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大众话题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24日09:22 大洋网-广州日报

  教育部在19日下发的高校学生住宿管理通知里提出,对大学生校外租房不再禁止(7月20日《重庆晨报》)。

  高校管理重陷尴尬

  刘海明

  “禁租令”实行了不到400天,便“夭折”了。如果说现在的夭折源于它违背了法律的规定,那么,当初酝酿此规定时,怎么就没有找法律界的专家咨询一下。笔者担心的是,假若明年这个时候,又有法律人士指出“允租令”不合时宜,该如何是好?

  “禁租令”之前,高校学生因在外住宿引发的受伤、死亡案件令高校头痛不已。学生有个闪失,学生家长对高校不依不饶,告上法庭,提出巨额索赔还不算,有的家长调动一切社会关系,给高校施压,闹得高校很被动。依照中国家长的思维逻辑,孩子到高校读书,就等于将孩子全权委托给学校了,不论是孩子的学习还是生活,包括人身安全,统统由学校负责。哪怕自己的孩子在外住宿,这个责任也不能逃脱。

  “禁租令”虽说也许干涉了学生的“住宿自由权”,但至少,它维护了高校自身的利益。然而,现在“禁租令”退休,“允租令”执政,只是单方面“解放”学生,高校却不能对校外租房学生的安全免责。这必将使高校的学生安全管理重新陷入尴尬。

  宽松环境有助成才

  魏文彪

  其实,大学生校外租房原因各种各样,其中有些人是为了有个安静、自由、卫生的生活空间,有的是为了保有自己的一点隐私,干些自己喜欢而不便让人知晓的合法事情。必须看到的是,租房中的大多数人目的在于静心“充电”,为将来参与“残酷”竞争打好基础,而校内的熄灯等管理制度无疑造成一定的干扰。

  学生校外租房可能要独立面对一些事情,随意性与选择性也会大一些,但既然已是成年人,具有完全行为能力,他们就有对自己行为与后果负责的义务,因而除了必要的帮助与管理外,不应抱着传统的“包办一切”的思路不放。在注意自身安全等方面,学校应当多加引导,简单地“圈地禁锢”不是最好办法。

  观之世界各国高校,大多力图给予大学生相对宽松、自由的环境。对他们而言,不禁止校外租房,既是法律的要求,也是培养学生健全人格、让他们享受自由空间与人之权利的需要。这些国家的大学生并没有出现集体性道德滑坡,更未因此而影响学习。恰恰相反,相对宽松的条件与自由环境,可能正是成才必不可少的辅助条件。这是值得我们借鉴与深思的。(来源:广州日报)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