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做负责的公民(观察时评)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22日05:47 人民网-人民日报

  赵蓓蓓

  关于节约,一位名叫王德银的老人给我的印象至深。她是1998年抗洪期间我采访的一位向灾区捐款5000元的86岁的老红军。那是一次撼动心灵的采访。令我震惊的,不仅是老人日常生活的简朴程度(家里的地板革已磨损得不成样子,沙发、柜子、床已用了四五十年,读报用的放大镜是用冰棍包装袋装的,身上的衣服已穿了十几年),还有她的用水方式。她

家的水一般都要用三遍:洗完手洗墩布,洗完墩布冲马桶。在老人家的厨房里,我看到这样的情景:一个破旧的小铁桶放在洗碗池里,用来盛用过的水。在老人身上,对自己的克勤克俭与对受灾群众的慷慨大方形成强烈反差,其私德与公德清晰可见。

  我们并不期望人人都像王德银老人那样生活,而是期望像她那样富有社会的责任感。反观当今社会,在许多人身上,我们常看到的却是另一种反差:用自家东西时的节俭与用公家东西时的“慷慨”。最典型的表现是,长流水、长明灯经常出现在办公场所及公共场所。听一位朋友讲,他所在部门近期招聘了一批刚毕业的大学生,对这些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他强调再三的却是诸如开空调时关窗子,离开办公室时关电脑、关空调等常识性问题。在公共浴池,人们所用的水量一般是在自家所用水量的几倍。对此类现象,包括对公款消费时的奢侈浪费现象,国人早已司空见惯,漠然视之。对一些富裕起来的人包括一些家庭并不富裕的年轻人私人消费时竞相攀比、竞逐奢华之风,国人更是抱以或宽容或漠然的态度。“反正不是花我的钱,关我啥事”,这是旁观者的心态。“反正花的是我自己的钱,关别人啥事”,这是挥霍无度的有钱人的心态。“反正花的是公家的钱,管它多少”,这是一些公款消费者的心态。这种社会情态,折射出公民意识的缺失。

  对一个公民来说,权利意识与责任意识是不可或缺的。目前在我国,公民权利意识逐渐觉醒,而对公共事务、公共环境、公共资源及对他人的责任意识仍然缺失。尽管20多年来,我们这个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国家在经济、社会等各个方面的发展突飞猛进,现代化进程不断加速,但相当一部分人尚未完成从个人(自然人)到公民的角色转换,尚未意识到现代社会中每个公民的生存、生活态度与方式,对其周围的社会生态包括自然生态环境有何等重要的影响,尚未承担起对社会的一份责任。

  在现代社会中,每个人都是社会链条中的一环。对链条的任何部位的损毁,都会反过来危及自身。对当今人类的这种处境,许多人还缺少清醒的认识。

  31年前,有位外国学者在一本著作中讲述了生态学的4条基本法则:每一种事物都与别的事物相关;一切事物都必然要有其去向;自然界所懂得的是最好的;没有免费的午餐。

  面对日益恶化、日益脆弱的生态环境,了解这些法则,认识这些法则,遵循这些法则,是人类生存与发展所必需的。那种对公共资源、公共环境事不关己的态度,那种通过损害未来拯救现在,通过损害他人拯救自己的作法,不仅愚不可及,也是不负责任。

  “我的所作所为不仅决定着我的未来,也决定着大家的未来及子孙的未来”。这是地球村每个村民应有的理念。

  如今,在一些发达国家,简约的生活方式已渐成时尚,国内一些有识之士也在身体力行。面对不堪重负的地球,简约地生活无疑是人类明智的选择,也是公民责任感的现实体现。

  《人民日报》 (2005年07月22日 第十六版)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