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我市召开发展现代效益农业专题座谈会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22日11:36 大华网

  编者按:

  省委书记张德江考察汕头时,多次对汕头发展效益农业现代农业做出指示。市委、市政府对发展现代效益农业问题高度重视,市委书记林木声、市长黄志光等专门就“三农”问题开展调研,要求市农业部门在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一个工作思路。近期,市农业局组织专门力量,开展广泛深入的专题调研,并对如何加快现代效益农业的发展步伐提出了初步的意见

  为广泛征求各界的意见,集思广益,6月29日上午,我市召开座谈会,组织各区县和有关部门负责人就如何加快现代效益农业的发展各抒己见。与会同志认为,如何拓宽农业发展空间,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努力增加农业投入以及依靠科技进步发展现代效益农业等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苏耀光:发展现代效益农业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近几年来,汕头的农业有所进步有所发展,但总体上水平不高。我们要按照张德江同志考察汕头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大力发展效益农业、现代农业,推进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实现汕头农业新的跨越。

  第一、进一步增强发展效益农业现代农业的责任感和光荣感。农业是定民心稳社会的产业,同时也是弱质产业。当前“三农”的工作面临许多问题,特别是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未能建立健全,单纯靠农民是很难解决的。各级党委、政府和部门有责任帮助农村基层和农民解决现实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努力帮助农民增加收入,繁荣农村经济。从事农业工作的同志,一定要实践党的宗旨,树立强烈的时代感、责任感和光荣感,贴近基层贴近农民,为农村和农民造福谋利益,为农民群众排忧解难,多办实事好事。

  第二、做好发展效益农业现代农业这篇文章,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汕头人多地少,固然是实际情况,但必须在有限的资源上做出大文章。从目前的农业来看,日本和荷兰,它们的资源也并不十分丰富,但现代农业搞得很好,效益很高,值得我们深思。除了资源少之外,怎样把有限的资源充分利用起来,值得研究。过去我们主要围绕在陆地上考虑和发展农业,对海域滩涂的利用重视不够。因此,要特别做好海洋产业,把视野放宽,这方面还大有可为。现代效益农业有几个特征:包括农业生产的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客观上,要推进土地资源向种田能手和专业户集中,形成连片种植养殖的基地化和机械化生产,以此腾出剩余劳力发展二、三产业。同时,现代效益农业的另一个特征,是农产品生产的商品化和市场化等等,要求我们以市场为导向,市场需要什么就生产什么,要发展高值高效益的农产品,并且以最低的成本获取最大的利益。

  第三、明确思路,采取相应的措施。一是要通过农林牧渔业资源调查,摸清家底,搞清楚优势和劣势的所在,有针对性分析问题,提出规划,寻找突破口;二是围绕提高土地增值率、农产品商品率、单位面积产出率,做好这篇文章。包括抓好中低产田的改造和养殖业,以较小的资源取得最大的利润。要打通流通环节,切实解决好农产品的销路问题,实现高产高效。三是加快科技兴农兴海。在发展海洋产业下功夫,同时,解决好农产品的品种结构调整问题,发展特色农业,要引进优质高效的品种,注意发展特种经济作物。四是大力抓好基地建设。要以示范区建设为重点,带动一大片的基地生产。从数量型的增长向质量型转变和发展,大力抓好无公害农产品的基地建设。五是抓好品牌农业。前段时间,我市举办青蟹节、橄榄节和杨梅节,提高了当地优稀产品的知名度,而且经济效益明显。目前,要继续抓好地方标准的制订和实施,注意农产品原产地保护问题,抓出一批品牌,搞好示范带动。六是大力培育农业龙头企业,通过产业化经营,延长农业产业链条,带动农民增收。七是大抓农渔业产品深加工和扩大出口,发展外向型农业,努力提高附加值。八是抓好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渔业的生产条件。九是研究和落实增加农业投入。特别要研究和用好农村小额贷款,帮助农民解决生产资金问题。十是积极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产供销环节,既要政府引导,更主要靠企业、中介组织来完成。

