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1.2万亿元邮政储蓄仍将姓“邮”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25日10:27 大洋网-广州日报

  自上周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邮政体制改革方案》,有关邮政储蓄银行是否剥离出中国邮政的问题,给业内外留下一个大大的问号。

  前日,记者从中国邮政内部了解到,今后,即将成立的邮政储蓄银行仍不会脱离出邮政系统,将由新组建的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全资控股,也暂时未获批准发放贷款。

  知情人士指出,保住这只“金鸡”所付出的代价是,邮政难以从国家获得平信等普遍服务业务的补贴。另外,知情人士也向本报记者透露,在此次邮政改革中,预计平均每个省或直辖市约有30人能纳入邮政监管机构,成为公务员身份。

  焦点一:以银行换普遍服务补贴?

  据记者了解,即将成立的邮政储蓄银行仍不会脱离出邮政系统,将由新组建的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全资控股。

  而业内人士介绍,目前,邮政储蓄所拥有的资金已经达到了1.2万亿元,而邮政系统3.2万个网点每年吸收的存款在1500亿元以上。

  因此,按中国邮政内部的看法,邮政储蓄是一只会下金蛋的“金鸡”。而在内地一些地区,邮政储蓄甚至占当地邮政业务总收入的80%以上。

  鉴于16年前国家设立邮政储汇局,恢复邮政储蓄的初衷在于通过邮政系统回笼货币,降低通货膨胀的压力,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邮政方面显然已经完成了任务。

  在近一两年,坊间一直流传一种说法,邮政储蓄将不再姓“邮”,与其他四大银行一样成为一家独立的国有银行。但面对这一庞大的资产,邮政方面不甘心就此放手。邮政储蓄归属问题成为中国邮政改革的一大难题。

  前日,记者从中国邮政内部了解到,经过反复磋商,有关方面初步确定,今后邮政储蓄银行成立后,仍不会脱离邮政系统,将由新组建的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全资控股。但是,邮政也必须为保住这只“金鸡”付出代价,即邮政难以向国家申请平信等普遍服务业务的补贴。

  据悉,世界不少国家和地区为保障邮政普遍服务的开展,一直在向邮政企业发放补贴。

  中国邮政的统计数字也显示,每封平信的寄递成本在1元以上。因此,中国邮政认为,按目前本埠平信0.6元和外埠平信0.8元的收费方法,邮政方面在这一领域要承受亏损。

  专家指出,如果一切如上述计划进行,邮政方面在此项所付出的代价也十分巨大。

  不过,相比于储蓄业务被剥离,邮政可以通过重新合理安排邮路、提高内部运作效率,从而缩小普遍服务业务的亏损状况。“因此这个代价仍是值得的。”

  焦点二:离发放贷款的日子还有多远?

  事实上,邮政储蓄银行今后将以怎样的身份进入金融市场、是否可以冲破多年的禁令发放贷款的疑问,也是业内外关注的重点。由于规定所限,庞大的邮政储汇机构只能吸纳存款而不能如一般银行那般发放贷款,其资金是通过央行的高转存利率,一直被央行“包养”。

  不过,随着多次调整,邮政从2003年7月30日起新收揽的存款,转存给央行的利率被降低至1.89%,大大低于市场的年利率。狭小的资金出路困扰着邮政多年。

  此次借国家决定成立邮政储蓄银行,邮储资金是否能以贷款形式冲向市场呢?

  中国邮政有关人士向本报记者介绍,邮储目前还不能发放贷款。“当然我们将继续讨论此事,但是国家方面目前对此并没有松口。”

  种种迹象显示,邮政正努力在金融业扮演更重要的角色。从23日起,中国邮政宣布在广州等三地吸纳外币存款。

  邮政储蓄有关人士表示,与各家银行争夺金融中间业务成为提高邮储资金效益的重要一步。

  目前,广东省邮政储汇局关于代收、代付、个人理财等业务占整个邮储收入的16.5%。尽管广东邮储资金仅733亿元,但其经营利润在全国邮政系统中是最高的。

  焦点三:每省邮政有30人成为公务员?

  按照目前公布的邮政改革基本思路,实行政企分开的中国邮政将会分为三个部分:

  一是重新组建国家邮政局,作为国家的邮政监管机构;

  二是组建中国邮政集团公司,经营各类邮政业务;

  三是成立邮政储蓄银行,实现金融业务规范化经营。

  据邮政内部知情人士向本报记者透露,全国留在监管机构纳入公务员序列的只有1000多人,而原来的绝大部分国家和各级邮政局人员将会进入市场,成为企业员工。由此算来,平均每省或直辖市就有30人左右进入国家邮政监管机构,成为国家公务员。

  事实上,记者在采访中获悉,邮政职工对此保持十分平静的态度。一位在邮政工作了20多年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中国邮政早在数年前已经实行企业化管理,此次改革只是各部门职能作调整,对我们员工影响并不大。”

  本专题文/图记者郭文姬(来源:广州日报)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