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拥“浪漫”基因 动物身上也能看出人的社会行为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24日19:33 中国新闻网

  生物学家最近取得了重大进展:他们识别出了基因中的特殊成员———它们能塑造动物对同类的各种行为,包括求偶和交配。这些决定社会行为的基因帮助我们解开谜团:为了完成复杂的任务,动物的大脑究竟是如何构成的?

  科学家已经发现了30种这样的基因。他们虽然还不肯定,用这些动物做实验得出的结果到底能不能直接应用到人身上,但是了解动物行为的基因基础对于研究人类的行为还是有

一定帮助的。

  基因指导老鼠行为

  就在上一个月,科学家报告他们发现了基因对田鼠和果蝇求偶行为的影响。

  他们早就知道,一个基因能促进雄田鼠对雌田鼠的忠诚度,同时让它成为一个尽职尽责的家长。现在他们又发现,这个基因在所有的田鼠中天然分布,造成有的田鼠一夫多妻、有的一夫一妻。在不同的生态环境之下,一夫多妻和一夫一妻各自都有不同的优势。

  第二个基因是在果蝇身上发现的。这个基因和雄果蝇追逐奉承雌果蝇有关。美国哈佛大学的凯瑟琳·杜拉克也发现,雄性老鼠往往依赖外部激素,或者空气中的激素信息决定怎么样和其他老鼠打交道。对于雄性老鼠来说,它们都有特殊的器官探测这些激素信息。

  雄性老鼠和陌生老鼠打交道的规则很简单——如果对方是一只雄老鼠,那么就攻击它;如果是雌老鼠,就和它交配。如果人们修改这些雄性老鼠的基因,不让它们的嗅觉功能发挥作用,它们就会尝试和入侵的老鼠交配而不是攻击。

  雄果蝇求偶靠基因帮忙

  迄今为止,科学家发现的最令人们惊讶的基因是果蝇身上的一个高级基因。

  这个基因名叫“无后基因”。因为一旦它被从果蝇身上去掉,雄果蝇对磁果蝇就毫无兴趣了。果蝇是一种神奇的动物。它会跳一种美丽的求偶舞。它慢慢接近一只雌果蝇,用前脚轻轻碰她,用翅膀“唱”起歌声,然后舔她的身体,最后才进行交配。

  如果雌果蝇被雄果蝇的舞姿打动了,就会越飞越慢,接受雄果蝇的求偶。如果雌果蝇不为所动,它就用翅膀朝雄果蝇发出兹兹的声音。对于雄果蝇来说,不用解释就知道自己被拒绝了。

  果蝇的这些行为都由数年前被人类发现的“无后基因”控制。这个基因平时是关闭的,只有在一段时间内才由果蝇大脑里的特定神经“打开”。

  基因变化颠倒雌雄行为

  上个月,奥地利科学院的巴里·狄更森通过实验证实了上面的说法。

  他用基因改造的办法把雄果蝇的“无后基因”改造成雌果蝇的版本,再让雌果蝇体内产生这个“无后基因”。

  经过这一番改变,那些雄果蝇基本上对雌果蝇没有了兴趣,不会再有求偶的行为。但是那些被改变的雌果蝇却积极主动地开始追求其他雌果蝇,而且学会了一整套追求雌果蝇的技巧,当然最后一步(交配)它们还是不会的。

  雄果蝇身上的这个“无后基因”是怎么样产生如此复杂的后果的呢?狄更森和他的同事们发现,控制“无后基因”的蛋白质在果蝇的大脑神经中产生。这些神经应该能指导果蝇,如何才能规规矩矩地做好求偶行动的每一个过程。

  不过让人吃惊的是,雌果蝇身上也有一模一样的这种神经。所不同的是,雄果蝇的这些神经的的确确发挥了作用,而不是像雌果蝇那样纯粹是摆设。至于其中的原因科学家还不了解。

  “无后基因”像一个开关一样控制着果蝇的行为,就同其他科学家已经知道的那些基因一样,它们的作用就类似于开关,控制眼睛或者其他器官的形成。

  基因和环境互相影响

  尽管科学家们喜欢集中研究特定的基因,但是他们知道,从行为上来说,生物的基因和它的环境是紧密相连的。基因和环境之间的互动也很多。

  体现基因和环境互动关系的一个范例是老鼠的母爱行为。当幼鼠在出生的第一个星期受到母鼠舔舐,毛皮变得干燥以后,它们长大了就不会胆小如“鼠”,在压力之下比其他较少得到母鼠关爱的幼鼠表现得更加冷静。

  去年,加拿大蒙特利尔麦克吉尔大学的麦克尔·米尼和他的同事发表报告说,那些得到更多关爱的幼鼠的大脑中有一个基因,在幼鼠得到了母鼠关爱之后就会有所改变,而且在它此后一生中都维持变化之后的样子。

  这一变化使基因产生出更多的物质抑制住大脑的紧张反应。

  应用人类还是太难

  科学家们迄今发现的基因好像都是按照不同的方式行动。要想说清任何一种基因发挥作用的普遍规律都很难。

  “要下结论的话,现在还早。我们手上没有足够的信息发展出一套理论。”科学家评论说。

  一说到动物基因会影响它们的行为,人们不禁会联想到自己是否也一样会受影响?人类的基因到底怎样影响他们的行为?美国爱默瑞大学的拉里·杨专门研究田鼠的社会行为。他说,对于人类而言,诸如爱抚婴儿、母爱和性行为都有可能由基因塑造形成。当然除此之外,每个人的经历也是他们各自不同行为的一个因素。

  杨还说:“基因为我们提供了各种行为的动机背景,人与人基因的不同也可能解释了不同性格的存在原因。但是不管怎么说,我们的行为还是受到了外界环境因素的很大影响。”

  科学家当然非常想知道基因对人类行为究竟有什么具体的影响。但是如果想在人的身上做类似于果蝇的实验将是致命的,所以这些实验不可能完成。“对于人类来说,要证实关于基因的任何作用都是非常困难的。”哈佛大学的杜拉克博士说,“人类不是一个很好的实验对象。”(据新闻晚报报道,作者:严洁)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