  金平区:建立四大特色农业商品基地

  近年来,我区各级党政有关部门采取有力措施,促进农业产业化和“三高”农业的发展,建立了一批优、稀、特产品生产示范基地,如玉井的60亩大棚蔬菜示范基地;赖厝的家禽饲养、加工和销售,形成专业村;天港302亩“台湾水晶无核番石榴”生产基地;大井的花卉和蓬洲东居委“兰花”种养。同时,还引进了一批水果、水产、家禽新良种,如“台湾大白鸭”、“胭脂鱼”、“单性罗非鱼”、“巴西香蕉”等。培育扶植“龙盛养殖有限公司”、“大顺实业有限公司”等十家区级农业龙头企业。

  金平区现有耕地24296亩,农村劳动力63442人,直流灌溉面积达70%以上,山地近2万亩,其中可开发种植杂果山地面积3000亩,水产养殖面积约2.3万亩。我们认为,必须充分发挥我区资源优势和有利条件,积极组织引导,认真规划,在我区农村建立三大特色农业商品基地。一是建立沿济河两侧联结沟南、月浦、赤窖6千亩蔬菜生产基地。二是充分开发利用现有的千亩低山坡地发展以果代林、种植杂果、花卉,筹建莲街道、莲美居委会后山与北回归线标志塔下大自然农园。三是建立以牛田洋二防线堤两侧为主的万亩水产养殖基地。四是充分利用我区农村江河水网和山坡地建立年产100万只家禽生产基地,充分发挥城郊优势,把我区农业建设成城市优质副食品供应基地、出口农产品加工基地、城市居民休闲旅游胜地。

  龙湖区:走“小农户、大基地,小规模、大群体”的发展路子

  龙湖区目前拥有农产品加工企业300余家,年加工农产品8万吨,农产品加工率35%。全区涌现了一批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蓬盛、玉蕾副食品厂生产的潮汕小菜、绍河珍珠科技园生产的绍河珍珠荣获省著名商标、农业部博览会名牌产品;玉蕾牌橄榄菜和白糖贡菜通过产品原产地认证;雅园果酒有限公司已有7个产品通过国家绿色食品认证。2004年全区已通过省认证无公害农产品基地6个,生产规模6312亩,已有14个农产品通过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质量认证。全区蔬菜产值23465万元,占全区农业总产值的37%,是我区农业的支柱产业之一。畜牧业是我区又一重要产业,去年畜牧业总产值25799万元,占农业总产值40.7%。

  根据省委、市委有关农村城市化,农业产业化、经济发展工业化的要求,通过本次调研,结合我区村居实际,我们经综合分析,初步理顺全区效益农业的发展思路:要充分发挥我区资源优势,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品种结构和专业化生产布局,创建我区名、特、优名牌,整合优化农村区域经济,提高农村经济的质量和活力,实现农民增收。着重支持龙头企业建立原料基地,发展精深加工,开发新产品,开拓国内外市场,力争4年内培育10家规模较大、实力雄厚、带动力强的区级和市级龙头企业,使全区农产品加工率达45%以上;建设中高级农产品专业市场,成立各种类型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运销中介组织,形成以区域性中心批发市场为龙头、专业批发市场为骨干、集贸型初级市场为基础的多层次网络化农产品流通体系,强化企业与农户连结机制,走“小农户、大基地,小规模、大群体”的发展路子。

  濠江区:大力鼓励发展海水养殖业

  濠江区是农村性质十分明显、经济基础相对薄弱的中心城区。近年来,在耕地面积减少的情况下,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确保农业有效发展和农村大局稳定。主要抓好四方面工作:1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2.有序推进农渔产品生产基地化建设。我区现有高位虾池养殖面积650多亩,建设标准在省内居领先水平,是我市规模最大、技术档次最高,布局最合理的养殖场,年可生产对虾约2000吨,产值约6000万元,亩单造最高产量达2.5吨,产品全部采用无公害化生产。3.不断提高农渔业产业化经营水平。4.积极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我区三面环海,海洋资源丰富,向海洋谋财富是我们的优势所在。必须进一步强化海洋渔业经济战略意识,做好“海洋(渔业)活区”文章,大力鼓励发展海水养殖业,开创我区渔业生产的新局面。要坚持产业化发展,积极引导海水养殖生产由粗放型向精养型转变,引进养殖新品种、新技术,以江湾贝类养殖基地及河渡湾和南山湾的龙须菜吊养等项目为依托,推动全区海水养殖业上规模、上档次。要立足依靠科技求效益。加大科技投入,通过引进新品种、模式、方法,把成功的经验技术向广大养殖户推广,逐步调整海水养殖生产布局。加强无公害水产养殖基地的认证和管理工作,严把种苗质量关,确保海水养殖用药的安全,使海水养殖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加强对无居民海岛及周围海域的资源管理,积极探索海岛资源科学开发利用的途径,将发展休闲渔业同充分利用天然海湾和沙滩等条件结合起来,做好海滨休闲渔业这篇旅游文章,多渠道提高海水养殖的经济效益。

