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复旦找到“优质武器”速解基因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26日03:04 东方早报

  理论上说,只要了解了基因的功能,对心血管疾病、老年痴呆症等多基因疾病的致病机理就能有针对性地开展研究。但人类基因组计划发现哺乳动物有大约3万个基因,由于缺乏有效方法,在过去三十多年中,全世界科学家花费大量人力财力,也只对约10%的哺乳动物基因的功能有所了解。复旦大学昨天宣布,在世界上首次创立了一个高效实用的哺乳动物转座因子系统,为大规模研究哺乳动物基因功能提供了新方法。该校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共同所长许田博士介绍说,新方法可在大范围内快速寻找疾病相关基因,为人类疾病的基因治疗提供

了新途径。

  该成果由国际顶级生命科学杂志《细胞》作为封面文章发表(7月21日在线发表,8月12日书面发表)。论文第一作者丁昇是复旦三年级研究生。相关技术已申请国际专利。

  在飞蛾体内找到“优质武器”

  许田说,转座因子是一类可以进入基因组内不同位置的基因载体,被视为研究基因功能的“武器”。科学家利用它们插入基因导致突变以了解基因功能,同时也利用它们培育转基因生物。麦克林托克(B.McClintock)因首先在玉米中发现转座因子而获得了1983年诺贝尔医学奖。但哺乳动物长期以来缺乏高效、实用的转座因子。这次许田博士和吴晓晖博士共同领导的研究小组找到的来自飞蛾的PB转座因子,可用于小鼠和人类细胞的基因功能研究。

  研究小组用PB转座因子建立了小鼠体内直接突变基因技术,在不到一年内培育出约1%小鼠基因的突变品系。也就是说对大约300个基因功能有了初步的了解。原来两个人做一年实验才能了解两个基因的功能,而现在两人3个月就可以“了解”70多个基因。

  《细胞》杂志审稿人评价这项工作“是里程碑式的发现,将可能在世界范围内改变小鼠遗传学研究,并有用于人类基因治疗的前景”。

  复旦启动大规模小鼠功能基因组计划

  在复旦实验室里,记者看到一只在荧光灯下显出红色荧光的小鼠,科学家们利用PB转座因子将红色荧光蛋白植入小鼠体内,在短时间内就制造了第二代带有红色荧光的小鼠以供研究。

  “大规模的研究在了解基因功能方面很重要。”复旦副校长杨玉良说,这将对人类自身的了解、疾病防治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也将为生物工程和生物医药产业提供巨大的机遇。复旦还准备建立一个1万笼的小鼠房,扩容实验对象的数量。解读基因的“里程碑式”新方法在复旦诞生。基因功能研究的研究组主要成员:许田博士(中)、吴晓晖博士(右)和丁昇(左)。

  丁昇26岁,复旦大学发育生物学研究所2002级研究生(直博)。2002年获复旦大学学士学位。2002年7月至今为复旦大学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生。

  吴晓晖33岁,博士,复旦大学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副教授。2001年获复旦大学遗传学博士学位,后进入复旦大学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工作,主持建立了小鼠遗传学研究平台。

  许田43岁,博士,复旦大学长江特聘讲座教授。19781982年就读于复旦大学谈家桢教授主持的遗传学专业。1990年获耶鲁大学博士学位。1993年起在耶鲁大学任教,现为耶鲁大学遗传学系副系主任,终身教授。

  作者:早报记者 田青瑶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