一要突出对各级领导干部的教育,切实解决领导干部“为谁掌权、怎样用权”的问题。二要突出对中青年干部的教育,着力解决中青年干部“接什么班,走什么路”的问题。注重制度建设的针对性,当前主要应围绕健全制度和落实制度这两个方面下功夫。既注重建制度,更注重制度落实,不能在制度建设上搞“花架子”和形式主义。现在出台的制度已经不少了,突出的问题是有些制度落实的不够好,形同虚设,没有发挥应有的效力。因此,在制度建设方面,既要重视建,更要重视用。建而不用,等于没建。因此,在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带头执行各项制度规定的同时,必须加强对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特别是严肃查处违反制度规定的行为,切实做到违者必究,坚决维护制度规定的严肃性。增强监督工作的针对性,要坚持以领导机关、领导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为重点,同时紧紧抓住易于滋生腐败的重点环节和重点部位,综合运用各种监督手段,从而确保监督机制落到实处,收到实效。

  三、整体推进,切实注重构建惩防腐败体系的实效性

  站在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永葆党的先进性的高度构建惩防腐败体系,指导思想必须明确,必须紧紧围绕改革、发展、稳定这个大局来展开,着力在使党员干部不想腐败、不敢腐败和不能腐败上下功夫。首先,要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构建惩防腐败体系,不断增强减少和遏制腐败的物质基础。换言之,构建惩防腐败体系决不能离开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决不能把惩腐倡廉工作与经济工作对立起来或搞成“两张皮”。这样,反腐倡廉工作才能找准定位、创造价值、收到成效并得到方方面面的信任、拥护与支持。几年来,垦区各级党委、纪委大胆探索实践,通过持续不断地开展专项清理重点整顿,认真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改善企业经济发展环境等活动,有力保证和促进了垦区经济发展,形成了具有垦区特点的反腐倡廉新路子,实践证明是成功的。第二,要与时俱进地开展党风廉政宣传教育工作,努力在使党员干部“不想腐败”上下功夫。在领导体制上,我们坚持把反腐倡廉宣传教育纳入党委和行政班子的整体工作部署中,逐步形成了全党抓、抓全党的宣教工作大格局;在教育对象和教育内容上,坚持把反腐倡廉教育从党员干部延伸到全社会,使从政道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社会公德教育和家庭美德教育相互促进、有机融合;在教育方法上,我们坚持把集中教育与经常性教育相结合,“毛毛雨常下,小木鱼常敲”,通过警钟长鸣,引导和帮助党员干部树立“腐败可耻、廉洁光荣”的价值取向;在教育手段上,广泛运用广播、电视、报刊等现代传媒以及各类文艺形式,营造强大的反腐倡廉舆论氛围,形成了富有农垦特色的廉政建设“小气候”。近几年来,我们除组织党员干部学习外地的先进典型外,还大力表彰树立垦区内部的先进典型。如总局党委表彰树立的5名实践“三个代表”、廉洁奉公、勤政为民的先进个人典型,不仅在垦区引起强烈反响,而且得到了省纪委的充分肯定。第三,要毫不动摇地开展案件查处工作,努力在使党员干部“不敢腐败”上下功夫。这方面,我们一是建立健全了群众举报的奖励和保护制度,形成了覆盖全垦区的监督网络,使党员干部随时随地处于党内、外监督之下。二是健全了纪检、监察、审计、检察等机关协调办案机制和大案协查机制,形成了查处腐败分子的强大合力,谁敢触碰党纪国法这条“高压线”,就让其身败名裂,得不偿失。第四,要与时俱进地开展源头治理和治本工作,努力在使党员干部“不能腐败”上下功夫。近年来,垦区围绕“权力的运用、资金的使用和干部的任用”这三个关键环节加大改革力度,逐步建立了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从决策、执行等环节对权力进行全过程的监督。2000年以来,我们在省委、省纪委的正确领导下,相继推行了干部民主选举、财务刚性预算和集中管理、物资集中采购和建设市场公开招投标、领导职务消费货币化等四项重大改革并取得显著成效。今年仅通过推行领导职务消费货币化改革这一项,就将为垦区减少管理费支出3.6亿元,不仅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政治效果和社会影响,而且进一步坚定了广大党员干部和职工群众反腐倡廉的决心和信心。

  总之,构建惩防腐败体系,是我们党的性质、宗旨和党内矛盾状况决定的,是保证和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顺利发展的必然选择,符合反腐倡廉工作的内在规律和发展方向,充分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反腐倡廉工作的指导作用。因此,我们一定要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深刻认识建立健全惩防腐败体系的重大意义与深远影响,坚持从实际出发推进惩防腐败体系的建设,以反腐倡廉的实际成果取信于民,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促进垦区三个文明建设的健康发展,为全省的改革和现代化建设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作者: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党委书记吕维峰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