  澄海区:建设五大农产品基地,兴办三大园区

  今后一段时间内,我区发展效益农业的指导思想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大力度反哺农业,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当地资源为依托,以科技为手段,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单位面积创值率为主要目标,最大限度利用农业资源,最大限度提高农产品市场占有率,获得最大利润回报,取得农业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促进农村稳定。近期我区发展效益农业的工作重点是:建设五大农产品基地(水稻、蔬菜、水果、畜牧、特种产品),兴办三大园区(现代农技推广示范园区,生态型、观光型农业园区,农产品加工园区)。

  优质稻生产基地以溪南、莲上两个万亩片和莲华水稻新品种示范区为重点,争取年引进新品种20至30个以上,到2010年,全区优质稻种植比例达到98%,总产稳定在8万吨以上。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重点建设莲上、莲下、溪南镇为先行点的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至2010年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达到3万亩,亩创值从1.2万元提高到1.5万元(现行价,下同)。名优水果生产基地以莲花山麓、安黄公路两侧林檎生产带为重点,带动全区林檎生产向优质化、产业化、外向型方向发展。到2010年,林檎基地面积达到1.5万亩,亩年创值5000元以上。畜牧业生产基地以溪南镇为重点,加快实施狮头鹅繁育更新项目,至2010年,全区三鸟饲养量达到3400万只,生猪30万头,产值从8亿元提高到11亿元。特种产品生产基地,抓好隆都番石榴、盐鸿“薄壳米”、莱芜紫菜、柴井韭菜、下陈竹笋、湖心蜜释伽、云乔菱角等10个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的典型。三大园区:1、兴办现代农科推广示范园(区);2、发展生态型、观光型农业园(区);3、构建农产品流通、精深加工园(区)。

  潮阳区:规划建设四大特色农业区

  潮阳区依托各地资源条件和产品市场潜力,因地制宜调整优化农业内部结构,规划建设四大特色农业区,推进区域化、专业化效益农业的发展。一是建设小北果林生态观光农业区。以金灶镇为中心,依托芦塘、东坑等8个山区村,建设一个道路畅通、林网相连、四季产果的果林生态基地,结合榕江片区的旅游资源,率先开发一个生态农业旅游观光区。二是建设练、榕二江水网带鹅鸭生产区。要充分利用沿江的河溪、西胪、贵屿、关埠等地水网比较发达,引导农户扩大生产规模化,力争到2010年,鹅鸭饲养量达到300万只。三是建设沿海水产养殖区。要充分利用我区三屿围、龟头围、南中围等滩海水网,开发和完善3个连片万亩以上的水产养殖区,进一步扩大海门鲍鱼养殖的生产规模,提高水产养殖业经济效益。四是建设平原地带粮菜轮作农业区。在金灶、关埠、铜盂、西胪、金浦等地创建粮菜轮作农业区,推广蔬菜设施栽培技术,扩大蔬菜品种布局和规模化生产,提高土地的产出率。同时拓宽农产品流通渠道,搞活产品季节性销售生产。鼓励有实力的连锁超市挂钩建立农产品生产基地,逐步形成品牌效应。

  潮南区: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潮南区是一个以农村镇和农业人口为主的地区。新区成立以来,在保护和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本地农业资源优势,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生产基地,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目前已建立了雷岭镇4万亩荔枝、红场镇2万亩大粒青梅、胪岗镇1万亩生柑、井都镇1万亩蔬菜、两英镇2千亩食用甜麻叶和陇田、胪岗、两英镇2万亩连片优质粮食等六大特色农业生产基地,种植面积达10万亩以上,产值约占全区农业产值的一半。为推动现代效益农业的发展,我区于2003年在井都镇上南村的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创办蔬菜机械化生产示范区,面积400亩。井都镇上南村蔬菜机械化生产示范区的建设,为减轻菜农的劳动强度,实现蔬菜生产机械化、无公害化,推动我区农业可持续发展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南澳县:发展五大农业主导产业

