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通讯:将军已经出发——追记杨业功少将(上一)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26日11:35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7月26日电 通讯:将军已经出发——追记优秀共产党员、第二炮兵某基地原司令员杨业功少将(上一)

  记者张严平、张选杰、李国利

  我们来晚了,将军已经出发。就像他曾经的无数次出发一样,口令坚定,步履匆匆…

  战士们说,没见到他们的将军,可谓人生憾事。将军就像一门小钢炮,个儿不高,腰杆笔直,说话简短,走路如风,每餐饭用不了20分钟。旅团长们说,没见到他们的将军,便空缺了一道生命的壮景。将军懂军事,善谋略,能写诗,会书法,还能填词作歌,文韬武略。

  见不到将军,我们却听到了将军的声音。

  他出发后的那个清晨,阵地上再一次响起将军为部队创作的军歌。“赤胆忠心,众志成城;首战用我,用我必胜……”激扬的旋律回荡在崇山峻岭。

  他出发后的那个傍晚,一位年轻的军官又一次诵读着将军的《满江红·和岳飞词》,“何日请缨提锐旅,决战决胜伏强魔……”一句未了,仰望长天,泪如雨落。

  将军已经出发,这竟是他最后的、永无复返的一次出发。一年前,将军因病去世。他曾经说过:“作为一个军人,最大的憾事是没有打过仗,最大的幸福是国家处在一个和平盛世。”将军的生命就是在这样的两极之间燃烧、迸发!

  享受着和平的人们或许很少有人知道将军其人,而他却会让我们更深地理解和平。记住他吧——共和国新型导弹部队的建设者、第二炮兵某基地原司令员杨业功少将。

  (小标题)使命如山,将军站在了共和国的最前沿

  1992年始,春寒料峭。二炮某基地办公楼前的哨兵们注意到,一连几个夜晚,刚任副参谋长的杨业功总是半夜两三点才回家。当他走出办公楼向哨兵还礼的一瞬间,他的眼睛里分明透着一种让人心头发热的神采——激情。哨兵们或许并不知道,这一刻,杨业功已经被历史和祖国选择。

  上个世纪90年代初,筹建我军第一支新型导弹旅的任务,落在了杨业功身上。

  杨业功,血脉贲张。

  这是一项崭新事业,缺少装备,人才不足。然而,对于具有挑战性格的杨业功来说,这恰恰是一张白纸,好画最新最美的图画。

  创业的艰难是外人无法体味的,大量琐细的工作更非语言能够描述,官兵们能够记忆下来的仅仅是一些片段,但就是这些片段,足已折射出杨业功生命燃烧的痕迹。

  基地许多现任旅以上军官都记得,当年他们中大多是杨业功从基地上千名干部中遴选出的“种子队员”,这些“种子”被组成新型导弹装备试训队,奔赴生产厂家,全程跟踪新武器的生产、定型和实验。就是这批人,成为后来新型导弹部队“裂变”式发展的人才“能源库”。

  官兵们最难以忘怀的是1992年的那个冬天,部队赴西北进行某新型武器低温实验性训练。茫茫戈壁滩上,狂风夹着飞雪,扑打在人的脸上手上,如刀割一般。每天凌晨4点开始,杨业功就带领着部队在零下20多摄氏度的环境中携装拉动三四个小时,每次回来,他的衣领和眉毛上都结着一层冰碴,衣服从头到脚都冻成了冰坨,半天脱不下来。官兵们心疼他年纪大,劝他留守大本营坐镇指挥,保证一定及时把现场实验的数据提供给他。可他坚决不同意,说:“第一手的资料必须是自己亲自获得的。”就这样,连续15天,他一天不落地率领部队奋战在一线,在现场亲手记录了大量的实验数据,为新型导弹的定型列装和快速装备部队提供了准确的科学依据,摸索出一套导弹武器在高寒环境条件下作战的重要经验。

  一年四季交替,在人生的长河中只是短暂的一瞬,但杨业功在事业的时钟上却是一个惊人的飞跃。这一年,他负责组建的我军第一支新型导弹旅实现了“没有武器能训练,有了武器能打仗”的目标,部队当年组建,当年形成战斗力,当年就成功地发射了第二炮兵历史上第一枚新型导弹。

  1995年的夏天,是载入历史的一个夏天。新华社公告:中国人民解放军将向东海海域进行导弹发射训练。

  这是中国新型导弹部队组建以来首次公开亮相,世界为之瞩目。时年50岁的杨业功再次领受重任,担负这次演习的一线指挥员。

  弓已拉满,箭在弦上,演习进入“倒计时”,而杨业功面临的是一无作战经验,二无发射场坪的严峻形势。

  那些天,官兵们眼里的杨业功就像高速运转的机器,一边勘察,一边设计,一边组织修建发射场坪,他的越野车每天都没日没夜地冒着酷暑在山路上跑几百公里。不少人劝他注意休息,他说:“现在不是休息的时候。全国人民在看着我们,广大官兵在看着我们,我们的进度只能加快、加快、再加快,不能有一刻的懈怠!”有着钢铁意志的杨业功,终于创造了钢铁般强硬的奇迹,他带领部队仅用7天时间就建成了平时需要30天才能修好的发射场坪。

  导弹6发6中——这一出色的战绩实现了党中央、中央军委的决心和期望。举国振奋,举世惊叹。

  蹲在最前沿掩体里的杨业功,看着一枚枚导弹喷雷吐火,直冲云霄,幸福地笑了。

  1999年6月,杨业功走上基地司令员的岗位。在新老司令员岗位交接大会上,他再次陈词:“组织把我放到这个位置,我必须把全部精力用在部队建设上,如果履行不好打得赢的使命,就会成为千古罪人!”

  杨业功在上任后的第一次党委会上提出:作为一支“拳头”部队,基地将把决战决胜作为追求的最高目标。

  这是一个充满理想主义色彩的人,他的理想就是谋国家和民族之和平;这是一个一心想打赢、谋打赢的军人,在他的眼里,没有什么比打赢更重要,包括他自己的生命。他用行动践行着自己的价值。

  杨业功先后率领部队高标准地完成了中央军委、第二炮兵组织的多次重大军事行动,为锻造共和国“拳头”部队做出了突出贡献。

  1999年国庆50周年大阅兵时,作为受阅导弹方队的大队长,杨业功带领4个威武的导弹方阵气势恢弘地通过天安门广场,接受祖国和人民的检阅。那一刻,导弹方阵的威武雄姿永远载入了共和国的史册,东方大国的国威军威永远留在了世人的目光中。

  杨业功曾回顾那一刻的感觉:旁边的一切声音都没有了,脑子里只有两个字——“通过”!(未完待续)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