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难脱干系(金台随感)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26日05:38 人民网-人民日报

  王乾荣

  说一种商品“誉满全球”,您不信吧?一般地说,这世上根本无所谓“全”,因此商品的“誉”便难于达到那境界。比如当今最为载誉的手机,在各处穷乡僻壤,在原始丛林的部落里,恐怕就没什么人知道,当然也谈不到“誉”。

  这个例子,以及诸如“畅销各地”、“最完美”、“最低价”之类广告语,都说明了商业广告的夸张性。广告夸张一些可以理解———因为夸张含有诱惑因素,而广告的目的即是为了鼓动消费者买商品。但是广告夸张到荒谬程度而不加约束,就属于欺骗了。比如“满”、“最”之类,消费者一面被引逗得大掏腰包,另一面如果所买商品有问题却无法找到“满”和“最”的标准去打官司。因此凡听到赤裸裸把话说得太满的广告,咱们别轻信。

  广告总给人以“撒谎”的印象,所以总体上说广告的信誉不怎么佳。但是广告还得做呀。实话实说、平淡无奇的广告没人感兴趣,商人就仍要变着花样夸张乃至于没完没了地撒谎。这回他们不大话“满、全、最”了,而是请来在消费者中有广泛影响的演艺明星“现身说法”。这个东西“我”吃了,腰板挺直了,健步如飞了,脑袋清醒了……不吃咋知道啊!那个玩意儿,“我儿子”吃了,懂事了,强壮了,最可喜的是考了百分了……错过别后悔啊!商人和演员把做广告当成诗歌、戏剧或小说写,毫无戒心的消费者却将虚构当真实,骗和被骗成了寻常之事。

  我倒是有点儿欣赏反其道而行之的广告。比如某国汽车公司做广告,也请了个演员扮推销员。这家伙在电视上油腔滑调地说:“我的车只卖九美元,而它能爬上珠穆朗玛峰。”夸张得没边儿吧?可此时画面上却打出“他撒谎”三个字。商家自己都说了这话是撒谎,这不就表明了他的真诚吗?广告同时也暗示了汽车的便宜(显然谁也不相信它售价九美元)和性能好(傻子也不相信它能爬上珠穆朗玛峰)这两层意思。咱们买不买他的车另说,总要会心一笑吧。

  说“满、全、最”的,和信誓旦旦“现身说法”的,其可悲不在于他们说的“不真实”,而在于他们把受众当傻瓜,故意撒谎,愚弄消费者。说自己东西如何便宜、如何好,又自己戳穿这谎言的,其可爱不在于他后来找补的话“不假”,而在于他没有打算说瞎话。这个汽车商在广告中其实也运用了文学笔法,比如“爬上珠穆朗玛峰”,即如“黄河之水天上来”之夸张,但是它同时对此予以否定。这便是“手法”人人会用,“心术”各有不同,效果当然也不一样。

  最近听说不让咱们的演艺人员“现身说法”做不实广告了,他们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的做法给消费者造成了什么损失,而是忙着开脱责任。他们不明白,他们的麻烦正在于:他们在舞台上演戏,明明在作假,反映的却是生活的真实,而观众也认可他们“作假”;他们在广告中作假,反映的是虚妄,观众却以为他们在“作真”。他们投入地演《梁祝》,并不是自己谈恋爱,大家都知道,并由此热爱他们;他们说“这个商品好极了”,发誓说自己“使用过”,大家也便由热爱他们而相信了他们“这样的表演”。这个双重效应,使他们比一般人客串广告具有更大欺骗性。他们怎么能摆脱欺骗受众的干系呢!这种态度只能说明,在巨额回报的诱惑面前,明星们忘了做戏只能在舞台上,而生活中还是要老实做人这个简单的道理。

  《人民日报》 (2005年07月26日 第十五版)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