  南澳县是广东省唯一的山区海岛县,全县7.2万人口,耕地面积6066亩,是全省人均耕地最缺乏的地区之一。我县充分发挥山区资源优势,积极推进山区综合开发,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重点发展水果、蔬菜、茶叶、甘薯、香蕉五大农业主导产业。几年来,围绕后花园“宋茶”、下势山“金薯”和深澳贺年桔红三大农产品发展特色农业。到目前为止,全县桔红种植面积2400亩,年产量达3000吨,产值540万元;“宋茶”种植面积1300亩,年产量52吨,产值156万元;“金薯”常年种植面积2000亩,年产量4600吨。特色农业带动农户达1500户以上。今年来,我县结合建设“生态岛”,努力推进无公害农产品、绿色产品、有机农产品的生产建设。

  市农业局林业局:确立“四个五”的发展思路

  汕头农业要加快转型升级,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大力推进以科学化、集约化、市场化、社会化为主要特征的现代农业,大力推进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土地产出率为主要特征的效益农业,促进农民收入持续有效增长。近期和今后一段时期,发展效益农业现代农业的工作思路是:建设五大农业区、发展五种农业、推进农业五化、落实五项保障,即“四个五”的发展思路。(一)建设五大优势农业区,夯实特色农业的基础

  去年,市政府出台了《汕头市优势农业区域化发展规划意见(20042010)》,提出建设五大优势农业区。要在这一总体区域布局的框架下,结合“十一五”计划的编制,制订完善一批地方特色农产品的发展规划,以优化品种、提高质量、增加效益为中心,大力调整农产品结构,下大力气抓好一批生产和加工骨干基地建设。把加快发展畜牧业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重点建设一批禽畜规模养殖场和现代化养殖示范村镇。抓好目前发展势头较好的一批优新花卉生产基地,以及依托当地自然资源、特色农产品和农科园地建立起来的生态农业、观光农业和农业科普基地;进一步提高反季节蔬菜和冬种生产的规模和档次,增强市场竞争力。(二)发展五种农业,构建效益农业的基本框架1、精品农业。按照“扬特色,推品牌”的思路,大力发展以“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为主体框架的蔬菜、水果、花卉、地方水禽等特色产业,同时,适当发展庄园农业、生态农业、旅游观光农业。2、加工农业。“围绕农业办工业,办好工业促农业”,走农村新型工业化的路子。要以五大优势农业区和特色种养基地为依托,重点抓好蔬菜、亚热带水果、水产品、禽畜产品加工。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引导,积极扶持,组织农产品加工企业进园入区,力争全市农产品加工率从目前的33.5%提高到2010年的60%左右。3、流通农业。树立大市场、大商品、大流通的观念,培育农产品市场体系,努力解决农产品销售难问题。重视农产品采后的保鲜、包装、贮运等方面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建立农产品信息平台,推动开辟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促进农产品运销畅顺。4、设施农业。推广澄海莲上、莲下、溪南等蔬菜设施化生产基地的做法,扩大遮阳大棚等实用型生产设施的应用。推广南澳茶园喷灌和潮南井都蔬菜喷灌的做法,大力发展节水农业。5、外向型农业。进一步发挥水产加工品、“潮汕小菜”出口的优势,逐步增加蔬菜、禽畜等鲜活产品的出口规模。加强农业的对外交流与合作,精心组织筛选一批农业企业和投资项目参加“泛珠三角”经贸合作和对台经贸交流等活动。(三)推进农业五化,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1、农业产业化。重视扶持发展种子种苗科技带动型、农产品加工流通带动型和农产品出口外向带动型的农业龙头企业。2、农业标准化。继续选择地方特色鲜明、生产技术成熟和市场潜力大的品种,从生产环境、种子种苗、种养技术、保鲜、加工等环节开展研究、制订标准,组织实施示范。3、农业机械化。通过落实农机购机补贴政策,调动农户购买和使用农业机械的积极性。进一步巩固扩大机械耕作、机械排灌,加快插秧、植保、收割、烘干等生产环节的机械化应用。4、农业科技化。实施“种子工程”、“沃土工程”、“植保工程”、“畜禽良种工程”,加强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建设,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5、服务社会化。认真探索支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有效途径,加快培育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步伐。(四)落实五项保障,促进农业持续有效发展1、加大领导力度,尽快建立和完善对“三农”的支持和保护体系问题,形成全社会关心和支持农业的良好氛围。2、努力增加财政投入,促进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3、落实农村政策,切实加强农民负担的监督管理,积极稳妥地引导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促进耕地向农业龙头企业和专业种养大户集中,提高农业规模效益。4、加强农业执法。要强化农资市场管理监督,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种子、肥料、农药、饲料、兽药的违法行为,禁止高毒高残留农药在农产品主产区销售、使用,保障农牧业健康发展,维护农民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5、改善生态环境。加快农田防护林网、水源涵养林、森林公园、湿地自然保护区的建设。

