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汉学家胡志德:汉语就是我走不出的“围城”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22日17:10 新华网 |
新华网北京7月22日电(吴晶 孙娇绯)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埋头于中国文学,痴迷于评弹艺术,一肚子儒家哲学,喜欢吃上海本邦菜……这就是胡志德,一位六十多岁的美国人。与中国结缘几十年,蓝眼金发的胡志德俨然已成了一个地道的中国人。 由中国政府主办的首届世界汉语大会22日在此间闭幕,但胡志德与世界各国的汉学家“还没聊尽兴”。为期三天的大会有来自世界67个国家和地区的近600名代表参加,也吸引了 近100家中外媒体。胡志德说:世界汉语大会向人们展示了汉语的力量,这对于21世纪的世界具有很重要的意义。胡志德9岁时随家人到中国香港生活。回到美国后,胡志德进入美国斯坦福大学学习汉语,当时全班只有4个人。他说那时候,学习汉语完全是出于个人兴趣和爱好,完全是“阳春白雪”式的精神追求。 1967年,胡志德到台湾继续学习汉语,住在中国人的家里,这对他的汉语学习帮助很大。他说:“在我的青年时代,中国虽然还没有改革开放,但汉语已为我打开了了解中国、了解一个迥然不同的文化的窗口。” 1970年,胡志德进入斯坦福大学亚洲语文系开始做研究,那时他“不知道要研究什么,也不知道要学中国的历史、文学,只知道要学些关于中国的事情”。为了巩固汉语水平,汉语水平已经很好的他,开始“啃”中国小说。他读的第一本中文著作是琼瑶的《窗外》,第二本是老舍的《骆驼祥子》。以后就“一连串地读了下去”,尤其是鲁迅、巴金、茅盾等的作品。 “与《围城》的偶遇改变了我的职业生涯,”胡志德经常这样告诉别人。1972年在香港的一家书店中偶然发现钱钟书的《围城》后,他就手不释卷的研究起来,写下了很多关于钱钟书作品的论文,包括《围城》评论以及其他中、短篇文艺评论。1991年《围城》电视剧红遍中国,胡志德也因对此书的评论,成为备受中国学术界瞩目的汉学家。 对中国文学着了迷,胡志德从1977年开始教授汉语。他说,这是一项“好玩”而又“有意义”的工作,既可以多教一些外国人学汉语,又可以巩固汉语水平。 20多年过去,学习汉语的人与日俱增。在美国,汉语已成为学习人数增长最快的外语。美国3000多所大学里,开设汉语课程有近800所。 已是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校区亚洲语文文化系教授的胡志德也来到中国,担任美国加州大学在北京的在华中心主任,专门负责考核和接待来华学习的美国学生。他说:“现在的美国青年学习汉语的初衷和我们这一代完全不同,他们已看到快速发展的中国所蕴涵的机会,他们要与中国挂钩,在中国找工作,和中国人做生意。” 胡志德说:年轻人只要来到了中国,哪怕只是短暂的假期,他们在不知不觉间就被中国的魅力所感染。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留下来,“学中国文化,交中国朋友”。那些华裔青年,接受了父辈传授的有关中国的知识,也通过学习汉语找到了自己的归属感。 胡志德向学生们介绍中国古典四大名著,总是首推《红楼梦》。他最爱与学生们讨论的还是中国的成语。他说,中国的成语简直“妙不可言”。比如,“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就包含了深刻的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如庄子大和小的相对论。此外,中国俏皮话“两个人穿一条裤子”也非常生动形象。 “中国有这么多的成语,我好像永远都学不够,”胡志德说。 闲暇时候,他喜欢领学生到上海小游,品尝上海本邦菜。不过,一旦胡志德听起了评弹,好动的学生们大都作鸟兽散。“《红楼梦》中‘黛玉焚稿’那一段是我的最爱。评弹与美国乡村民谣有些类似,那种意韵简直没法形容!”他说。 不久前,胡志德刚刚在上海买了房子,打算退休后在那里定居。他也期望“子承父业”:他的女儿刚刚在华东师范大学学习了汉语,儿子又来到北京师范大学学习汉语。 “我是不会离开中国了,因为汉语是我走不出的‘围城’,”胡志德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