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Google和李开复的双向选择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22日09:45 南方都市报

  媒体思想

  之信海光专栏

  微软全球副总裁李开复为什么要离开微软?微软是全球最牛的IT公司,比尔·盖茨之下,虽说有几十个副总裁,但Kai-FuLee可说是盖茨较为倚重的一个,排名虽不靠前,但负

责的却是微软看好的:.NET 领域业务,正所谓活少,钱多,地位高,“复”复何求?

  按给媒体的公开说法,李开复投奔Google是为了实现两个理想:“我的目标是让每一位用户都接触并使用上最先进的技术,同时我也想为中国的发展和创新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这话有人认为是堂皇之词,但至少后一条,我是相信的。从功利的目的去理解,我相信黄皮肤的李开复在微软尽管位置舒服,但已经不可避免遭遇玻璃天花板,或创业,或跳槽,或转行,反正离开是早晚的事情;从理想主义的角度,我相信,李开复身上凝聚着某种中国传统情结,以至于左右了他的生活选择。

  大概就在去年,李开复曾经给不少媒体人士发过一封邮件,说他建了一个个人网站,希望媒体帮助宣传一下:“这个网站与微软无关,纯粹是我私人的行为。”其目的是“想建一个公开的讲台,让任何的学生问我任何的问题,无论是求学、技术,还是成长、做人,而且都能很快地得到回答。”而此前,他的著名的给中国大学生的三封信及几百场演讲,早已使其成为中国青年人的良师益友。

  一个离开中国数年、远在彼岸的跨国公司的副总裁,为何愿花大量时间成本,与中国学生谈求学、成长和做人?难道仅仅是作秀?毫无疑问,这个出生在台湾,父亲是政治家、历史系教授的人,身上传承了一些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类的中国儒家信条。显然,在美国,李开复无法实现这种价值观,离开微软,到中国来,更符合李开复的人生诉求。

  从这一点来说,李开复是值得尊敬的,我想,在Google,李开复大概也能兑现其市场方面的价值。那些关于李背叛微软不讲诚信的指责显然过于片面,在法庭宣判之前,谁都无权妄言背信弃义。

  Google显然不会为了帮助李开复实现理想而选择他,但当过滤早先的选角传言——从周鸿祎到古永锵——之后,你会发现,没有人比李开复更适合于Google在中国的事业了,李不但比周、古二人更有资历,而且,他更适合于Google中国类似于精神教父的角色,他的从业经验、技术实力、儒雅形象、治学方法、中美文化背景都使其在中国的知识青年当中拥有巨大的影响力与号召力。这特别有益于Google中国建立之后保持其特有的企业精神与企业文化——对于Google来说,这因素极其重要,几乎相当于其核心竞争力的一部分。

  Google在中国最需要的也正是一个精神教父的角色。

  李开复的执行能力、营销能力或许要差一些,可Google看重的偏偏就不是这些。市场执行能力差些不错,但素有超级猎头之称的李开复的优势是有实力召集一支强有力的技术队伍,营造一个吸引人才的优越环境;营销经验少些是事实,但Google一向擅长的是无招胜有招,几乎从不做传统营销,但它是近年来影响力上升最快的世界知名品牌,或许李开复开放而友好的“用户界面”更契合Google的营销特色呢。

  从单纯技术角度分析李开复的加盟很容易小瞧了Google 。

  尽管李开复在语音识别、人工智能、三维图形及网络多媒体等领域享有很高的声誉,又曾经是负责微软.NET自然用户界面业务的副总裁,但不能因此冀望于他个人能够为Google带来什么搜索技术方面的突破。Google怎会为了挖一个技术高手之类的简单目的去挑衅强大的微软?挖角李开复是Google的一个公司战略事件,而非一般的策略性事件。从Google与李开复的双向选择反推,是可以窥见Google在中国市场的意图的:高调进入、立足长远、人才与品牌建设优先。Google在中国选择了李开复,它要建分公司,又要建研究院,这表明,刚刚来华密探过的埃里克-施密特想在中国克隆一个强大、纯正而又神似的Google,而不是仅仅把这个市场当做收割Money(银子)的稻田,这很容易理解,中国和印度(去年Google刚在那里建立研发中心)两个新兴市场的网民总数有1亿以上,潜在用户更高达10亿以上,其利在长远。

  值得一提的是,Google这次从微软挖来李开复博士,其意义并不仅仅体现在中国市场上,它所表现的前所未有的高姿态以及对于微软官司的毫不畏惧的抗辩都表明,这个史上风头最劲的互联网公司终于不再满足于与微软大哥大暗中较劲,难道它要捋起袖子,大干一场了?

  (作者系媒体从业人员)

  本版言论仅代表作者观点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