  市国土局:实现土地利用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根本改变

  我市农业历来具有精耕细作的优良传统,但是由于人多地少的自然条件限制,难以发展规模经营,未能形成规模效应。对农业用地尤其是耕地、果园的利用主要仍是分户粗放经营、人工劳作、机械化水平不高,存在经营分散、粗放和现代化水平低等问题,土地潜力没有被充分发掘和发挥,农业用地的生产水平与开发效益尚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实现土地利用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根本改变,优化农业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为我市现代化效益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打实基础,可采取如下措施:1、科学规划利用土地,合理配置有限的土地资源。2、加大投入力度,确保耕地占补平衡。3、实现农业用地的集约经营,提高土地生产水平。4、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发展。

  市外经贸局:加快发展外向型效益农业

  外向型农业是我市现代效益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外向型农业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我市现代效益农业的发展规模和速度。要充分发挥我市农业的比较优势,找准市场定位,全面参与国际分工合作,以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和以经济效益为核心,建设规模化生产基地。坚持以质取胜战略,引导农民发展适销对路的名优特产品、无公害产品、绿色食品,发展优质高效农业。积极开展国际间和港澳地区农业科技合作,尤其是要以与东盟水果蔬菜零关税为突破口,整合资源,构建平台,疏通渠道,把汕头建设成为粤东乃至闽赣南地区水果蔬菜的进出口口岸与商品集散地。要充分利用国外的农业资源优势和我市的农业技术优势,充分发挥我市民营企业的作用,把农业基地建到国外,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外向型农业之路。

  市海洋与渔业局:推广“三高”名优品种,开发滩涂特色养殖

  近年来,我市确立了“充分利用浅海滩涂,改造低产虾塘,巩固传统优势项目,引进推广‘三高’名优品种,开发滩涂特色养殖”的发展方向,形成了各具特色品种生产格局:1、一直在国内外享有很高声誉的紫菜,近年来通过对原种的提纯复壮、养殖技术改革及拓展产品销路等,基本形成产、供、销一条龙,生产加工、科研一体化的产业化经营格局。2、南澳水质无污染,太平洋牡蛎、扇贝、龙须菜养殖得到很好的发展。3、我市的鲍鱼养殖达21家,年产量100多吨,潮阳海门湾已建成集育苗、养成的鲍鱼养殖基地。4、澄饶联围、六合围、莱芜围及牛田洋片区进行了青蟹养殖的统一规划、成片开发、统一管理,建立了虾蟹混养生态养殖模式。5、我市澄海、濠江、潮阳等地都有适宜高位池养虾的地理环境。目前建成高位池养殖面积近100亩,年产量2000多吨。6、养鳗业是我市出口创汇的两大支柱产业之一,年产量1000吨左右,年产值约5000万元。7、实施“一条鱼”工程。近几年来,我市从茂名省级良种场引进200多万尾奥本罗非鱼苗投放于各区县养殖示范点,各示范点都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做大花卉产业,着力发展特色农业

  发展效益农业,一定要以科技为动力和依托,强化科技的先导作用和支撑作用,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高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科技成果转化率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率,增强农业核心竞争力。从汕头实际出发,发展效益农业有两个方面的问题值得重视。一是优化水稻良种结构,推广种植高产、优质新品种,提高种粮效益。二是要因地制宜,做大花卉产业,着力发展特色农业。花卉产业是一项在发展汕头效益农业中可大有作为的朝阳产业,应采取积极举措,整合资源,发挥优势,做大做强,使花卉产业尽快形成支柱产业,优化种植业结构,促进汕头效益农业发展。本报记者魏盼生实习生高洁媚(来源:《汕头日报》)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