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饮料市场迷人眼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25日08:48 中国宁波网-宁波日报

  实习生蒋哲本报记者段朝华

  高温烤热了饮料市场。近日,无论是大型商场超市,还是遍布街头巷尾的小烟杂店,饮料都成了最畅销的商品。但记者采访时发现,自去年燃起的饮料市场“虚火”依然在今夏蔓延。

  功能性饮料“虚火”不降

  记者在不少商场超市看到,“激活”、“劲跑”、“脉动”等功能性饮料在超市的货架上被摆到了显眼的位置,这些外观设计和产品名称都标新立异的功能性饮料,颇受青少年消费者的青睐。记者在乐购超市统计了一下,30分钟时间里,大约有超过20人来买功能性饮料,消费者基本上是学生。

  不过,尽管各种功能性饮料宣称的功能不同,如舒缓压力、抵抗疲劳、迅速补充水分等,但仔细看一下配料表就能发现,功能“各异”的饮料配料竟然惊人相似,如各类维生素、牛磺酸、赖氨酸、烟酰氨等。这不禁让人怀疑,配料表相同,功能怎么会不同?此外,许多功能性饮料还在瓶身上标明适宜所有人群。而实际上,营养学专家明确表示,功能性饮料并非适宜所有人群。

  去年,国家把功能性饮料划入药品食品监督管理局监管,目前,相关功能性饮料的法规出台,只有具备卫生部批准的27项保健功能之一的饮料,才称得上是功能性饮料。而记者发现,市场上的功能性饮料大多没有“保健食品”的标志,也没有卫生部的批准文号。

  伪劣饮料混水摸鱼

  “我们小店这些天饮料销量占了大头,最热的那几天,能卖掉200瓶,到晚上就卖空了。”鄞奉路上一家烟杂店的女老板一边说,一边给顾客拿饮料。女老板还向记者抱怨:“要不是附近有些小店贪便宜,进一些伪劣饮料卖给过路客,我们的生意会更好。”

  记者看到大街小巷的小店、小饭馆不失时机地临时设摊向过路人兜售各种冰镇的瓶装水和饮料。最近,市消协的投诉显示,饮料投诉日渐升温,不少消费者投诉饮用了小摊点的饮料后引起身体不适。同时,相关部门对饮料市场的抽查也表明,饮料市场上还有一些“三无”饮料混水摸鱼。自来水中添加上甜蜜素、色素、香精,就成了“饮料”产品,根本不符合卫生标准。这些“三无”饮料一般通过非正规渠道,如主动上门到城乡接合部的烟杂店推销等方法销售。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