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QS认证怎么就成了标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22日07:08 人民网-江南时报

  国家质检总局明确要求,从今年7月1日起,对肉制品、乳制品、饮料、调味品(糖、味精)、方便面、饼干、罐头、冰冻饮品、速冻面米食品和膨化食品等10类食品强制实行市场准入制度,并加贴QS(质量安全)标志。没有通过QS认证的产品一律不得在市场上销售。进入查处期已三个星期了,各商家对此项制度执行情况到底如何?消费者又有何反应呢?带着这些问题,记者对市区几家超市的饮料市场进行了调查,总体情况令人满意,但一些“死角”不容忽视。

  商家:有无标签质量都一样

  昨日,记者在瑞金路金润发超市里看到绝大多数品牌商品都贴上了蓝白相间的QS认证标志,记者在牛奶柜台前徘徊了半天,只发现一种2005年6月29日生产的名为“蒙牛花生牛奶”的产品没有QS的标志,而其它的蒙牛产品都印有QS的标志。记者就此询问了蒙牛集团在金润发的一位销售人员,这位小姐表示从来没有消费者问过这类问题,自己也并不知情。但她又说,蒙牛作为通过ISO9001国际质量认证的企业,产品质量是绝对有保障的。这时,恰好有金润发的产品质量监督人员过来进行检查,记者向这位“专家”咨询时,他表示对于7月1日之前生产的商品,国家并未强制要求贴上QS标志,商场也可以在保质期内进行销售,目前还存在一个“过渡期”。陪同其进行检查的一位先生则干脆给记者吃了一颗“定心丸”:“其实,这些标志就是一个标签,有没有这个标签质量都一样。”

  记者随后在常府街一家大超市走访时也发现了同样的问题。部分五六月份生产的娃哈哈、伊利牛奶也没有QS的标识。记者还发现一些六月份生产的某知名牛奶虽然有QS标志,但明显是后来重新贴上去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如果所有没有QS标志的都不能销售,那一大堆产品的出路就成了问题。

  记者在常府街走访时发现,大部分零售商家自己也说不清楚QS到底是何物,只有少数零售商能含混地向记者介绍,这是一种“合格标志”。

  冷饮怎一个“乱”字了得

  随着南京盛夏的到来,冷饮市场也逐渐“红火”起来。但记者在调查时发现,部分非知名品牌的冷饮质量堪忧。记者在龙蟠中路一家冷饮小卖部里要了一支“绿豆冰”,外表除了一层简单的塑料包裹外,根本找不到任何QS标志字样,甚至连生产日期和厂家名称都没有。记者询问店主是否知道QS标志的事情,该店主支吾了半天,只是在强调自己的货源是正规的。记者在八一医院附近一家小超市里购物时发现,一种600毫升装的生产日期为2005年6月13日的乐百氏脉动饮料包装上没有QS认证标志。当记者试图询问相关情况时,这位女店主警惕地反问记者:“你问这干嘛?”随后,恶狠狠地走了进去。

  消费者:我就关心品牌和价格

  记者在金润发超市遇到一位给他孙女买零食的大爷,他这样告诉记者:“现在有那么多的认证,又是‘绿色食品’、又是ISO,那么多认证标准,自己也搞不清楚究竟该相信哪一个。”在被问及如何挑选商品时,他告诉记者,自己一般选择一些大品牌的产品,这样质量更有保障,自己和家人也用得放心。

  随后,记者在金润发超市随机采访了几位顾客,发现持这位老大爷同样观点的消费者并不止一个。记者询问他们知不知道QS认证的事情,大部分消费者表示不太清楚,自己选购商品主要是考虑品牌和价格,并不关心有没有认证标志。

  质监部门教你识别真假QS标志

  记者近日从质监部门了解到,最近市民举报部分食品加贴假冒QS标志的电话逐日增多,主要是部分没有拿到认证的企业把假冒的QS标志贴在自己产品上,蒙骗消费者。由于感观上很合“规范”,普通消费者难辨真伪。

  针对这种假冒的QS标志纷纷涌现市面的现象,质监有关负责人提醒广大消费者,虽然国家质监总局对QS标志的边线、色彩、大小都有严格规定,但是企业可以根据需要放大或缩小,允许符合标准的生产企业自行印制。换句话说,印制QS标志的技术含量并不高,甚至普通文印店也可以印制,监管难度比较大。该负责人介绍,市民鉴别QS标志真伪最有效的方法是登录国家质监局的网站查询,因为每个QS标志都有惟一的一串12位阿拉伯数字的序列号,对应惟一的产地、企业和产品,序列号无法造假,网上一查就知真假。

  记者手记

  打好保“胃”战我们任重而道远

  在饮食日益丰富的今天,有关问题食品的新闻也不时见诸报端。究其原因,无非是利益驱使。例如,偷工减料、以次充好、以假充真等等。在这种大背景下,QS认证应运而生。通过行政干预实施强制市场准入制度。但是,好的制度要有好的行动来保证。QS认证必须保证强制执行并全面推行完善管理,这样才能从食品的生产源头和市场通路上严把质量关,保证消费者吃上放心食品。对于问题企业实施强制市场退出机制也应该成为食品安全工程的题中之义。

  正如雨润集团祝义才所言:食品工业是道德工业。但在记者调查过程中,最让人担心的是消费者和商家对于认证制度的“漠视”。难道真的是因为广大消费者和厂商对于以前种种“雷声大、雨点小”的行动已经产生了“审美疲劳”?!

  但愿这一次真的是“狼来了”。在近来光明、蒙牛等国内著名品牌频繁爆出质量丑闻的背景下,消费者依然对“品牌”抱以执着的热情。我们厂家为何不珍惜自己的品牌,频频做出让消费者寒心的举动呢?!

  “这些认证标志就是一个标签,有没有这个标签质量都一样”其实也道出了业内一个潜规则。看来,距离真正的食品安全,我们要走的路还很长。

  《江南时报》 (2005年07月22日 第十八版)

  作者:本报记者 华诚 实习生 王枫刚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