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融通天下敢为人先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23日02:19 新晚报

  ———也说哈尔滨城市精神

  李方元

  哈尔滨城市精神,概括起来,似应该是这样八个字:融通天下,敢为人先。

  说融通天下,就因为哈尔滨是一座多元文化底蕴很丰厚的城市。更早的不说,先就有900多年前女真族的金源文化:走马飞鹰,有自己的文字,征辽建国,问鼎中原,直至饮马长江。其后,又经过蒙古建立的元朝。至今“哈尔滨”有众多的解释,其中就有认为是蒙语“黑色的沙滩”,或者“高岸”、“平地”的。由此可见元代蒙古族文化在这方地域的流韵。

  再就得说满族八旗兴兵南下(1616年),建立大清,直至后来“京八旗重归故里”,哈尔滨松花江流域又升起“京旗移垦”的炊烟。这是京旗文化。

  直到后来,中原内地齐鲁燕赵大量移民的陆续到来,儒、释、道诸般观念影响下的汉族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或者称黄河文化、龙文化,一直成为哈尔滨文化精神的主流,也构成哈尔滨城市精神的主体。至今大量祖籍山东、河北以及河南、山西等地的哈尔滨人,还称这些地方为“关里家”,比如回山东他们不说回山东,而是说回“关里家”。

  金源文化、元代蒙族文化的流韵、满族重归故里的“京旗文化”,直到始终作为主流的中原文化(或者叫黄河文化、龙文化),这些今天看来,应该说是最先构成哈尔滨地域精神的本土文化。

  19世纪末,由东清铁路的开工建设,随着蒸汽机车漫向哈尔滨一域的洋文化———欧陆文化,这也是使哈尔滨迅速跃为近代都会城市的主因,且多方面地影响哈尔滨城市的发展,和哈尔滨人从观念到饮食、着装等等的人文禀性。要不怎么说哈尔滨是个洋气十足的城市呢。

  哈尔滨的多元文化,具体地域也分布得尤为明显:洋文化的所谓欧陆风情,突出体现在南岗区、道里区;汉文化(中原文化),集中表现在道外区;满族京旗文化在平房区和双城、五常、巴彦等周边县市,看上去就更明显;蒙族文化的影响,可以从木兰一带见些端倪;金源文化,当然得首推完颜阿骨打开国兴邦的阿城了。

  应该说,这诸多文化,在哈尔滨城市肇始、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也是互相交融、彼此渗透、或涨或消、此扬彼抑的,而至今形成了哈尔滨特有的文化脉象和人文精神。形象地说,哈尔滨就是一株嫁接的大树,诸种文化的嫁接、生长,就结出了哈尔滨洋滋洋味、又不失本土特色的多味果实。再比方说,哈尔滨是一阕交响音乐,演奏这交响乐的有钢琴(南岗)、小提琴(道里),这是洋的;另有二胡或琵琶之类(道外);再有双城、五常、呼兰等,大抵如箫如笛如乐琴类;而阿城一带,又似可听见萨满神鼓热情朴野的敲击声……

  再从地域形胜上看,哈尔滨是一座没有城墙的城市。这也是这座多元文化构成的城市所以能够接纳八面来风、融通诸般习俗,于形式上的一种体现。形式也常常影响观念。套用一句艺术用语:形式也决定内容嘛。

  再就得说说哈尔滨人的口音,都知道北京话、上海话、天津话、广东话,或者江浙口音、四川口音、陕西口音……什么什么地方的话,什么什么口音。谁听说有“哈尔滨话”、“哈尔滨口音’了?没有。根本用不着。因为哈尔滨人的语音是最接近普通话的;骄傲点说哈尔滨话就是普通话。哈尔滨人做演员、当播音员,普通话就不在话下了,青蛙学游泳———天生的啊。哈尔滨人,走遍全国,语言交流的麻烦就小多了;我们的话哪儿的人都听得懂。就是学外语,也占优势:英语、俄语、日语……我们哈尔滨口音,在掌握外语发音方面,容易做到发音准确,这也是很自然的。

  以上种种,均可证明,哈尔滨是一座融通天下的城市。

  一座在文化上融通天下的城市,聚八方风尚、习俗,特别是欧陆文化的影响,这也就注定了哈尔滨是一座敢为人先的城市。开风气之先,领潮流之端,也是哈尔滨人在历史上就养成的一种品格,一种自信。

  女真的开基进取,满族八旗的帝业龙兴(早期),京旗移垦和汉族移民的移民精神(移民即意味不保守、好闯荡),特别是啤酒(1900年)、音乐(西洋音乐)、冰雪体育运动,溜冰、冬泳;还有电影、西洋画、交谊舞,乃至芭蕾舞等等,都是很早就出现在哈尔滨的,称得上领国内之先。

  说到这里(还是简单地说),你看,把哈尔滨城市精神定位:融通天下,敢为人先,不是很恰当吗!有一首《哈尔滨谣》单道这座城市:

  两朝龙兴地,百年欧陆风;

  啤酒开先河,音乐扬远声;

  松江绕日岛(太阳岛),冰雪亮冰城;

  丁香花开俏,榆树摇古风;

  开怀迎远客,举杯敬友朋;

  帆扬天下先,开拓步从容;

  洋风总郁郁,根壮中华情;

  日转新世纪,高歌再鹏程;

  壮哉哈尔滨,常念我心中!

  哈尔滨正是一座“融通天下,敢为人先”的城市呢。

  (作者系市作家协会副主席)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