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城市更名的代价(城市论坛)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23日04:55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改三个字,花两百万———据媒体报道,西北地区某市“秦城区”更名为“秦州区”,“北道区”更名为“麦积区”,两个区名改了3个字,直接费用达到200万元到300万元。而当地政府则认为自己“抓住了第二代身份证更换和新地图将出的有利时机”。

  笔者未曾研究过该市的历史文化与地域特色,无力置评当地政府所称为“传承历史”、“提高市民品牌意识”而更名的重大意义。笔者注意到的是一种现象,那就是近年来日益

时兴的城市更名热。

  湖南的大庸市更名为张家界市,四川的南坪县更名为九寨沟县,云南的中甸县更名为香格里拉县,这些都被看作是城市更名成功的典范。其成功之处,无非指的是城市知名度及其所带来的经济效益。然而,此知名度充其量只是别人的知名度,能不能转换成自己的知名度,也还存疑。至于经济效益,或许有,但估计也有限。

  人是衣裳马是鞍,不可否认一个响亮的名字对于城市发展可能存在的潜在益处。然而,如果把城市的发展完全寄托于名字的“增亮”,而不在更本质的方面做些实实在在的努力,这无疑是自欺欺人。就算短期内见了效,长期来看也必然会“露底”。须知,名字取得好不一定就能大展鸿图,关键要干利民的实事。

  相反,城市更名的弊端却清晰可见。所有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门牌、公章、信封、稿纸、工作证都要更换;区内企业的工商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银行账户、卫生许可证,居民的身份证和户口簿统统要换一遍;全国交通通讯中的相关航站、台站名称需要随之更改,全国各地出版的涉及该地名称的地图也要修改重印。更名之后,走亲访友找不着人,邮寄信件错误投递或不能及时投递屡见不鲜;具有社会公共历史文化产品属性的地名一旦更改,历史事件、典故、文化还有可能随着时间推移逐渐被湮没……

  城市更名热的背后,涌动的是一股浮躁腾飞幻象。当这种腾飞幻象与现任官员的短期政绩联系到一起时,往往容易迸发出更名的冲动火花。可是,如果地名也成为政府官员经营政绩的实验地,今天定一个,明天改一个,城市发展将永远只能滞留于海市蜃楼的腾飞幻象之中。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5年07月23日 第五版)

  作者:舒圣祥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