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杨春霞:我与《杜鹃山》结下不解之缘(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22日09:20 河南报业网-河南日报
杨春霞:我与《杜鹃山》结下不解之缘(组图)
杨春霞:我与《杜鹃山》结下不解之缘(组图)
  7月31日,现代京剧《杜鹃山》将亮相郑州,与《沙家浜》、《红灯记》相比,这是一部复排最晚的京剧,到目前为止复排还不到4个月。为了重现当时的原貌,原版《杜鹃山》中柯湘的扮演者杨春霞担任了复排艺术指导。时隔30多年,重登京剧舞台的《杜鹃山》还能有像当年一样的魅力吗?昨日,记者通过电话采访了正在上海的杨春霞。

  生活挺丰富,心态很平和

  记者:杨老师,知道您要来郑州,河南的戏迷都很期待。

  杨春霞:非常感谢,郑州我以前去过很多次了。大家想念我,说明对我们的“红色经典”剧目,对《杜鹃山》还是喜爱的,说明这些戏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同时我也很欣慰,他们看到我就想起了《杜鹃山》,看到《杜鹃山》就想起了我,这说明我们当年吃的苦,付出的努力都没有白费。我这次到郑州不会参加演出,就是和大家见个面,唱不唱不一定,因为曲目没有定下来。

  记者:您最近在忙些什么?

  杨春霞:不怎么忙,主要是教教学生,参加一些演出和社会活动,生活挺丰富,心态很平和。

  复排《杜鹃山》

  记者:《杜鹃山》对许多观众来说是一部耳熟能详的经典。这次复排的《杜鹃山》有哪些特点?会不会有改动?

  杨春霞:不会,完全是照着原来的复排,这些戏已经非常精彩了,都是经过多少人反复推敲、精炼过的,在艺术上一点问题都没有。要说新就是演员新,这些新演员非常努力,非常可爱,我看到他们在不断进步。虽然距离《杜鹃山》原有的表演水平还有差距,但已经是非常好了,他们毕竟没有经历过那时的岁月,可能一些情感没有我们体会得那么深。

  记者:能说说这些年轻演员吗?

  杨春霞:这是中国京剧院第一次复排《杜鹃山》,最大的特点是起用了一批优秀的年轻演员担纲主演。剧中柯湘的扮演者由京剧表演艺术大师张君秋的外孙女王润菁担任,她的扮相俊秀、嗓音甜美,颇具“张派”风范。青年演员李文林在剧中饰演郑老万。吕昆山是当今京剧舞台上难得的一位“小花脸”,在剧中他扮演“毒蛇胆”,对人物的刻画入木三分。

  我与“柯湘”结缘

  记者:您在《杜鹃山》中的《家住安源》、《黄莲苦胆》、《乱云飞》等经典唱段脍炙人口,特别是您英姿飒爽的“柯湘”造型更深深地留在观众的记忆之中。“柯湘”给您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影响?

  杨春霞:我这一生可以说与《杜鹃山》和“柯湘”结下了不解之缘。这么多年了,人家一找我就要求唱《杜鹃山》,我要是不唱这个戏,大家就觉得不过瘾。能与《杜鹃山》和“柯湘”结缘,我觉得挺幸运的。

  记者:能谈谈当年排演《杜鹃山》的情景吗?

  杨春霞:最初与《杜鹃山》结缘是1971年5月,那时,我是上海青年京剧团的演员。一天,我接到电话,让我周一坐飞机上北京演柯湘。我想,无论如何都必须演好这个角色。

  当时,我面临的最大挑战是怎样用京剧的程式、京剧的唱念做打去塑造一个女党代表形象。因为我过去学的是传统戏,形体动作都是笑不露齿、行不露足的,可演劳动人民就不能这样了。柯湘是党代表,要指挥大家与敌人斗争,要有威武不能屈的气质,刚开始我很难体现这种气吞山河的感觉。特别是我本身比较纤细瘦弱,排练时每念到“铁打的肩膀,粗壮的手”时,总觉得不自信。于是,我们就下农村体验生活。比如挑担,看似简单的一个动作,做起来却相当不容易。练习的时候,我在每一边筐里放15公斤重的东西,练了一段时间才找到挑担的感觉。从剧组到井冈山体验生活开始,整个戏的排练过程是极其紧张的,剧组里的每个人夜以继日,除了吃饭睡觉,剩下的时间都是在排练厅和舞台上度过的。每一个动作、每一句唱腔、每一段念白、每一个音符都是反复推敲。经过一年多的紧张排练,《杜鹃山》终于面世,一炮打响。1973年,《杜鹃山》又拍成电影在全国放映,这下,影响更大了。当时我没想到“柯湘”那么受欢迎,很多人到理发店剪头发,专门要理成“柯湘头”。还有人告诉我,《杜鹃山》这部影片看过不下10遍。

  评说“红色经典”热潮

  记者:这两年掀起了“红色经典”热潮,此次郑州的演出售票也很红火,您怎样看待这种现象?您觉得这些剧目之所以成为经典,主要原因是什么?

  杨春霞:我觉得原因有二,一是这些作品在政治上是站得住脚的,二是它们在艺术上也是精品。你看,这些戏非常好听,也好唱好记,几乎每一个唱段都很耐听,这是很不容易的。我觉得这些戏应该是京剧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它是在特殊时期、特定历史背景下创作的、艺术性与思想性完美结合的作品。现代戏没有水袖,不穿厚底鞋,缺少了传统戏服饰上的飘逸,但现代戏对唱腔要求更严格,念白则同样需要上韵和诗意化。现在人们依然喜欢它们,正说明了它们的魅力。

  戏曲创新不能简单迎合观众

  记者:戏曲如何才能赢得更多的青年观众?如何看待戏曲的继承、改革与创新?

  杨春霞:现在的娱乐形式很多,很多年轻人喜欢流行歌曲、喜欢和歌星在现场一起发泄的演出气氛,这没什么不正常。京剧是需要慢慢品的,观众接受得有个过程。京剧的发展要立足于将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当年演《杜鹃山》这部现代戏,如果用传统戏的小嗓演柯湘,就根本表现不出人物的英雄气概来,所以我们借鉴了许多武生的东西。这两年我创排的京昆合演的《桃花扇》,也是在改革与创新上进行了尝试。京剧最突出的是唱、念、做、打,我们的创新不能简单地迎合观众,不能脱离优秀的传统谈改革。⑥2

  杨春霞近照

  当年《杜鹃山》中的杨春霞

  责任编辑:陈要逢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