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是“东南飞”还是“扎下根” 毕业了不想“背井离乡”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25日10:47 贵州都市报

  对于前几年毕业于外省大学的贵州籍学生来说,东南沿海无疑是他们就业的首选地。在贵州,较低的工资收入、不多的选择空间,让学子们学成后只能远走他乡,寻找适合自己的就业天地。时隔几年,虽然仍有大批学子选择在经济发达的地方就业,但“背井离乡”已不再是他们的唯一选择。

  就业不再选择“东南飞”

  潘先生,贵州都匀人,毕业于湖南大学金融保险专业,目前任职于某保险公司。谈到为什么会回贵州就业,潘先生一脸释然:“贵州的气候很好,饮食也比较适合自己,生活节奏不紧不慢,在这边工作,心情很放松,离家也比较近,和家人还能有个照应。在外面工作,飘飘荡荡的,总是感觉没有归属感。更重要的是,贵州目前仍然是一个不规范的市场,很多领域还是一片处女地,这正是创业者的乐园。毕业后,有很多同学都到东南沿海或江浙一带工作,但大部分都不尽如人意。一位在深圳工作的同学,一个月的收入在3000元左右,除去一个月七八百元的租房费,四五百元的交通费,三百元左右的通讯费和一千元左右的伙食费,一个月的工资所剩无几。在深圳工作压力也特别大,每天整个人都处于高度紧张状态。自己在贵阳这边工作,一个月虽然只有2500元左右的收入,但一个月下来,至少有1000元的存款,而且工作也没那么紧张。”另一位毕业于武汉大学计算机专业的吴先生说,当初他毕业后,原本想去外面闯荡一下,但在父母的一再要求下,不得已才回来。回来后就考了公务员。现在,各方面比较了一下,发现在贵阳这边工作也很惬意。在调查中记者发现,大部分在省外毕业的贵州籍学生回乡后,都在机关、事业单位就业,理由大部分都是恋家或不适应外面的生活、饮食和环境,贵州竞争压力相对较小等。胡先生,甘肃人,毕业于四川大学考古专业,目前在贵州省考古所从事考古工作。胡先生告诉记者,自己来贵州,主要是专业所限,全国比较出名的几个考古所,人才济济,竞争压力太大。他认为,贵州考古大有潜力,还有很多文化有待发现。自己的才能在这里可以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胡先生认为,把注意力放在适合自己的发展空间上,寻找适合自己的岗位,才是明智之选。从事水电行业的外省毕业生张先生说,现在正是贵州水电大开发的时候,自己能搭上这趟班车,充分施展一下自己,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为了爱情而来到贵州的大学生也大有人在。在某品牌电器贵阳营销部工作的刘女士坦言,自己就是为了男朋友而来到贵阳的。刘女士说,人活着就应该追求幸福快乐。虽然没能去经济发达的地方就业有点遗憾,但鱼和熊掌不能兼得。到贵阳后她才发现,贵阳气候宜人,人也比较朴实,工作起来也很开心。留在贵阳工作的贵州大学中文系的王女士认为,自己在贵阳有很多朋友,工作和生活起来都比较方便。出去工作,人生地不熟的,打开局面比较困难。虽然听别人说走出去才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但看到身边不少朋友出去后,又两手空空地回来,还带着满身的疲惫,她就觉得,自己没必要花那么多“学费”到外面流浪一圈后又失望而归。

  留城的多去基层的少

  贵州省教育厅高校就业指导中心张处长介绍,2000年,省外大学共在贵州录取6000多名学生,但截止到2004年年底,除了直接将档案投到用人单位的毕业生外,档案回到指导中心的只有1000多名,其中还包括很多在外省就业,但因陋就简户口无法落实,档案被投回到就业指导中心的毕业生。由此看来,贵州籍大学毕业生流失的现状仍不容乐观。据统计,西部人才在地域分布、所有制分布、行业分布、职级结构、学历结构、知识结构等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在地域分布上,过于集中在少数省会大城市、中小城市和广大农村地区人才极度匮乏。大部分人才集中在机关、事业单位或上市公司。这部分单位工资和福利都比较好,工作也相对稳定,但机关事业单位吸收能力毕竟有限,这些单位一旦饱和,还会有多少毕业生愿意到贵州来就业呢。此外,贵州民营企业普遍存在用工不规范、不缴纳社会保险等问题,所以很多外地大学生尤其是重点大学的毕业生不愿意到这些企业就业。贵州大学招生就业综合事务部石主任说,随着高校的扩招,高校毕业生总量已由1999年的100多万,迅速增长到2005年的338万。高校扩招了,但就业岗位并没有同步增长,所以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非常大。因此,学校每年都会邀请很多外地企业到学校来招聘,不管是在外地,还是在贵州本地,只要能实现就业就是“硬道理”。贵州民族学院招生就业处的杨主任则认为,应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近两年来,该校也邀请了很多基层事业单位过来招聘,通过引导,越来越多的毕业生已经到基层就业了。贵州省教育厅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的张处长则认为,由于目前贵州民营企业吸引劳动力的能力还不到30%,且管理制度和保障体系尚未健全,所以大学毕业生就业多选择机关、事业单位。

  优惠政策鼓励“去基层”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贵州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水力、电力、建筑等传统行业在稳步发展的同时,电子、信息产业、服务业也得到了迅速发展,为广大高校毕业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就业天地。与此同时,一系列针对到贵州工作的大中专毕业生的优惠政策纷纷出台。如提前定级、上浮工资,先落户,后就业等等。近日,中央下发了《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意见》提出,采取先进后出的办法,每年给西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的乡镇下达一部分周转编制,用于接收应届或往届高校毕业生。相信随着这些优惠政策的出台,会激励更多的毕业生投身到西部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就业。 作者:周晓玲 来源:金黔在线—贵州都市报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