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112件作品重构20年美术史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25日00:53 新京报

  “墙:中国当代艺术二十年的历史重构”开幕,谷文达、黄永苹、蔡国强等46位艺术家的112件作品展出

  

112件作品重构20年美术史

  宋冬在黑板上展示自己有关民工的作品

  

112件作品重构20年美术史

  徐冰拓印长城墙面的大型装置作品《鬼打墙》第一次在国内完整展出

  

112件作品重构20年美术史

  张大力的装置作品《种族》

  

112件作品重构20年美术史

  尹秀珍的作品请人在展览现场缝制装置

  二十年的时光可以改变什么?今年五十岁的谷文达回忆说,1985年“八五新潮美术运动”的时候,他只是浙江美术学院的一个青年教师,正试图通过把汉字故意错写、漏写笔画来表现一种新的艺术观念,他只能关上门在自己的宿舍中偷偷进行创作实验,那个时代他的家乡上海只有一座新的摩天大楼,整个中国没有一家经营当代艺术的商业画廊。二十年后,生活在纽约的他已经是一个享有国际声誉的艺术家,也成为7月22日在中华世纪坛和今日美术馆苹果分馆开幕的“墙:中国当代艺术二十年的历史重构”的主角之一。

  名为“墙”的这一展览是策展人高名潞四年前提出的方案,他是20世纪80年代新潮美术界活跃的批评家,他现在任教于美国匹兹堡大学艺术系。得到美国奥尔布莱特·诺克斯美术馆、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美术馆、布法罗大学安德森美术馆和中华世纪坛的支援后,开始全速运转,并不断扩大,最终一共展出46位艺术家的112件作品,包括绘画、摄影、装置、行为、建筑设计等。

  虽然有艺术圈内人私下批评说,作为历史回顾大展,这个展览遗漏了诸如方力钧等重要艺术家和其艺术作品,但仍是本年度最值得关注的当代艺术展览之一,其中既有谷文达、黄永苹、蔡国强这样的艺术经典作品,也有特地为这次展览创制的新作品。此次展览在中华世纪坛和今日美术馆苹果分馆展出一个月后,将于10月21日到美国继续为期4个月的展出。

  对“中国身份”的再认识

  高名潞认为,二十年来中国艺术环境的最大变化是“越来越宽松了,现在美术馆、政府都能支持当代实验艺术的展览,国内外的商业画廊、拍卖公司也在开放这片市场,这是我以前没有想到的”。不过他也提到现在的艺术家虽然少了政治压力,但是有了新的压力:商业。

  二十年前受到压制的少数艺术家选择了离开,1987年谷文达移居纽约,那前后蔡国强、徐冰先后赴海外发展。谷文达说当时虽然自己已经在国内有些名气,“但是在美国、在国际上来说还是得从头再来,因为当时国内的艺术圈还是封闭的,你在国内的名气换算不到国际上,不像现在国内冒出的艺术家,很快就能得到国外的关注。”

  谷文达说自己到海外才发现别人还是从他“中国人”的身份出发认识他的作品,相应的,他的策略也是用带有中国元素的作品来反映当地社会的文化冲突、身份意识。他这次参展的装置作品《十万里———中国人的长城》是用来自将近100万人的头发制作的“发砖”砌成一座五十米长、一米五高的长城。他说这些“发砖”是严格按照明朝长城砖的规格制作,一共有1000块大砖,250块方砖。有人把这个长城看成是艺术家在表现大同世界的理想,也有人从中发现了反讽的因素,“这么多人的头发也不过做了一个种族的装饰而已”。事实上,谷文达用头发作为素材进行创作已有12年,他的其他一些作品远比这件有争议性。

  都市中国的新现实

  和谷文达那样身处海外,对身份、文化冲突有更世界体验的艺术家不同,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和城市化的扩张,出现了民工潮、都市消费潮流等等新现象,留在国内的艺术家对此作出了敏锐的反应。

  艺术家宋冬一系列作品都关注民工现象,其中一个作品在一个地产展览开幕式上,他邀请民工站在出席开幕式的领导前面,他试图表明民工也是城市建设的主角。他的另外一个作品是把数十个民工带到一个美术馆的过道中,让他们脱去上衣挤成一团,让服装整洁的白领参观者只能在碰撞中进入美术馆,他说自己试图把民工的气味带到高雅的艺术场所,来强化这些弱势者的存在。在展览现场,他使用黑板报的形式罗列了他这一系列作品的照片,并把网络关于这些作品的报道也一一列举出来。

  另一位艺术家张大力也把民工作为创作的素材,那是60多具倒吊着的人体模型。张大力告诉记者,这组名为《种族》的群像都是在真人身上糊石膏倒出来,他雇用生活在城市里的民工,把他们赤裸倒吊在天花板上用石膏塑造而成,他认为这些姿势正体现了他们的生存状态,他们很难改变自身的命运,赤裸的身体是他们大多数人惟一的资本。

  而女艺术家尹秀珍对中国都市的消费现象给予了更多关注,她的作品是把在超市常见的购物车放大十倍,地上则分别放着用城市居民和乡村居民使用的废旧衣物缝制的布景,现场还请人用缝纫机当场缝制这些作品。她的作品直观地反映出城市和乡村在消费上的明显不同,同时也在温和地发问:今天,艺术品是可以购买的,但是,一种生活方式也能放在购物车中吗?

  文/图:本报记者周文翰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