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后期反思]从狂人到七巧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22日09:25 新京报

  相对于《中国现代小说史》,《新文学的传统》只能算一本小书,不过正是在这本书里面,夏志清开始对自己的文学史观进行反思。在此书中,他并没有改变自己一贯的学术理路,但随着资料的增加,夏志清的文学史越来越富于新意。

  

[后期反思]从狂人到七巧

  《新文学的传统》夏志清著

  新星出版社2005年5月版

  定价:21.00元

  当张爱玲研究变成“张学”,有一个人的功劳大致是不能磨灭的。那就是哥伦比亚大学的退休教授夏志清先生。夏氏是耶鲁大学的文学博士,学的是西洋文学。1957年,夏志清把他的《论张爱玲的短篇小说》和《评秧歌》在台湾的《文学杂志》上发表,称张爱玲为五四以来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优秀的作家。据说,从这两篇文章始,台湾才正视张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成就。

  而1961年《中国现代小说史》的出版,开拓了国内外研究中国现代文学者的视照,同时也发掘、还原了因政治立场不同而被漠视的作品和作家。当然,这部著作也使夏志清顺理成章地成为美国现代中国文学研究的奠基人。

  对于张爱玲是否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优秀小说家的说法,一直是后来人争论不休的话题。1972年夏给水晶的《张爱玲的小说艺术》作序后,这一说法再次受到一位叫林柏燕的批评家质疑。在《从张爱玲的小说看作家地位的论定》一文,林认为张爱玲还在世,断定她的作家地位还太早。而那些所谓“建立张爱玲声誉的功臣”,所写的文章,其目的无非是“捧捧自己的朋友”而已。

  对于批评,夏志清特意写了一篇叫《文学杂谈》的文章,曲折地为自己辩解。

  文章先是讲到了身为一个批评家的责任,在他看来,如果让每本书自生自灭,在销路上比优劣,让“普通读者”去决定每本书的命运,这一段时间的文学史就等于是空白。而批评家是什么呢?他们是“有心人”,觉得这位作家不受人重视,太不公平了,仗了义愤,就要说两句公道话。为了证明这样的公道话的重要性,他举了美国作家福克纳的例子。在福克纳的早年,有一位叫考利的批评家用自己的独特眼光编了福克纳的作品并为其选集作序,文坛为之耳目一新。虽然这位考利算不上一流的批评家,但却也是建立福克纳声誉的功臣。从这个逻辑出发,如果因为自己的评论使世人重新认识张爱玲的话,那么即使被人认为是建立张爱玲声誉的功臣,夏志清说他也为之自傲。并且,夏志清在这篇文章中也认为自己是改写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功臣”。

  当然,影响巨大并不等于说夏志清的小说史完美无缺。

  实际上,在1979年出版的《新文学的传统》中,夏志清就对自己的现代小说史写作提出了一些反思。譬如他讲到自己在书里未把现代文学史上的天才女作家萧红加以评述是不可饶恕的疏忽,另一方面也忽视了路翎与端木蕻良。而更重要的,夏志清再次梳理的是自己的新文学史观以及对新文学传统的理解。

  把夏志清1973年的《文学的前途》和1979年版的《新文学的传统》一起阅读不免发现,夏志清对于现代文学、文学革命以及文学传统的看法并不是一成不变。在《文学的前途》中,夏认为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有过于简单和过于武断之嫌。而在1978年重为《中国现代小说史》的中译本作的序中,他认为在中国的传统社会中,因为专制政体,大部分知识分子温柔敦厚,明哲保身,也因而才有了晚清末年专制政体即将瓦解时谴责小说的盛行。所以,在1978年的夏志清眼中,中国现代文学是揭露黑暗,讽刺社会,维护人的尊严的文学,是感时忧国的文学,更是人的文学。为此,他反思了当年在《小说史》撰写时期的一些想法。比如当时的他总觉得“同情”“讽刺”兼重的中国现代小说处理人世道德问题比较粗鲁,写不出多少人的精神面貌,所以不够伟大。但是,这样的看法,究竟是得自西方的价值判断尺度,基于宗教意义的名著尺度来衡量,既不公平也没必要。而《新文学的传统》时的夏志清开始认为,富于人道主义精神,肯为老百姓说话而绝不同黑暗势力妥协的文学作家,他们的作品可能算不上伟大,但他们的努力实在是值得我们崇敬。从这个角度去理解,胡适、周作人等新文学先驱们所做的工作的成就在于他们不断“在古书堆里追寻可以和自己‘认同’的思想家、文学家”,以便建立中国文化“真传统”———这是对新文学传统阐释,是中国现代小说史后夏志清的文学史观的承继与延续,亦是本书的最令人印象深刻部分。

  读到此,不免想到有关夏志清的一则逸事,或许更有助于理解这位文学史家及其观点。

  女作家唐颖对夏志清谈到一篇文章,说现代女作家苏青晚年蛰居在浦东一间陋室,年老体弱孤独贫困,人生乐趣只剩下养花种草,朋友也所剩无几,只有一位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写过小说的女作家在和她通信,并给她寄来不同节气的花籽。苏青的病越来越重,知道来日无多,就给那位女作家写信道,如寄花籽,只要活一季的花……“夏先生一下子难过起来,本来手忙脚乱为我们沏茶倒果汁的他,慢慢坐回沙发,整个人都黯然了,静止了……”广博学识里的悲天悯人,是否是真学问的底蕴?老实说,我与那位片断记忆的作者一样,有着同样的感慨。

  □书评人乐颜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