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东北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考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22日05:40 人民网-人民日报

  胡玉伟

  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过程,是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换的过程,是老工业向新型工业转轨的过程,同时也是文化注入工业、文化经济的含量在社会生产结构中的比重逐步提高的过程。由于受历史传统、地理环境以及计划经济体制等因素的影响,东北老工业基地存在着技术装备落后、产业结构“老化”等问题。与之相应,人的思维方式、

行为方式、文化观念等也存在“老化”现象。因而,东北文化产业的深度拓展,既是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重要内容,也是推动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强大动力。

  重视文化产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文化产业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以及调整产业结构、提升竞争力的重要力量,已经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与物质生产部门不同,文化产业是一种始终关注人的精神发展的产业,它的生产活动所面对的对象不是自然界,而是人类本身,是人类世界。社会主义文化产业,不仅关注人的一般性发展,更关注人的全面发展;不仅关注一部分人的发展,更关注最广大人民的发展,其基本功能是通过提供具体生动的审美体验和感受,慰藉人的心灵,振奋人的精神,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人的素质,进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经由文化艺术活动提升人的精神世界的实践过程,文化产业可以使越来越多的群众接触或参与丰富多彩的文化与艺术实践,这就使得人的发展的命题在当代发展实践中得以全面展开,其结果不仅可以推动社会物质财富的增长,而且可以推动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和精神世界的完善。因此,繁荣发展文化产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不可少的环节。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过程中,我们应从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去审视文化产业,启动文化生产力,给文化产业以应有的地位和广阔的发展空间,通过文化产业的发展进一步拉动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这也是东北地区经济持续发展的长久之计和根本所在。

  着力构建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发展模式。文化资源的衍生和发展具有很强的地域性,东北地域文化具有自己相对独立的鲜明特质。应针对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根据地域特色、资源优势、文化消费趋势和社会发展规划,构建有东北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发展模式。首先,在文化的产业化运作方面,应转变东北地区基于资源经济和计划经济所形成的封闭保守等心态,提倡科学探索、科学决策和科学实践。文化产业的建构与发展,应既契合当今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带来的方便、高效等特点,在形式上体现出与现代化进程相适应的先进性、多元性和大众性,同时又不失其丰厚的人文价值,为先进文化建设提供一种产业动力机制。其次,在东北地区,由于传统的农耕文化与现代工业文明和商业文化并存,这就需要我们通过对东北三省优势文化资源以及产业化发展潜力进行深入的调查分析,探寻以人为本的、具有东北地区特色的文化产业发展模式,研究文化产业运作模式与本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深层关系,构建起能促进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文化产业运行机制,使老工业基地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第三,加强东北地区区域文化产业的理论研究。应重点研究东北民间文化现状及保护对策问题、文化产业的法制建设问题、文化产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辩证统一问题、文化产业的系统理论建设及其在不同时空区域内指导作用的有效发挥问题等,为探索同振兴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相适应的新的文化产业发展模式提供理论支持。

  《人民日报》 (2005年07月22日 第九版)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